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海底出擊的海峽狼群——回顧德國U型潛艇部隊誕生與興亡

二戰歷史中,德國海軍的水面艦艇部隊幾乎無所作為,除去一些破交戰之外,幾乎毫無建樹。但與這些毫無用處的水面艦艇不同,德國潛艇部隊卻表現異常優異,擊沉了盟國和中立國的商船1600萬噸。佔去了盟國和中立國損失總數的76%。這些被英美稱之為海下狼群的U艇們到底有何種能力,竟能做到這一步?而當德國將敗時,海狼們又會如何呢?

一、無限制潛艇戰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德國海軍發展較為輕視潛艇,著重於水面艦隊。不過在戰爭爆發後,因為英國皇家海軍將德國公海艦隊封鎖在了自己的港口裡,所以絕大多數時間能夠自由活動的,都是德國的潛艇部隊。在當時形式的考慮下,德國海軍開始以潛艇為主力,對英國展開反擊,實施海上封鎖,展開了無限制潛艇戰。

自海底出擊的海峽狼群——回顧德國U型潛艇部隊誕生與興亡

英國作為一個島國,需要來自殖民地和其他國家的物資輸送,才能保持足夠的戰鬥力和生產力。而德國所推行的無限制潛艇戰,則是為了摧毀英國的海上通道執行的。

其意在於於戰時為求打擊敵方士氣及消耗敵方物資,不惜攻擊非軍用機構或設施,尤其是運輸船隻的戰略——無論他們是屬於敵對國還是中立國。這一戰略是基於航路斬斷學說之上,為海軍弱國制衡海軍強國的不對稱戰略。

自海底出擊的海峽狼群——回顧德國U型潛艇部隊誕生與興亡

在這個時期,德國動輒出動數百潛艇遊弋在大西洋上,對英國進行封鎖。在1915年就出動了360艘潛艇進行封鎖作戰,不論任何船隻,只要向英國方向行駛,且不管是前往英國還是經過,一律以潛艇擊沉。誠然,此舉固然起到了封鎖作用,但也有不少無辜甚至德國自己的船隻被擊沉。

自海底出擊的海峽狼群——回顧德國U型潛艇部隊誕生與興亡

其中受打擊嚴重的,除去英國之外,就是美國受損最為嚴重。

因為當時美國是依靠交戰國與其進行軍火貿易和糧食貿易為經濟支柱。

其中最嚴重的一次事件莫過於1915年5月7日在愛爾蘭南方海域,英國郵輪盧西塔尼亞號被德國潛艇U-20擊沉,1,198人死亡,761人生還,遇難者多是美國人。

自海底出擊的海峽狼群——回顧德國U型潛艇部隊誕生與興亡

這讓飽受損失的美國對德國發出了抗議,德國雖然一度停止了無限制潛艇戰,

但在1916年又再度重啟無限制潛艇戰,並且加大了投入,出動了720艘潛艇。到了1917年潛艇投入數字攀升到了最高,達1320艘。儘管最終德國在一戰戰敗,但是潛艇的恐怖卻深深植入了各國心中。

二、重建的德國潛艇部隊

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德國海軍因為《凡爾賽和約》而受到了限制,不僅限制了水面艦船的數量,也不準德國建造潛艇,更不準重建其潛艇部隊。

不僅如此,還對德國造船企業做出了限制,這就讓德國潛艇部隊的恢復陷入了停頓。幸運的是,一戰中德國潛艇部隊的表現十分驚人,所以各國都開始謀求發展自己的潛艇部隊。靠著成立空殼公司——船舶設計局為如日本、阿根廷等國設計潛艇,德國緩慢的恢復著自己對潛艇製造能力。

自海底出擊的海峽狼群——回顧德國U型潛艇部隊誕生與興亡

在這個階段裡,德國海軍也通過船舶設計局積累著潛艇發展的經驗,力求不與世界主流技術脫節。在船舶設計局接連接獲土耳其、芬蘭、西班牙和蘇聯的潛艇訂單的同時,德國海軍也因此獲得大量寶貴的技術與大規模生產資料。

1933年10月德國海軍開始秘密的在基爾設立一所標明“反潛防禦學校”的軍校,實際上在訓練未來的潛艇艦員。

自海底出擊的海峽狼群——回顧德國U型潛艇部隊誕生與興亡

而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有一個人起到了異常關鍵的作用,這個人就是卡爾·鄧尼茨。在一戰時期卡爾·鄧尼茨就是在潛艇上服役,曾擔任UC-25和UB-68號潛艇的艇長,在1918年10月4日時襲擊英國的地中海商船團時,被敵人重創了潛艇,之後在英國約克郡被俘了10個月。被釋放後,在英國逗留至192年才返回德國,後重新加入了的德國海軍。

