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多粥少,且行且珍惜——四川遂寧三輪車市場調查

遂寧概況

四川遂寧,位於四川盆地中部、涪江中游,總面積5300平方公里。

2017年末,遂寧總戶數為140.14萬戶,戶籍人口369.48萬人,其中城鎮人口101.66萬人,鄉村人口267.82萬人。

僧多粥少,且行且珍惜——四川遂寧三輪車市場調查

近年來,遂寧市正圍繞四川省委提出的“把遂寧建成四川重要的次級交通樞紐”和成渝經濟區成渝之間黃金節點城市的總體目標,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步伐。遂寧屬於發展中城市,在裝修、沙石運輸方面對三輪車需求較大。

遂寧三輪車市場

遂寧燃油三輪車市場主要集中在遂寧市船山區健坤城車配龍B區,經銷商雖然已由前些年的近10家已縮減至4家,但絲毫沒有泯滅三輪車市場在遂寧地區的存在感。

僧多粥少,且行且珍惜——四川遂寧三輪車市場調查

在遂寧的四位經銷商中,他們明顯有著不同的“經營性格”,有成熟老練型的、有耿直豪爽型的、有創新性思維型的、也有積極進取型的,在顧客上門購買產品之際,他們會有不同的策略與“套路”。

所以,在遂寧儘管只有4家,但剩下來的多是10年以上的老手,入行早,經驗足,客戶積累多,口碑好,資金沉澱豐厚,一句話概括即為:剩者都是佼佼者。

僧多粥少,且行且珍惜——四川遂寧三輪車市場調查

市場信息

經銷商:4家

銷量:近1000臺(2018年安居區、船山區、蓬溪縣)

油三主要品牌:宗申、福田、金馬、萬虎、宗隆、耀隆、力帆、新銀鋼、豪鷹

機型:175-200型10%,200-250CC佔40%,250CC以上佔50%

車型:平板車佔比50%,篷車佔比50%

走訪分析

對於行業大環境而言,危機正風起雲湧,或將於年底爆發!但這場風雨之後又將怎樣呢?且看遂寧三輪車市場最為真實的聲音......

銷量持續下滑

據當地經銷商講述,在遂寧三輪車市場早先做三輪摩托車的商家只有1-2家,之後隨著市場需求的逐步增加,大約在2011-2014年期間,經銷商擴展至7-8家,年度銷量也隨之突破3000輛大關。但一切事物的發展規律,都不會有長期持續的增長,起承轉合之間,也存在一定的週期規律。

僧多粥少,且行且珍惜——四川遂寧三輪車市場調查

對於遂寧三輪車市場近幾年銷量變化,具體如下:

2011-2014年:3000餘臺

2015年:2000餘臺

2016年:1200餘臺

2018年:近1000臺

僧多粥少,且行且珍惜——四川遂寧三輪車市場調查

經銷商減少至4家,品牌大幅度整合

僧多粥少,且行且珍惜——四川遂寧三輪車市場調查

徐健 重慶萬虎

僧多粥少,且行且珍惜——四川遂寧三輪車市場調查

姚東 宗隆、銀鋼、豪鷹

僧多粥少,且行且珍惜——四川遂寧三輪車市場調查

沈倫 宗申、力帆

僧多粥少,且行且珍惜——四川遂寧三輪車市場調查

李昌東 福田、耀隆、金馬、金河星

在遂寧市船山區健坤城車配龍B區,那裡集中了大部分實力強企的油三品牌,走進市場,發現在部分形象門牌店前,三輪車產品還在,但大門早已緊鎖。據筆者瞭解,老闆早已跑路,不但欠工廠貨款,還欠市場房租。

關於品牌,在遂寧,隱約之間似乎已自見分曉,

留下來的都是廣告效益好、口碑好的實力品牌,部分是因多年產品沉澱及與經銷商的私下關係到位而留存。但他們都是在2019年裡獲利的品牌,在各經銷商的激勵爭奪下,各取所利。

創新型、細分品類產品利潤高


在遂寧,雖然經銷商只有四家,但大家都還是盈利的,其中一經銷商或許一年才買近50臺車,但人家也是盈利的,它的優勢在於金馬800型產品,利潤尤為豐厚。

僧多粥少,且行且珍惜——四川遂寧三輪車市場調查

還有宗隆的暢越、A7車、隆富等車型,都是近兩年的新產品,利潤空間非常大。這些高利潤創新性產品正是遂寧經銷商重要的盈利武器。

僧多粥少,且行且珍惜——四川遂寧三輪車市場調查

消費透明化,售後依然是重要盈利渠道

隨著網絡信息渠道的有效溝通,三輪車產品的消費趨勢也呈現出了透明化特徵。在遂寧,據經銷商概述,現在的消費者已越來越“精”,三輪車產品購買得多了,已逐步成為了半個“專家”,所以對於他們,多會選擇高性價比產品。

僧多粥少,且行且珍惜——四川遂寧三輪車市場調查

對於售後服務的重要性,在遂寧,從2-4人的售後團隊就能看出。由此可見,在大家都在說銷量不好的時候,售後依然是重要盈利渠道,唯獨某些性能不穩定的產品,讓經銷商勞民傷財。在售後師傅工作量增加、抱怨不斷之時,經銷商多以經濟大環境不好、掙錢不易之語安撫售後師傅的辛苦。

換品牌,清庫存、改變定位

在4位經銷商中,3位均經營清一色的重慶品牌,只有一位經銷商在近兩年進行著換品牌、清庫存、改變定位的歷程。

他之所以換品牌、清庫存、改變定位,目的是想在3家重慶品牌車型產品中,形成差異化營銷。

僧多粥少,且行且珍惜——四川遂寧三輪車市場調查

小結:

面對行業的不景氣,在遂寧很明顯已有很多商家由於經營不善而退出,但留下來的都是“勝”者。對此,不排除某些實力品牌擠破頭皮地想要進入遂寧市場的心態。

然而當下,缺的不是品牌,而是經銷商。尤其在遂寧,對於這四位經銷商,恐怕很難再有品牌能進入,一是行業銷量下滑,他們很是艱難;二是在遂寧,經銷商衝勁兒明顯不足,穩已是最好!

當然也不排除在某些品牌產品性能持續性出問題後,經銷商換品牌的概率還是很有可能,但會很小、很小,甚至微乎其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