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位足球界資深人士聚集,再論“足球從娃娃抓起”

對中國足球來說,上週絕對是低迷的一週——國家隊在世界盃預選賽亞洲區40強賽中客場1比2不敵敘利亞隊、國奧隊在熱身賽中1比5慘敗給澳大利亞隊、國青隊25年來首次無緣亞青賽決賽階段的比賽。


多位足球界資深人士聚集,再論“足球從娃娃抓起”

甘南 攝

中國男足各級國字號球隊糟糕的戰績,讓外界呼籲中國足球應該繼續沉下心,堅定“足球從娃娃抓起”的發展道路。昨天,由京報集團、北京晚報、北京市足協、北京電視臺體育節目中心共同主辦的第六屆北京晚報百隊杯青少年足球發展論壇舉行,多位足球界資深人士圍繞“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再論足球從娃娃抓起”的主題,為中國足球的發展獻計獻策。

青訓問題出在球員13歲以後

北京日報副總編輯虞曉剛在論壇上致歡迎辭,他表示,百隊杯論壇已經連續舉辦了6屆,對北京乃至全國青少年足球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討論。本次論壇的主題是對鄧小平同志1985年提出的“足球從娃娃抓起”的一次迴歸。近期中國足球的低迷表現,也讓足球界對青訓話題格外關注。足球青訓工作中存在哪些問題?怎樣按足球規律辦事?這些都需要各位專家出謀劃策。

在論壇上,各位嘉賓紛紛對中國足球青訓工作存在的問題發表看法。

中國足協執委、新華社體育部主任許基仁認為,自《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在2015年通過後,我國的青少年足球發展十分火熱,但當下仍然面臨4年前就存在的資金短缺、青少年教練短缺、場地短缺、保險保障缺乏和足球人口缺乏“五座大山”。他說:“最近4年,我們在國家重視程度、各方資金投入積極性以及校園足球發展等方面都有進步,但足球發展需要久久為功,重視足球發展的思想觀念上去了,也要有更多的實際行動。”

中國足協青訓總監李樹斌表示,青訓工作的核心是框架的構建,6歲至17歲是青訓的完整階段,目前在6歲至12歲的前半個階段,通過以基層為抓手,發展校園足球和青訓中心,我們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在13歲至17歲的後半個階段,卻面臨著問題,“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目前的訓練時間比較少,這裡原因很多,但最大的問題就是與學業的衝突和隊員進入俱樂部後各方利益分配的問題。”他表示,如果無法解決這一年齡段的青訓問題,中國足球就很難培養出高水平的人才,未來衝出亞洲、走向世界的難度極大。

北京市足協副秘書長陳長虹則通過近年來百隊杯參賽數據證明了這一問題——初三年齡段和整個高中年齡段的參賽人數都在減少,而這主要是因為孩子們面臨中考、高考的學業壓力。此外,女足U13年齡組的參賽球員數量也在下降。對此陳長虹解釋說:“這有學業的原因,也有觀念的原因,有家長就問過我,孩子為什麼要踢球?女孩踢球能有什麼發展?”

青訓不能只為培養精英

在發現問題的同時,專家們也為中國青少年足球的發展獻計獻策。

前中國國家隊教練、北京足壇名宿金志揚認為,中國青訓工作要轉變觀念,不能只以培養精英為目標,“率領日本隊打入2002年世界盃16強的法國教練特魯西埃曾對我說,‘我在日本的執教是成功的,但日本足球的崛起是靠自身發展,他們的發展理念是普及足球,而不是隻專注於培養精英’。我覺得他說得特別好,我們的校園足球也應該重在普及,培養孩子們健全的人格、提高他們的身體和心理素質,讓他們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金志揚指出,儘管目前中國已經擁有超過2.7萬所重點足球特色校,但相對於平均每600人就有一個足球俱樂部的德國,普及面仍然不夠。

在過去幾年的百隊杯城際賽上,新疆烏魯木齊第121小學代表隊成績優秀,曾經多次奪得冠軍。該校足球隊教練買提江在論壇上表示,隊中不少隊員的家庭條件都比較困難,因此格外珍惜踢球的機會,在訓練和比賽中吃苦耐勞。此外,買提江也專門針對新疆學生的身體特點,制定了一套因地制宜的訓練方案,“無論冬夏,我們每天都訓練兩次,上午是基礎訓練,下午是技戰術訓練。”近兩年,買提江的球隊不僅在國內的比賽中戰績出色,還有多名球員被職業俱樂部選中,通過足球改變了命運。

勝瑞思足球學校聯合創始人商珊、原中國女籃隊長宋曉波也分別從各自的角度為中國足球青訓發展提出建議。商珊希望體教結合不只停留在小學,而是能在中學和大學層面更好地銜接;宋曉波則呼籲媒體能更多地關注青少年體育,引導孩子和家長投入其中。

國家體育總局青少司副巡視員朱英透露,目前總局青少司正在著手研製以體校為主的青少年足球訓練體系,“這個體系和足協的青少年培訓計劃同步進行。目前全國有2200多所體校,我們會在這些體校中努力推進足球項目的發展,讓更多喜歡足球的孩子能夠得到更為專業的培訓。”

“36歲”的百隊杯值得複製

在本次論壇上,百隊杯也成為各位嘉賓重點關注的話題,北京晚報體育部原主任呂會民等百隊杯的創辦者,一起回顧了這項擁有36年曆史的賽事的風風雨雨。這其中既有從百隊參賽到千隊競逐的發展之喜,也有曾經因經費問題險些停辦的苦澀往事。

國家體育總局宣傳司副司長、中國體育記者協會主席曹康表示,百隊杯在北京是一項家喻戶曉的青少年足球賽事,從1984年創辦至今,已經連續舉辦36屆,至少陪伴了兩代人的成長,“如今的百隊盃賽場上,當年參賽的父親帶著孩子踏上賽場的比比皆是。再過若干年,也許就會出現一家三代人都參加過百隊杯的故事。這令人感動之餘,也讓人心生感慨。”曹康說,百隊杯見證了中國體育特別是全民健身的不斷髮展,已形成獨有的體育文化,這也是賽事長盛不衰的基礎之一。

中國足協執委、人民日報體育部主任薛原認為,百隊杯是一項把足球真正帶到孩子中間的賽事,而這也是其生命力的所在,“足球和孩子們的生活有天然的聯繫,沒有孩子不喜歡足球,是家長和孩子們的熱情推動著這項賽事走過了36年,並且不斷壯大。這是足球的力量,是草根的力量。”薛原說,百隊杯不應該只是中國青少年足球賽事的先驅,更應該成為標杆和樣本,從而被廣泛地複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