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薩布蘭卡會議確定反潛計劃,鄧尼茨“新官上任三把火”,破記錄

卡薩布蘭卡會議確定反潛計劃,鄧尼茨“新官上任三把火”,破記錄

1942年的大西洋,鄧尼茨的潛艇部隊給盟軍的海上交通線帶來了巨大威脅。1160艘艦船被擊沉,總噸位達779萬噸,而這一年同盟國的造船噸位也不過700萬噸。也就是說,同盟國的損失量大於補充量,形勢更加危急。

儘管在各個戰場上,同盟國向好的方向發展,尤其是美、英遠征軍橫渡大西洋在非洲登陸,重新控制了由地中海經蘇伊士運河至印度洋的航線,併為攻入南歐創造了有利條件,但海運能力只有戰前的65%左右,讓盟軍很難在歐洲戰場上大有作為。

卡薩布蘭卡會議確定反潛計劃,鄧尼茨“新官上任三把火”,破記錄

但關鍵的問題,這場戰爭由誰“扛大旗”? 英美兩國開始爭奪戰場主導權。

1943年1月,羅斯福與丘吉爾在卡薩布蘭卡舉行會晤。這是英美兩軍首次聯合作戰,勝利登陸非洲後召開的第一次軍事會議。旨在討論下階段盟軍的行動方向,並確定在歐洲和大西洋上如何對德國進行全面反擊。

作為歐洲大國的英國,在藉助美國強有力的物資支援,以及巨大的戰爭潛力,取得了非洲戰役的勝利。這讓一直憂心忡忡的丘吉爾終於揚眉吐氣了一把,自認為英軍將是領導盟軍的主要力量,同時為了鉗制美國,他要主導這次會議。

卡薩布蘭卡會議確定反潛計劃,鄧尼茨“新官上任三把火”,破記錄

一是,關於斯大林提議的美英軍隊登陸法國,開闢第二戰場。羅斯福認為這是同盟國共同關心的問題,希望儘早結束戰爭。但一貫反蘇的丘吉爾卻希望能夠領導英美軍隊在西西里島登陸,打擊德國“軟腹部”。

二是,提議美國在太平洋戰場採取積極攻勢,比如進攻緬甸。這顯然與美軍倡導的“先歐後亞”的戰略相牴觸,羅斯福敏銳地感到,丘吉爾意圖轉移美軍的戰略方向,從而避免美國人過多染指歐洲戰事,以便取而代之。

卡薩布蘭卡會議確定反潛計劃,鄧尼茨“新官上任三把火”,破記錄

更過分的是,他指出同盟國戰前擁有的4200萬噸商船,4年來已被鄧尼茨擊沉了1700萬噸,而造船數卻只有損失數的2/3。這不僅威脅到英國的生存,而且也沒有足夠的物資去登陸歐洲大陸,必須將大西洋反潛戰作為首要作戰任務。

丘吉爾不愧老奸巨猾。他一面利用美國的軍事力量幫其贏得在歐洲的“老大”地位;一面將更多的戰爭“責任”交給美國,讓美國人遠離歐洲。也就是說,英國人指揮盟軍,美國人幹活。由此,來牢牢把握住英國人在盟軍中的話語主導權。

卡薩布蘭卡會議確定反潛計劃,鄧尼茨“新官上任三把火”,破記錄

丘吉爾的“伎倆”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在羅斯福看來,美軍儘管參戰不久,軍事實力和經驗都還不高,但不能聽憑英國人的指揮。要知道,美軍的“先歐後亞”戰略不僅是要主導歐洲,更是主導全世界的第一步。

羅斯福一口答應丘吉爾的提議,在西西里島登陸,並贊同將大西洋反潛戰作為美軍的首要任務,但堅持在太平洋戰場上採取守勢,“先歐後亞”的戰略不變。這也就是給英國人一個明確的信號,小問題上我不計較,但在關鍵問題上絲毫不讓步。

卡薩布蘭卡會議確定反潛計劃,鄧尼茨“新官上任三把火”,破記錄

不管雙方爭論得如何激烈,保證大西洋海上運輸安全,是盟軍的頭等大事。

丘吉爾從羅斯福的態度中感受到昔日的“小弟”早已不甘心做“配角”了。美國人不僅要插手歐洲事務,而且將亞洲的所有利益掌握在自己手裡,絲毫不給英國人任何機會。可見,羅斯福比丘吉爾看得更遠,但主要還是國家實力說了算。

不管怎麼說,打擊鄧尼茨的“狼群”,保證英國的海上“生命線”已是一個不錯的決定。但在具體手段上,盟軍獵殺德國潛艇部隊的成效並不大,問題的關鍵出在盟軍的打擊方式和方向上,他們將比斯開灣的德國潛艇基地作為打擊目標。

