浅析哈登的龙卷风式崛起:规则,运气,实力和潮流

浅析哈登的龙卷风式崛起:规则,运气,实力和潮流

13场比赛,513分。

继上赛季的场均36.1分之后,本赛季场均39.5分的哈登,掀起了新一轮得分狂潮——想要更高的得分数字,科比和乔丹都已经不好使了,得去找53年前的维尔特·张伯伦。

每当一件全网瞩目的新事物诞生,则必然总是伴随着赞誉和毁谤。哈登也不例外,赞誉者认为他的得分能力已经超过了科比和乔丹,毁谤者认为他是个投机取巧的刷子。

无论真相究竟如何,一个篮球运动员能被牵扯进这样的讨论,就必然有其值得思考的地方。为哈登给个定论,不是我们这些业余球迷所能做的事。所以,这里只是简单分析一下,哈登为什么能够把得分推到这种高度。

如今的NBA有个普遍现象,相信每个球迷都已经渐渐意识到了。从2014年以来,NBA赛场上的进攻区域,越来越集中于三分线和篮下。体现在进攻手段上,则是越来越多的转换、挡拆、远射和多点突刺。

我们且不必细究这种现象是如何形成的,但很显然,这种现象给NBA的所有球队都带来了一个天大的难题:防守端的策略越来越难以制定了。因为想要防守这种进攻模式,则必然要求球员在三分线和禁区之间的大量沟通、协作、移动。换言之,球员们需要防守的范围,空前扩大了。

NBA的球员们虽然天赋异禀,却也很难在一整场的时间里执行这种大范围的防守任务。尤其是内线球员。即使有勇士五小这种天作之合,也是到了关键时刻才用的。无他,消耗太大了。

所以,论防人,在持球手,射手,内线这三者中,你总得选择性舍弃一个;论防区,在三分线,禁区,中距离,你总得选择性舍弃一个。而在实际比赛中,球员和球场区域还会有更多的组合方式,你需要选择加强和舍弃的选项会呈几何级增长。

浅析哈登的龙卷风式崛起:规则,运气,实力和潮流

就拿哈登来说吧。

哈登的转换进攻你是不可能掐死的,因为这年头的节奏太快,三分球太多了,而且必然会投丢一大半。每一次投丢的三分球,都是一次潜在的反击机会。那么能不能降低节奏呢?很难,因为那样哈登固然不舒服,而你也同样不舒服。在常规赛中,都是一场定胜负,很少会有球队去做这种两败俱伤的事儿。

你可以靠身侧站位来限制哈登的三分球,但那样会给哈登突破——你搔了搔脑袋,让自家中锋提前在突破路线上等着,然后你发现被卡佩拉抄了后门。

当然,你可以大手一挥,命令弱侧收缩来保护禁区。这样一来,哈登和卡佩拉都消停了,但还是得恭喜你,因为弱侧的三分手空了。

你可以用双人夹击限制哈登的移动,这样哈登就做不了什么动作了。但哈登的控球很好,一旦你无法第一时间形成抢断,你会发现,你可怜的其他三个队员,要在宽阔的空间里三个防住四个。这几年来,无论保罗还是维斯布鲁克,都是明星级持球手,当他们组织起四打三的时候,事情会变得无比简单。

所以,直说吧,在如今的攻防博弈体系里,詹姆斯·哈登成了一个BUG。

这年头最重要的四种得分方式,转换,罚球,篮下,远射。这几年数据爆炸的几个外线球员,哈登,库里,维斯布鲁克,勒布朗·詹姆斯,利拉德,在这四种手段里至少都擅长三样。

库里不够强壮,杀伤力不够。利拉德同样如此,外加上篮技巧一般。勒布朗·詹姆斯远射不够稳定,威少爷同样如此。

只有詹姆斯哈登,四样全都能玩出花来,且能在比赛中融会贯通。为什么呢,因为哈登一入行就在玩这四种手段,这是最适合他的打球风格。等到他2012年后离开雷霆,终于有机会把这些技术全都加强到顶级,同时又和球队越来越契合之后,一个现代篮球的得分BUG终于横空出世了。

十年前,哈登能想到这一切吗?显然是不能的。他只是在做自己最擅长的几件事,每个人都会本能地这样选择。

十年之后,各种因素辐辏在一起,他最擅长的那几件事,全都演变成了这个时代最流行的。许多名人都是这样爆红的,如今哈登也加入了这个行列。

那么理所当然,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张伯伦之后最恐怖的常规赛得分狂魔,就此闪亮登场了。

浅析哈登的龙卷风式崛起:规则,运气,实力和潮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