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永衛:企業“老弱病殘”應該儘早退市

資本市場“看門人”| 張永衛:企業“老弱病殘”應該儘早退市

鳳凰網財經啟陽路4號出品 文丨徐彩月

前言:從科創板開跑到註冊制漸近,從“新國九條”到資本市場“深改12條”,證監會多次強調,中介機構是資本市場投資經營活動的重要參與主體。以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證券公司為代表的“看門人”將成為資本市場長期穩定發展的基石。鳳凰網財經頻道著力打造《資本市場“看門人”》採訪計劃,助力中介機構發聲,推動資本市場平穩健康發展。

本期嘉賓:張永衛,東洲集團副總裁,首席評估師,中國證監會主板發行審核委員會專職委員

資本市場“看門人”| 張永衛:企業“老弱病殘”應該儘早退市

“企業像一個人一樣,也有生命週期。”

作為原中國證監會主板發行審核委員之一,張永衛往往把上市公司看做一個人。人有少年、青年、壯年、老年,企業也有自己的生命週期。“企業到了老弱病殘的時候,實際上已經不適合資本市場了,就需要制度讓他們離開。”

誠信是為人之本。張永衛在審核企業申報材料時,也把誠信看得最重。“但交上來的材料和企業的實際情況之間往往存在信息不對稱,有多少內容是有包裝成份的,又有多少信息被過濾、被刪減掉不得而知。”

為何證監會多次強調要加大法治供給,欺詐發行、中介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等違法行為還是屢禁不止?

張永衛表示,違法成本過低是主要原因。“從中介機構角度,主觀上因為僥倖心理,對企業出現的一些異常情況採取了漠視態度,沒有去深挖,客觀上也因為核查手段的侷限性等,都為企業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機。因此,建議監管部門在明確中介機構責任邊界的前提下,加大對中介機構的監管力度,和對責任人的處罰力度。”

談到資產評估機構的“看門人”作用,張永衛表示,“資產評估機構在為上市公司服務的過程中略顯被動,因為隨時有被上市公司換掉的風險。但是,註冊製出現後,隨著對公司信息披露要求的加強,評估的執業風險將會被大大降低。”

01

關於資產評估機構:與上市公司意見不一致可能會被更換

鳳凰網財經:資產評估機構在中國資本市場發展中是一種怎樣的角色?

張永衛:中國資產評估機構起源於上世紀80年代的後期,是伴隨著國有資產的產權變動逐步發展起來的。當時,企業的記賬方式還是以取得成本為基礎,但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資產的賬面成本已經無法反映它實際的市場價值,為避免資產被低估造成國有資產流失,就誕生了國內的資產評估機構。

就中國資本市場而言,評估機構是接受上市公司委託,以獨立第三方的身份在上市公司開展市場併購過程中,對一些併購標的資產的市場價值提供一個專業的意見參考。

鳳凰網財經:評估機構在上市公司的日常運營中,主要存在於哪些環節?

張永衛:目前評估機構主要存在兩大服務內容,一是服務於上市公司在併購、資產轉讓過程當中的交易定價。二是按照現行的會計準則要求,在上市公司的財務報表信息披露過程中,對所涉及到的資產的公允價值、資產的減值等提供專業意見。

鳳凰網財經:對於資產的評估定價,最終是以第三方專業機構的評估意見為主,還是也會參照上市公司自己的意見?

張永衛:一般企業收購一個標的會有個預期價位,然後評估機構也會有自己的職業判斷。有些情況下,二者比較接近,有些情況下,也可能會有比較大的差距。在存在較大差距的情況下,對上市公司來說就會有兩種選擇:一種是調整自己的預期價位,採信評估機構的意見,一種是更換評估機構,直到找到一家的能夠和他心理預期接近的來做評估報告。

當然,更換評估機構的情況,在一般的項目中比較多,如果涉及到一些重大資產重組則比較少,因為重大重組披露預案時,會預披露聘請的評估機構,如果後續更換就可能會引來監管問詢。

鳳凰網財經:在上市公司案例中,按規定需履行評估程序但未履行的情況並不少見,這種情況下應該如何解決?

張永衛:從目前來看,不履行評估程序就出具報告的情況是不多的,因為這涉及到一個虛假報告的問題,《評估法》也明確了出具虛假報告需要面臨的刑事責任。但是,我們確實看到不少上市公司的案例中,對評估機構出具的報告有處罰等,主要是程序執行不到位。對於此類問題,除了加強監管力度,淨化執業環境之外,提高民事和刑事處罰責任也是應該的。

鳳凰網財經:目前中國資產評估行業現狀如何?是否存在惡性競爭?

張永衛:惡性競爭確實是所有的中介機構都面臨的一個問題,造成整個服務行業收費相對較低。在項目收費比較低的情況下,項目的從業人員就不一定願意花很高的成本去做好核查這件事情,這實際上也會給項目造成一些隱患。

鳳凰網財經:您覺得這種不良競爭有辦法改善嗎?

張永衛:我覺得還是比較難的。但是監管部門加大對機構的監管力度,對違法的處罰力度,還是會避免一些過度的市場競爭。

02

關於IPO審核:誠信是一個企業上市的最基本要求,申報材料的信息存在被過濾、被刪減

鳳凰網財經:證監會多次提到要大力推動上市公司提高質量,嚴把IPO審核質量關。作為主板發審委委員,您覺得哪些是企業上市的必要條件?

