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用於提升現場效果的麥克風使用技巧

即使是在音頻科技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也還是需要面對一個不爭的事實:在現場擴聲領域內,麥克風技術依然面臨著非常嚴峻的挑戰,而且這些挑戰經常會威脅到現場表演時的音質。

讓我們先來看看現場擴聲時我們所面對的各種狀況。監聽揚聲器會帶來回授的問題。而且監聽揚聲器的聲音會串到人聲麥克風當中,並且給人聲染色。低頻聲音會串到鼓麥克風中,而鼓的聲音則會串到鋼琴麥克風中。

不僅如此,我們還會遇到其他的一些與麥克風相關的麻煩,比如呼吸聲,噴麥聲,燈光系統產生的噪音,無線麥克風的故障和產生的噪音,甚至是電流乾擾問題。

雖然我們所面臨的困難如此之多,但是我們並不能就此放棄,即使不能將這些問題全部都解決掉,我們至少要在本文中討論並解決其中一部分的問題。我會在接下來的文章中給出一些建議和技巧,根據現場調音師和技術人員的經驗,這些建議能夠幫助我們有效的控制回授和聲音串音的產生,同時還能夠為現場觀眾營造出乾淨且自然的現場聲音。

靠近

第一個技巧是使用定向麥克風,並讓麥克風儘量的接近聲音的音源。首先,將盡量將麥克風放置在距離音源幾英寸的範圍內。保持麥克風與音源的距離儘量的接近能夠顯著的增加麥克風接收到的信號的聲壓級,從而能夠讓整個聲音系統聽起來更響亮。

我們可以使用單指向性的麥克風來減少回授的產生和串音。因為單一指向性的麥克風並不會收到來自於麥克風側面和麥克風後部的聲音,例如地上的楔形返送音響的聲音就不會被單一指向性的麥克風收錄。我們常見的單一指向性麥克風有心型指向性麥克風和超心型指向性麥克風。

如果我們把指向性麥克風靠近音源,大多數的指向性麥克風會收錄到更多的低頻聲音。這種現象被稱作近講效應,在低頻端,近講效應能夠帶來自由增益(即在沒有回授的情況下,提供額外的音量)的效果。此時,如果使用調音臺上的均衡器來消除多餘的低頻聲音,我們同時還能夠減少麥克風拾取到的所有的低頻聲音串音。

一些用於提升現場效果的麥克風使用技巧

有時,我們可以吧麥克風直接放置在聲音的源頭處,這樣做能夠帶來非常好的效果。

接下來,我們來討論一種能夠讓麥克風獲得較高音量的比較極端的方法,那就是將麥克風放在樂器聲音最響亮的那部分附近。一些典型的例子比如:原聲吉他的音孔附近,薩克斯的喇叭口中,還有嗵鼓的內部。

對於這種極端的方法,我們最好只在迫不得已的時候再使用,因為在如此近的距離上進行收音往往會使音質變色,從而產生不自然的聲音。大多數的樂器在設計時,所考慮的都是讓樂器的聲音在離開樂器一定距離(例如1.5英尺或者更遠)之後才發揮出最佳的音質。因此,放置在此處的擁有平坦頻響曲線的麥克風往往才能夠拾取到自然而且均衡的聲音信號。

但是當我們把麥克風放置的非常靠近樂器時,只有樂器上最靠近麥克風的那一部分的聲音信號會得到特別的增強。所以此時錄製信號很可能是無法反映出樂器整體的音質的。

例如,民謠吉他/原聲吉他的聲音在80 Hz至100 Hz左右的頻率範圍內,在其音孔附近會產生非常強烈的共鳴。而此時放置在原聲吉他音孔附近的麥克風不但會收錄到一般的聲音信號,並且還會一併收錄到這種強烈的低頻共振,所以此時麥克風所收錄的聲音中擁有更強且更加渾厚的低音部分,而放置在距離較遠的麥克風的收音中則不會有這種效果。

近距離放置麥克風時,我們所捕捉到的聲音是很刺耳的。如果我們想要將麥克風佈置在原聲吉他的音孔附近,同時又想要讓收錄到的吉他聲聽起來更加的自然,那麼我就就需要在調音臺上降低信號中多餘的低音部分,或者是使用頻響曲線中在低音部分有滾降(衰減)的麥克風。如果想要減少這種刺耳的聲音效果,我們可以降低一部分3 kHz的聲音信號。

一些用於提升現場效果的麥克風使用技巧

將麥克風放置在此處,會對低頻部分的共振起到強化作用。

如果我們在薩克斯的喇叭口放置麥克風,那麼麥克風所收錄到的薩克斯聲音聽起來會非常像是卡祖笛kazoo的聲音。同樣的,如果我們想要讓收錄到的聲音變得柔和一些,可以降低一部分3 kHz頻率的聲音信號,同時還需要加強300 Hz頻率的聲音信號。所以說,如果我們能夠在喇叭口以外的位置獲得聽起來更加自然,而且擁有更高的(回授前)增益的麥克風信號,請不要猶豫,在這個位置架設麥克風絕對沒錯。

建立接觸

另一種方法是,配合麥克風一起使用接觸式的拾音器,因為拾音器對機械振動(而不是聲波)更加的敏感,因此使用拾音器可以幫助我們解決產生回授的問題。

那麼拾音器應該放置在哪個位置呢,對原聲吉他來說,通常拾音器應該放置在琴橋附近或者琴橋下面,這個位置的拾音效果相對較好。但是不幸的是,使用拾音器也有其缺點,比如利用拾音器所拾取的原聲吉他聲音聽起來會像是電吉他的聲音,因為拾音器在拾取聲音時會錯過原聲吉他琴絃部分的聲音。

