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兄說:遙遠的銀川,遼闊的邊賀蘭,還有遠古的破牆……

詩兄說:遙遠的銀川,遼闊的邊賀蘭,還有遠古的破牆……

《長城》

萬里崇山間

滄桑影可見

不畏風和雪

落寞幾人前

詩兄說:遙遠的銀川,遼闊的邊賀蘭,還有遠古的破牆……

寧夏,素有“長城博物館”的美譽,從銀川出發也能看到幾種不一樣的長城。像水洞溝的長城,藏兵洞式的長城……讓人大開眼界!

更重要的是,寧夏這裡的長城很多都還是內蒙古自治區和寧夏的界牆,一牆分兩區,一步跨兩區

詩兄說:遙遠的銀川,遼闊的邊賀蘭,還有遠古的破牆……

從銀川往西走阿拉善左旗,沿著銀巴公路,就要穿過長城,遠遠望去,長城蜿蜒連綿在賀蘭山上,雄偉而壯觀,讓人震撼,這種邊長城土夯築而成,真佩服那時候人們的智慧和毅力。幾百年過去了,凜冽的西北風沒有吹垮這條巨大的黃龍,讓它在黑褐的賀蘭山映襯下更加醒目唐突。

詩兄說:遙遠的銀川,遼闊的邊賀蘭,還有遠古的破牆……

萬里長城永不倒

~確實能代表了一個精神!一個永恆的精神!

詩兄說:遙遠的銀川,遼闊的邊賀蘭,還有遠古的破牆……

站在城牆下,感到自己是那麼的渺小,觸摸著這歷史的痕跡,彷彿能感受到那金戈鐵馬的崢嶸歲月!

詩兄說:遙遠的銀川,遼闊的邊賀蘭,還有遠古的破牆……

賀蘭山,又稱“鬼山”,那是因為它在漫長曆史長河裡一直都是兵家爭奪之地,死的人太過多了,

高聳峻峭的賀蘭山,從第戎時期還有更久以前就已經是遊牧文明和農耕文明的界山,戰爭從來未曾遠離這個地區,塞上江南的富庶成為爭奪的地方,在西夏,成為了高潮。

詩兄說:遙遠的銀川,遼闊的邊賀蘭,還有遠古的破牆……

公元1226年,蒙古大軍西征歸來最後一次征討西夏,就是從這裡作為突破口,西夏整整二十萬的重兵設防,沒能擋住蒙古騎兵的衝擊,被蒙古大軍長驅直入,慘遭滅頂之災。

詩兄說:遙遠的銀川,遼闊的邊賀蘭,還有遠古的破牆……

三關口,是拱衛興慶府的最後一道防線,從這裡下坡拐彎,出了賀蘭山,整個銀川平原一覽無餘,盡收眼底,左側的西夏王陵在鐵蹄的肆虐下只剩下殘垣斷壁,一個個孤零零的土堆在無聲訴說著那場慘不忍睹的浩劫。

詩兄說:遙遠的銀川,遼闊的邊賀蘭,還有遠古的破牆……

以前的關口城樓已經不復存在,只是在一東一西兩側豎起寧夏和內蒙的牌子。

詩兄說:遙遠的銀川,遼闊的邊賀蘭,還有遠古的破牆……

它們代表著新生,希望,或者毀滅。如今的長城在人為因素下已經被破壞很多,保護刻不容緩。

守護長城,愛護長城不是一句空話!

詩兄說:遙遠的銀川,遼闊的邊賀蘭,還有遠古的破牆……

很多山頭都有烽火臺,從賀蘭山的西頭到興慶府的城樓,五里十里一座,它們見證了無數次的兵刀相向。如今平原上的烽火臺已經幾乎不見,只有山頂的這些還在。只是在風雪侵蝕下,如今也是破敗不堪。

烽火十里煙

將軍百戰死

當天賀蘭山風超級大,據說都十級以上了,沒能登頂,改天再來!

詩兄說:遙遠的銀川,遼闊的邊賀蘭,還有遠古的破牆……

出口就能看到雙陵,歷史的時空或者會告訴我們當初的一切!

您有興趣嗎?

這裡是銀川!發現銀川之美!感受銀川之美!

頭條獨家首發!我是 !謝謝閱讀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