卡薩布蘭卡會議確定反潛計劃,鄧尼茨“新官上任三把火”,破記錄

大量的盟軍轟炸機從英國出發,對德軍潛艇基地進行狂轟濫炸,但有所準備的鄧尼茨早已建成堅固的潛艇船塢,潛艇躲在山洞裡毫髮無損。U艇仍舊頻繁的出動,在大西洋上頻頻出現,轟炸潛艇基地這一方式未能奏效。

盟軍又改用“間接攻擊”的方式,打擊與潛艇相關的設施和油庫。並轟炸基地周圍的城市,試圖切斷其與外界的聯繫,來降低U艇的出動率。然而,依舊收效甚微,盟軍這種看似投入很大的轟炸行動最終成為不划算的浪費。

卡薩布蘭卡會議確定反潛計劃,鄧尼茨“新官上任三把火”,破記錄

更讓同盟國難受的是,鄧尼茨接任德國海軍總司令,U艇再創輝煌。

如果說在1942年德國在各個戰場的表現都差強人意的話,唯有大西洋戰場上德國海軍的表現令人奪目;如果說在海軍中誰的“功勞”最大,那一定是鄧尼茨的潛艇部隊。相反,其他水面艦艇根本就不是英國人的對手,常被堵在家門口捱打。

為此,“小鬍子”對海軍總司令雷德爾元帥訓斥了90分鐘,將海軍的鉅艦比喻成廢物。雷德爾不得不提出辭職,“小鬍子”下令由鄧尼茨接替他的職務,並晉升為元帥。鄧尼茨接受這個職務的同時,堅持兼任潛艇司令一職。

卡薩布蘭卡會議確定反潛計劃,鄧尼茨“新官上任三把火”,破記錄

他相信自己身兼兩職後,可以更好的整合海軍資源,為潛艇戰帶來更多的政策傾斜和支持,將U艇的優勢發揚壯大。此時的鄧尼茨,可謂是達到了其軍事生涯的最高峰,興奮之情溢於言表。他要讓所有人都認識和重視U艇在大西洋作戰中的重要性。

首先,進行潛艇的技術革新。為提高U艇的遠洋能力,對被稱之為“乳牛”的大型輸油潛艇進行升級,將其載油量擴容到430噸。由它進行保障,可以使12艘中型潛艇在海上逗留時間增加4個星期;或者5艘大型潛艇增加8個星期。

卡薩布蘭卡會議確定反潛計劃,鄧尼茨“新官上任三把火”,破記錄

同時抓緊組織“瓦爾特”新型潛艇的批量生產。這種潛艇排水量達1600噸,採用新型發動機,水下航速更是創紀錄地達到14節,蓄電池能量增加一倍多,並裝備可伸縮的通氣裝置,可一直在水下續航,隱蔽性極高。

其次,對“狼群戰術”進行改革。過去一直希望由航空兵擔任搜索任務的想法,終於得到了實現。航空兵的搜索距離和高度讓U艇“如虎添翼”。並將過去U艇組成的一道長防線,改為在同盟國商船必經航線上依次擺下3-4道短防線。

卡薩布蘭卡會議確定反潛計劃,鄧尼茨“新官上任三把火”,破記錄

更加有效的是,鄧尼茨與英國人一樣也十分重視情報工作。他下大力氣優化海軍司令部的情報部門,及時破譯出盟軍護航編隊的密碼,並整合遍佈世界各地的德國間諜向其提供船隊情報,致使盟軍船隊常常鑽進U艇的“包圍圈”中。

“功夫不負有心人”,鄧尼茨對潛艇戰的升級終於得到了巨大回報。他接任後的2個月,德國潛艇部隊就擊沉商船102艘,噸位達55萬噸;第3個月更是擊沉85艘,噸位達51萬噸,刷新了最高紀錄。

卡薩布蘭卡會議確定反潛計劃,鄧尼茨“新官上任三把火”,破記錄

當然,讓盟軍感到束手無策的是,以往U艇大多襲擊獨行或掉隊的商船,對護航編隊的攻擊戰果不大。現如今,“狼群”敢與護航編隊“硬碰硬”,85艘商船中有67艘是護航編隊的損失,佔比79%。盟軍絞殺U艇的作戰計劃徹底失敗。

都說“新官上任三把火”,如何燒得好關鍵看成績。鄧尼茨作為海軍總司令,依然兼任潛艇部隊司令就是“穩重、務實”的表現,將自己的專長髮揮更大優勢,取得更大的戰果,讓人心服口服。用事實說話,他不愧元帥這一官職。

大家認為呢?歡迎討論和留言。

參考文獻:《二戰全史》、《狼騰大西洋》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