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八大重點產業會在哪裡佈局?哪個地方發展潛力最大?

近日,武漢市政府公佈了《關於推進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意見》。集成電路產業、光電子信息產業、汽車產業、大健康產業、數字產業、航空航天產業、智能製造及高端裝備產業、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等八大重點產業,武漢都會再哪裡進行這些重點產業的佈局呢?

(一)集成電路產業

依託國家存儲器基地,重點發展存儲芯片、光通信芯片和衛星導航芯片,形成以芯片設計為引領、芯片製造為核心、封裝測試為配套的較為完整的集成電路產業鏈。到2022年,全市集成電路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1000億元以上。

武漢八大重點產業會在哪裡佈局?哪個地方發展潛力最大?

佈局上,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核心發展區,重點建設長江存儲項目、國家先進存儲產業創新中心、武漢光谷集成電路產業園,籌建長江芯片研究院,支持弘芯半導體項目進入國家窗口指導。

(二)光電子信息產業

1.新一代信息技術。發揮光電子信息、5G等研發和產業化優勢,重點培育光通信、新型顯示與智能終端、5G、信息安全等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一代信息產業基地。到2022年,全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1200億元以上。

武漢八大重點產業會在哪裡佈局?哪個地方發展潛力最大?

佈局上,依託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建設國內一流的光通信技術研發基地、新型顯示基地、光纖光纜生產基地。

2.地球空間信息。發揮地球空間信息科技和人才先發優勢,深度參與北斗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設,加快衛星遙感、通信與導航融合化應用,建成全球有影響力的地球空間信息及應用服務產業集群。到2022年,全市量子通信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300億元以上。

佈局上,鼓勵地球空間信息及應用服務產業在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集聚發展。

(三)汽車產業

把握輕量化、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共享化趨勢,加快向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方向轉型升級。支持傳統汽車產業在擴大規模中轉型,實現整車及核心零部件自主配套。加快國家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汽車示範區建設,加速探索5G技術、智能汽車、智慧交通融合發展新模式,搶佔“下一代汽車”創新制高點,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萬億級汽車及零部件產業集群。到2022年,全市汽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4000億元以上。

武漢八大重點產業會在哪裡佈局?哪個地方發展潛力最大?

佈局上,以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江夏區為支撐,依託現有汽車產業及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佈局汽車及零部件產業,發展新能源汽車、智能網聯汽車。

(四)大健康產業

1.生物產業。依託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重點突破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生物技術,做大做強一批龍頭企業和重點產品。到2022年,全市生物產業主營業務收入達到1800億元以上。

武漢八大重點產業會在哪裡佈局?哪個地方發展潛力最大?

2.康養產業。大力推進康養產業基礎設施建設,促進健康與養老、旅遊、文化、健身、食品等深度融合,不斷催生健康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實現康養多元化服務供給,創建國家級康養產業試驗區。到2022年,全市康養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2200億元以上。

(五)數字產業

加快佈局數字經濟基礎設施,推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能等領域關鍵技術突破,打破數字流通壁壘,推進數字資源開放共享,促進數字技術與工業製造、農業生產、社會治理等領域的應用與融合創新。到2022年,數字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3100億元以上。

武漢八大重點產業會在哪裡佈局?哪個地方發展潛力最大?

佈局上,建設武漢國家網絡安全人才與創新基地、武漢軟件新城、光谷創意產業基地、華中國家數字出版基地中心等一批數字經濟、創意產業基地,集中發展數字基礎平臺和數字共享、數字應用產業,打造特色數字經濟體系。

(六)航空航天產業

依託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發展運載火箭、衛星的相關產品、服務和應用等產業,輕型航空器核心產品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到2022年,航空航天裝備主營業務收入達到400億元以上。

武漢八大重點產業會在哪裡佈局?哪個地方發展潛力最大?

佈局上,以國家航天產業基地為核心,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和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漢南區)為兩翼,輻射推動航空航天產業集聚發展。

(七)智能製造及高端裝備產業

發揮激光、機床、海工等裝備製造的技術和產業優勢,重點佈局機器人、高檔數控機床、3D打印與激光加工裝備、高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裝備、軌道交通裝備等領域,建成國內一流的智能製造產業中心。到2022年,全市智能製造及高端裝備產業主營業務收入力爭達到1000億元以上。

武漢八大重點產業會在哪裡佈局?哪個地方發展潛力最大?

佈局上,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為重點,發展3D打印與激光加工裝備、智能機器人等產業。

(八)新能源與新材料產業

堅持新能源的大規模利用和分散利用相結合、高效生產和裝備開發相結合,提高新能源保障程度和利用水平。推進石化、冶金、建材向精細化工新材料、金屬新材料和無機非新材料轉型發展。重點發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複合材料等,建成我國重要的新材料研發與生產基地。到2022年,新能源與新材料主營業務收入達到2000億元以上。

武漢八大重點產業會在哪裡佈局?哪個地方發展潛力最大?

佈局上,依託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開發區(漢南區)產業基礎,推動能源裝備產業集聚發展。以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武漢經濟技術開發區、青山區、蔡甸區為主承載區,發展新型功能材料、高性能複合材料、化工高分子等新材料產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