張永衛:在我看來,誠信是一個企業上市的最基本要求。公司要有正確經營企業的理念,要守法合規經營。如果對法律法規沒有敬畏感,那所披露出來的一些經營信息、財務信息,又怎麼讓投資者去相信。

鳳凰網財經:在您的審核經歷中,企業IPO失敗一般是什麼原因?

張永衛:一般是企業合規性出現了問題。對於業績比較好的企業,合規性暴露出來的問題影響會相對較小,但如果這個企業本身規模就不大,可能剛達到上市條件,如果它的合規性上存在一些問題,就極有可能IPO失敗。

鳳凰網財經:您覺得企業IPO審核的難點在哪裡?

張永衛:就我個人體會,企業的申報材料和實際情況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因為我們看到的只是企業披露的內容,它肯定是覺得沒有太大問題之後才會提交書面材料,但是這些材料內容有多少是有包裝成份的,又有多少信息被過濾、被刪減掉。這種情況下,對於發審委員來說對企業判斷難度非常大。

當然,目前我們也有現場核查制度,對於一些企業在材料中沒有說清楚的情況,可以動用專業的核查人員去現場核查。但這僅僅是對原有制度的補充,目前還是以書面材料審核為主。對於一家上市企業,從最初的認識到深入地全面瞭解,僅僅依靠對他所申報材料的審核遠遠不夠。

鳳凰網財經:那您覺得應該如何緩解這種信息不對稱?

張永衛:這就應該強化信息披露,落實申報材料的真實、準確、完整。只有信息全面了,到審核人員手中的才會是很真實的企業狀況。

03

關於法律監管:機構對違法跡象的漠視,為企業造假提供了可乘之機

鳳凰網財經:“深改12條”中也提到,要進一步加大法治供給,大幅提高欺詐發行、中介機構提供虛假證明文件等違法行為的違法成本。但是,中國資本市場還是經常出現券商債券承銷盡職調查不充分、上市公司業績造假、資產虛假評估等,您覺得為什麼這種現象屢禁不止,它的動因是什麼?

張永衛:這塊我覺得原因比較複雜,但主要原因還是違法成本過低。違法成本可以從兩方面來看。

首先從造假的起源來看,上市公司股東、實際控制人等是造假的最大獲利人。目前的案例,就算對他們進行頂格處罰,60萬的違法成本和他們所獲取的鉅額利益相比實在輕微,包括對他們的刑事責任追究,目前也是輕微的。所以應該大幅度提高對責任主體違規的處罰。

從中介機構角度,對中介機構的處罰是按照服務費的3-5倍來罰款,從服務的收益和違法的成本來看,中介機構積極配合企業造假是不值得的。

但是在一些實際案例中,確實存在盡職調查不充分的情況。還有一些看得出來,機構人員發現了一些異常情況,或者說一些端倪,但是卻採取了漠視態度,沒有去深挖。以近期某大型的財務造假事件為例,作為專業的審計機構,應該有職業敏感性,能夠發現上市公司在財務結構上不合理的情況,但是卻沒有去進一步的核查。

這其中可能存在一些僥倖心理,覺得從道理上來說,取得了函證,掌握了一個外部證據,就可以交差了。但不管是主觀上就不願意去做,還是客觀上核查手段的侷限性,都為企業造假提供了一些可乘之機。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建議監管部門在明確中介機構責任邊界的前提下,加大對中介機構的監管力度,和對責任人的處罰力度。

04

關於退市制度:企業也有生命週期,“老弱病殘”應該儘早退市

鳳凰網財經:您如何看待目前的退市制度?

張永衛:相對於IPO來說,目前的退市制度還不夠嚴格。總體來看,現在資本市場上是有好企業,質量差的企業確實也不少。但是很多質量不怎麼樣的企業這麼多年也一直沒有退市,從某種角度來看,退市比它當初上市還難。

企業像一個人一樣,也有生命週期。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行業格局的變化,企業到後來也老弱病殘了,實際上已經不適合資本市場了,這時就需要制度讓他們離開,把優質的企業留下來。

現在就算退市後企業還會有很多渠道,企業退市應該是不難的,難在什麼地方呢?實際上有些企業,就算要退市也還想著再怎麼去撈一筆錢。

05

關於註冊制:上市公司的質量會有很大的提高,將有效降低機構的職業風險



鳳凰網財經: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是市場化改革的重要嘗試,註冊制到來後,會給中介機構帶來哪些新的挑戰?

張永衛:註冊制更加強調信息披露,對資本市場本身,包括監管理念,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

對資產評估機構來說,首先從業務上來看,資本市場規模的壯大,會擴大它的業務規模。其次也會催生出更多創新性的評估業務、評估手段,也需要更前沿的評估技術。從實務操作要求來看,我們也要適應註冊制全面的信息披露的理念。

註冊制下,如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失實、重大遺漏,肯定會有相應的監管程序,一些相關的配套制度也會陸續出臺,促使全面落實信息披露,逐步形成良性循環。總的來說,上市公司的質量會有很大的提高,也會大大地降低我們的評估執業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