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蘇州平江路,走進有故事的舊時光

邂逅蘇州平江路,走進有故事的舊時光

每個城市總有這樣一條街,熙熙攘攘的打卡遊客,好吃好玩的網紅小店,可以消磨無所事事的時光,北京叫南鑼鼓巷,成都叫寬窄巷子,在蘇州就叫做平江路。

“君到姑蘇見,人家盡枕河。”平江路,濃縮了蘊含著中國古典美的水鄉風情,可能是最具姑蘇風情的地方。可以說,平江路其實才是小橋流水的舊時姑蘇模樣,才是我們記憶中江南的模樣。平江路的疏朗和淡雅,古樸和鮮活,彷彿有種神奇的魔力,在一瞬間熨帖緊繃的身心。

邂逅蘇州平江路,走進有故事的舊時光

很多人都知道“姑蘇城外寒山寺”,卻鮮有人知“先有平江路,後有姑蘇城”。延續了唐宋時期城坊格局的平江路,舊稱“十泉裡”,早在姑蘇建城之初便處於核心地區,後因宋朝時蘇州被稱為“平江”而改名“平江路”。

邂逅蘇州平江路,走進有故事的舊時光

歷經朝代的更迭、時光的流轉和世間的滄桑與繁華,“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平江路,默默沉澱下了濃厚的人文風土和文化精髓,也是蘇州古城保存的最完整的江南水巷。

邂逅蘇州平江路,走進有故事的舊時光

依河而建的平江路,北接拙政園,南眺雙塔,約長1600米,古色古香的小石橋連接著水路,是一個雙棋盤的格局,路兩邊則由很多小巷和窄街交叉連接。走在平江路上,很多居住過高門大戶的老房子還保留著完好的磚雕門樓,精緻古樸中隱約透著當年低調婉約的名門風範。

邂逅蘇州平江路,走進有故事的舊時光

最讓人唏噓的就是名媛賽金花在這裡留下的浪漫故事,1886年,前科狀元洪鈞回蘇州為母服喪,遇見了美豔絕倫、善解人意卻淪落風塵的賽金花,一見鍾情。母喪期滿後,以隆重氣派的婚禮迎娶賽金花為妾。那一年,洪鈞48歲,賽金花15歲。

邂逅蘇州平江路,走進有故事的舊時光

從一名青樓女子一躍成為狀元郎的二夫人,賽金花的傳奇一生就此拉開了序幕。隨夫出使德國,在歐洲達官貴人間周旋,成為德國社交界的名媛。可惜回國後不久丈夫就因病去世,賽金花只能重操舊業。八國聯軍進攻北京時,賽金花憑藉舊時關係勸服聯軍統帥停止屠城,也算是救了一方百姓。

邂逅蘇州平江路,走進有故事的舊時光

洪鈞和賽金花的愛情故事,成就了一段外交佳話,成就了一個亂世奇女子,也成就了名著《孽海花》。而平江路懸橋巷27號,洪鈞故居,就是這個故事起始的地方。除了洪鈞故居之外,懸橋巷還有史學家顧頡剛故居,醫科專家錢伯煊故居,查宅,方宅,潘氏義莊、丁氏義莊等很多舊時宅院。

邂逅蘇州平江路,走進有故事的舊時光

“撐著油紙傘,獨自,徘徊在悠長、悠長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著一個丁香一樣接著愁怨的姑娘。”戴望舒的這首膾炙人口的《雨巷》,描寫的正是平江路上最受文青們推崇的丁香巷。

邂逅蘇州平江路,走進有故事的舊時光

小橋流水楊柳依依,粉牆黛瓦的民居建築影映其間。這些依河而建的古老民宅裡至今依舊住著很多老蘇州人,街巷間透著鮮活而生動的風情。斑駁的老房舊瓦石板路,屋頂牆縫間生出的悽悽蔓草,午後街邊隨意擺放的竹椅,灶臺上咕咕嘟嘟冒著香氣的鍋子,正是無一處不令人流連的人間煙火氣。

邂逅蘇州平江路,走進有故事的舊時光

發源於蘇州的崑曲和評彈,可以說是最具代表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了。到了蘇州不聽一折崑曲或評彈,就像到了天津沒有去聽相聲一樣遺憾。走唯美華麗路線的崑曲,抑揚頓挫陽春白雪;走大眾路線的評彈卻是接地氣的雅俗共賞。

邂逅蘇州平江路,走進有故事的舊時光

平江路上有很多古宅改建而成的茶館和餐廳。熱播劇《都挺好》裡石天冬那個幽靜而愜意的私房菜館,現實生活中正是一家品茶聽琴的絕佳去處,最近因為劇集的熱播成了新晉的旅遊打卡地。“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倚一泓碧水,品一盞清茶,聽一折崑曲評彈,便是最江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