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密歇根大學安娜堡分校有9個博物館,它們分別是藝術博物館(University of Michigan Museum of Art, UMMA)和附近小而精的凱爾西考古類博物館(kelsey Museum of Archaeology)、自然歷史博物館(Natural History Museum)、凱爾西建築博物館、欣德丘茲牙醫博物館、植物標本博物館、尼科樹木園和馬蒂爾植物園、動物學博物館、人類學博物館。這些博物館都在安娜堡中心校區,免費對外開放。

美國密歇根大學的中央校區有一棟古樸而典雅的建築——魯思文博物館樓,兩隻俯臥的黑色美洲獅雕像守衛著兩扇雕花鐵門,這便是密歇根大學自然博物館的入口。入口雖算不上氣派,但不要小看了這一大學自然博物館。TravelMuse網站評選出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密歇根大學自然博物館便榜上有名。該館向公眾免費開放,每年的參觀人數都超過10萬人。其永久展示涵蓋了古生物、人類學、密歇根生物和地質學等多個學科,並設有一間天象館。博物館每年的運營成本超過90萬美元,其中約一半由博物館自籌資金解決。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和大型自然博物館不同,這座創建於1878年的博物館的功能僅是展示和教育,科研的任務則由同在一棟大樓中的動物學、古生物學和人類學這三座研究博物館以及密歇根大學的其他院系完成。筆者曾在密歇根大學學習兩年,多次到這座博物館中參觀學習,甚至還在這裡參加過紀念達爾文誕生200週年的聚會;在此願與讀者分享一些見聞,或許可對國內高校自然博物館的發展有所啟發。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演化廳中的精彩

  拉開厚重的雕花鐵門,穿過華麗的圓頂大廳,上到二樓便是博物館中面積最大的展廳——“演化廳”,這也是整個密歇根州最大的史前生物展示。大廳中自然少不了各類恐龍化石,不過最吸引參觀者眼球的要算幾乎位於大廳中心的兩具美洲乳齒象骨骼化石。

  較大的一隻左側前肢微微抬起,帶有兩隻彎曲象牙的頭部高昂,彷彿正在疾行。其肩高約有3米,乍一看讓人以為是同一時期也生活在北美洲的猛獁象,不過仔細辨別,還是不難發現美洲乳齒象和猛獁象的區別。前者的臼齒呈乳頭狀的突起,這也是其得名的原因,後者的臼齒則平坦得多;前者的象牙也比後者短小,彎曲程度也不如後者。美洲乳齒象是乳齒象科的一員,與亞洲象、非洲象以及猛獁象所屬的真象科差別較大。北至阿拉斯加以及美國本土東北部的新英格蘭地區,南抵佛羅里達和中美洲的薩爾瓦多等地,都能發現這一物種的化石。美洲乳齒象的主要棲息地是溫涼的雲杉林,和猛獁象一樣,它們也有厚實的毛髮用來抵禦嚴寒。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洲乳齒象生活在約370萬年~4千年前,可算是滅絕時間距今最近的古象,距今僅4千餘年的化石都是在密歇根州發現的,其中就包括密歇根大學所在的沃什特諾縣。和北美州的大地懶等大型哺乳動物一樣,導致美洲乳齒象滅絕的原因至今仍眾說紛紜。最近的研究顯示,在更新世後期,肺結核在美洲乳齒象中甚是普遍,這有可能是造成其在約1萬年前大量死亡的原因。但是,僅因疾病本身而造成一個物種的滅絕似乎是難以令人信服的。另一個導致滅絕的假說便是人類的捕殺。人類遷徙到美洲後,在距今約1.3萬年時,美洲的人口數量便已頗為可觀,大量的狩獵活動使得美洲乳齒象的種群越來越小,最後完全滅絕。對五大湖地區的乳齒象象牙化石的研究似乎也支持這一種觀點:在滅絕前的數千年中,乳齒象的性成熟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這顯示環境壓力並不大,因此不大可能是因為氣候惡劣而導致的滅絕,而且反映出種內競爭日益變小,這正和人類捕殺後種群密度降低相合。不過,目前仍沒有一種解釋能夠得到學術界的公認,包括美洲乳齒象在內的更新世大型動物大滅絕事件還需後人的研究和解讀。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在密歇根大學談“演化”,不能不提到古生物博物館的菲利普,金格里奇博士主持的聞名全球學術界的鯨類起源和早期演化研究。古生物博物館和自然博物館都在魯思文博物館樓中,一些早期鯨類的化石便在自然博物館的演化廳中向公眾展出。鯨目可分為三個亞目:起源於漸新世且現今仍存在的齒鯨亞目和鬚鯨亞目,以及更為原始的、僅存活於始新世的古鯨亞目。後者雖然已經滅絕,但它們經歷了從陸生到水生的演化過程,並且齒鯨亞目和鬚鯨亞目也是它們的後裔,因此舌鯨在鯨類演化中扮演了極為重要的角色,金格里奇博士的研究也集中在古鯨亞目上。讓人有些出乎意料的是,鯨類竟然與大家熟知的包括牛、羊和豬等偶蹄目動物關係最近。偶蹄目動物距骨上具有典型的雙峰狀距骨滑車,有趣的是,一些古鯨的距骨化石中也有這一特徵性的結構。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金格里奇博士從1975年起便在巴基斯坦、埃及、約旦和印度等地開展鯨類化石的發掘工作。1977年,一些鯨類的化石在巴基斯坦出土,但金格里奇博士自稱當時“愚蠢”地忽視了它們,因為這些動物的盆骨和後肢甚是發達,在當時很難想象鯨類具有這樣的陸生動物特徵。科考隊員開玩笑說挖到的是“會走路的鯨魚”,但這一想法在當時看來是極為荒謬的,因為那時人們並不知道還有原始到能行走的鯨類。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到了20世紀80年代,金格里奇博士轉戰埃及的撒哈拉沙漠,1989年,最有趣的發現終於浮出了水面:兩種古鯨BasilosauruSiSis和Dor udon atrox都有腿和趾。這時金格里奇博士才發現當年在巴基斯坦的“會走路的鯨魚”一說並不是玩笑話。Basilosaurus isis和Dorudonatrox的化石頗為完整,現在便陳列在演化廳中。Basilosaurus的後肢甚為發達,足部長約12釐米,顯示出這一物種是靠後肢划水遊動的。而體長約5米的Dor udon雖然和Basilosaurus一樣也具有後肢,但它們已極為細弱,看來這一物種已不靠後肢划水,而和現生鯨類一樣靠尾部擺動在水中前行。這兩種古鯨生動地展示出鯨類從後肢強健到消失的中間過程,如今它們的化石懸掛在空中,背景是大廳上部黝黑深邃的室內空間,恍惚間讓人有了它們仍在演化的長河中游弋的錯覺。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美國密歇根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五大頂級自然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