現在,很多音頻工程師將拾音器與微型麥克風結合使用,成功的解決了這個問題。實現方式是,將拾音器安裝在琴橋的下方,用以收錄原聲吉他聲音中的低頻部分,並且保證聲音的音量和衝擊力。同時將一個小型的超心型指向性麥克風安裝在原聲吉他的音孔內部,面向內側。這個超心型麥克風負責拾取原聲吉他聲音中的高頻部分,並且提供乾淨清澈的琴絃聲音。

拾音器和超心型麥克風兩者的信號將被饋送到一個小型的擁有兩個輸入的混音臺中進行混合,再作為整個系統一部分進行後續的處理。將拾音器和超心型麥克風一起使用能夠讓我們獲得響亮,有力,但是同時又不失自然的拾音效果。這種聲音才應該是一把真正的原聲吉他所擁有的清新果敢的聲音。

通常來說,我們應該將拾音器捕捉到的信號發送(且只發送)到舞臺上的楔形返聽音箱(這裡是回授最嚴重的地方),並且將麥克風拾取的信號發送(且只發送)給舞臺揚聲器。請注意,我們要保持使用的麥克風數量儘可能的少,這會為音質的提升帶來好處。

我們所使用的麥克風數量越多,產生回授的可能性就越大。我們使用的麥克風數量每增加一倍,回授前增益的比率就會降低3 dB。使用了相同音量的兩個麥克風時,我們所能獲得的增益比起只使用一個麥克風時要小3 dB;在使用四個麥克風時,我們所能夠獲得的增益比起使用兩個麥克風時的要小3 dB,依此類推。

我們要儘量減少所使用的麥克風的數量,所以在現場請儘量關閉那些當前沒有在使用的麥克風。當然,比起將麥克風完全關掉,我們在現場時可能只會將其調低約12 dB,因為這樣做我們就不會錯過任何cue。對於爵士鼓組的收音來講,與其在鼓組上使用10個麥克風,不如只在鼓組的中央架設一個微型的全指向性的麥克風。我之所以推薦使用微型全指向性麥克風,是因為這種麥克風在各個方向都能夠提供出色的高頻響應,這點與那些大型的麥克風完全不同。

一些用於提升現場效果的麥克風使用技巧

使用DI盒會獲得比之前所說的這些技巧更好的效果嗎?

將麥克風夾在小軍鼓邊緣靠右側的地方,高度大約在小軍鼓上方4英寸處,並且保證麥克風的位置處於整個鼓組中間的位置。這樣,麥克風就能夠收錄到它周圍所有的鼓的聲音(包括嗵鼓和鑔)。只要試一試,您就會知道只使用一個麥克風時我們究竟能獲得多麼優秀的聲音。同時我們可以增強低頻部分的信號以增加整體聲音的飽滿度。如果鑔和鈸的聲音信號太弱,可以將它們的位置降低幾英寸。我們還可以在踢鼓(底鼓)內懸掛另一個微型麥克風,這樣做能夠讓整體的聲音聽起來更加的飽滿。因為無論全指向電容麥克風的振膜大小如何,它們都擁有非常棒的低頻響應。

但是這樣設置還是有一個缺點的,那就是除了更改麥克風的架設位置以外,我們是沒有其他方法來調整和控制嗵鼓和小軍鼓之間的平衡的。對於電吉他和貝司來說,我們可以嘗試使用DI盒而不使用麥克風。DI盒不會帶來任何的回授和串音的問題。我們可以將DI盒接入樂手所使用的效果器後面的接口。同樣的,這種方法也有其缺點,那就是它會遺漏掉吉他音箱/放大器所帶來的失真效果,而這種失真效果通常是電吉他和貝司聲音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

消除遠處的聲音

最後,讓我們來討論一下降噪麥克風。用於人聲的降噪麥克風(或者叫差動式麥克風)的作用是消除來自於遠處的聲音,例如來自於舞臺上樂器的聲音,還有來自於監聽揚聲器的聲音。這種麥克風擁有非常出色的回授前增益值,同時還具備(幾乎是)完全隔離的效果。

降噪麥克風/差動式麥克風的作用是消除來自於幾英寸外的音源的聲音。根據很多降噪麥克風的使用者的反饋,由於降噪麥克風出色的隔離效果,他們在進行調音時能夠感受到非常大的音質改善。換句話說,“麥克風1”中的信號不再是包含了人聲,一些鼓聲,還有吉他和貝斯聲的混合信號;使用了降噪麥克風後,“麥克風1”中只會保留人聲信號。

關於降噪麥克風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當歌手在使用降噪麥克風時,他們的嘴唇必須儘量貼近麥克風。否則的話,歌手的聲音很有可能會被麥克風“消除”掉。對於很多歌手來說,這一點並不會造成什麼困擾和麻煩,因為他們本來在使用麥克風的時候就喜歡把嘴唇貼在麥克風上。但是,如果某些歌手喜歡利用麥克風來做出一些效果的話,那這可能會給他們帶來一些麻煩。

心型指向性的差分式麥克風還能夠防止收錄到來自於麥克風後面的聲音,例如,那些來自於地面監聽揚聲器的聲音。這不僅可以避免回授的產生,還可以減少由於監聽揚聲器的聲音洩漏到人聲麥克風中而引起的聲音著色問題。

希望大家在現場表演中能夠嘗試一下本文所述的這些技巧(無論是單個技巧,還是這些技巧的組合使用),您會發現它們可以給您帶來非常好的音質改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