自海底出擊的海峽狼群——回顧德國U型潛艇部隊誕生與興亡

在被俘旗艦,他反思了德國在一戰中的潛艇運用方針和其錯誤性——因為他被指派以一艘潛艇去攻擊有護衛艦的船團,結果卻被打的慘敗,他本人還被俘虜。

他意識到,這種單潛艇突擊是肯定不行的,真正的攻擊流程應該如下:首先以單艦、偵察機巡邏,發現船團時先不攻擊,而是一邊跟蹤船團,一邊向總部通知通商船團的航行路線、規模、護航艦數量等資訊,然後再以無線電通知鄰近潛艇集結起來埋伏;當船團進入攻擊範圍內就向其包圍攻擊(通常是在夜間展開攻擊)。

自海底出擊的海峽狼群——回顧德國U型潛艇部隊誕生與興亡

當然這種發展路線是需要緩慢的發展的,尤其是軍備不振的現在,更是需要小心。不過隨著納粹黨掌握德國之後,德國開始加快了軍備恢復速度。1935年3月16日,德國公然撕毀了《凡爾賽和約》;僅僅三個月之後,德國戰後製造的第一艘潛艇——U-1號艇便於6月15日下水。

到這年9月,德國共建造了9艘潛艇,併成立了一支潛艇部隊-“韋迪根”潛艇隊,其指揮官便是大名鼎鼎的鄧尼茨。到1935年底,德國潛艇部隊已經擁有了24艘潛艇,其中18艘是Ⅱ型。

三、德國潛艇部隊的興亡

此時德國潛艇部隊的發展還比較緩慢,主要是不希望過分刺激英法。不過鄧尼茨主張應該加快潛艇的發展,他認為只要持續進行“噸位戰”,讓英國建造新船隻的速度低於被擊沉的速度,就能減少英國海上通航線運回本土的物資,包括戰爭工業所需要的一切原物料和人民所需的糧食,進而對德國投降。鄧尼茨建議,把全部水面艦隊的資源用來製造潛艇,尤其是適合遠洋作戰的中型潛艇。

自海底出擊的海峽狼群——回顧德國U型潛艇部隊誕生與興亡

起初他的計劃不被海軍總部所接受,海軍總部認為未來潛艇仍會是單獨作戰的型態。應該建造擁有較大口徑艦炮和長續航力的大型潛艇(即指I級潛艇),即將潛艇用於類似巡洋艦的功能。

這個爭論直到1939年夏季多次對英國護航船團攻擊的演習後,鄧尼茲才說服了海軍總部。不過因為資源的有限,再加上對英法的顧慮,所以並沒有立刻大量生產潛艇。

自海底出擊的海峽狼群——回顧德國U型潛艇部隊誕生與興亡

後至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德國水面艦隊表現不佳,損失較大,但潛艇部隊卻表現較好。同時隨著法國戰役和挪威戰役的勝利,德國海軍獲得了出海口,不必在從威廉港出發,耗費油料和一星期的航行時間才能進入大西洋。

現在德國潛艇能夠從法國港口更有效的觸及英國海上生命線,大西洋上的潛艇活動數量也因此增加了25%。此時由於英國皇家海軍大多回到了本土待命,以捍衛英國本土,所以德國潛艇部隊在1940年的7月到12月期間擊沉了英國1492054噸的船隻,被德國稱之為第一段美好時光。

自海底出擊的海峽狼群——回顧德國U型潛艇部隊誕生與興亡

第一段美好時光裡盟軍與中立國船隻損失(艘/總噸數)

不過隨後就因為英國組織了新的護航制度,並且加大了反潛武器的投入,導致德國潛艇效率的下降,再加上此時德國海軍的潛艇不足,所以在1941年的戰績有所下降。而到了潛艇產量有所上升的時候,又趕上了1941年末美國加入戰爭。

此時德國海軍再次迎來了“第二段美好時光”,因為美國海軍現在船隻不足,無力為每一個運輸船隊護航,而且反潛飛機也十分不足且性能不佳,所以德國海軍在對美國的襲擊中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在1942年1月至8月攻擊擊沉了美國海軍660艘船隻。

自海底出擊的海峽狼群——回顧德國U型潛艇部隊誕生與興亡

第二段美好時光裡盟軍於各地船隻損失(艘/總噸數)

不過隨著德國海軍的注意力從大西洋轉向至北冰洋,德國潛艇部隊也大部分轉移了戰場。

再加上日後美國海軍的生產力日漸增加,還有英美海軍的反潛能力提升,大西洋海戰的烈度日漸上升,而德國潛艇部隊則日漸疲憊,無力與盟軍對抗。

鄧尼茨在1943年悲觀的於日記本上寫道:“很顯然,潛艇除了對敵人的牽制作戰外已毫無作為。”作為潛艇部隊的締造者,鄧尼茨已經看到了潛艇部隊的末日。

結語

1944年盟軍在諾曼底登陸,反攻法國。潛艇部隊前往阻擊盟軍登陸船隻,但沒有任何作用,反而被打的損失慘重。德國潛艇部隊再也不能叱吒風雲,縱橫大洋了。完全依賴潛艇作戰的潛艇部隊,當遇到真正的大海軍時,其命運就已經被決定了。

參考文獻:《我的一生》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德國海軍戰略》

《我的生平》

《十年與二十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