餓了麼想搞線上菜市場,孵化菜市場項目“餓鮮達”

餓了麼想搞線上菜市場,孵化菜市場項目“餓鮮達”

美團對生鮮業務非常重視,公司內部專門進行架構的調整,目前已有三個事業群(事業部)啟動生鮮相關業務探索。餓了麼緊跟美團,也開始在內部孵化線上菜市場項目,進行試水。

餓了麼想搞線上菜市場,孵化菜市場項目“餓鮮達”

美團戰生鮮:5種手段,橫跨3大體系

外界一度覺得2019會是生鮮大年,到年底不免有些失望。不管是阿里、美團這些對生鮮多種模式全方位覆蓋的巨頭公司,還是叮咚買菜(前置倉模式)、美菜網(餐飲供應鏈)等名噪一時的創業項目,都未取得質的飛躍。被認為有場景優勢的美團點評也不例外。

美團在生鮮業務上先後動用5種手段,橫跨3大組織體系,但至今仍處於試水和突圍階段,離插上勝利的紅旗還有很遠的路要走。接下來,美團旗下生鮮業務美團買菜將在今日於深圳擴張,首批開設9家線前置倉下。

至今,美團內部已有三個事業群/事業部啟動生鮮相關業務探索,分別是到家事業群、小象生鮮事業部和快驢事業部。到家事業群由美團SVP王莆中負責,小象由SVP陳亮負責,快驢在SVP陳旭東今年初離職後,成立B-team(班委)進行管理。

從美團架構和高管排兵佈陣看,足以顯現美團對生鮮一役的重視。首先,美團去年上市後2018年10月重新調整架構,小象和快驢專門作為兩個事業部被單拎出來,是獨立於美團兩大事業群(到家、到店事業群)和兩個平臺(用戶平臺、LBS平臺)外僅有的兩個事業部。從此時起,生鮮被認為是戰略型孵化業務。而他們的負責人,都是美團關鍵人物。

餓了麼想搞線上菜市場,孵化菜市場項目“餓鮮達”

小象生鮮最早起步於2018年,對標盒馬鮮生的大店模式,但由於大店成本高、店面選址難度大等原因,該項目在2019年處於收縮狀態。今年4月小象在常州、無錫店面停業,北京目前只剩下望京和方莊兩家。這兩家運營店面承擔保留賽道試方向的使命,此後小象大店模式沒有擴張動作。

據瞭解,小象線下配送體系獨立於美團外賣,美團外賣從2018年4月起已經把配送直營全部加盟商化,而小象配送還是自營。自營是為了建立標準和規則。“小象處在試方向的階段,產品能做的差不多了,業務在跑模式。”一位內部員工說。

在上述2018年10月的架構調整中,美團SVP陳亮調任小象事業部任負責人。陳亮原是美團平臺及酒旅事業群總裁,在酒店旅遊戰役中作出貢獻。互聯網企業管理有一種說法是——讓老人帶新業務,讓新人帶老業務。陳亮的調任某種程度體現了這種看法。

陳亮到後,小象生鮮大店調整為保有但不擴張,此外孵化了“美團買菜”。他們先是對標“叮咚買菜”做了前置倉,陸續在上海、北京上線——目前美團買菜在北京開設47家站點(前置倉),服務範圍為站點周邊3公里以內,基本覆蓋北京各城區的重點區域。此外,他們將在今天進入深圳,佈局華南市場。

接下來,為了開拓低線城市,他們模仿起步於安徽的創業公司“呆蘿蔔”做到店自提,即讓用戶先下單,平臺採購,第二天用戶在家附近店面自提。現在於武漢試水,選擇武漢的原因是,這個城市樓宇密度高,新樓房很多,同時缺乏菜市場。

餓了麼想搞線上菜市場,孵化菜市場項目“餓鮮達”

這個模式的核心考慮在於履約成本低,更適合在三四線城市持續擴張,市場更加廣闊。不過,也有問題沒有得到驗證:從消費習慣看,用戶很難提前一天計劃第二天買什麼菜,有時候是臨時起意或者邊逛邊想。

小象以外,到家事業群下的閃購事業部,今年8月開始孵化“菜大全”項目,該業務負責人是肖昆,向王莆中彙報。這一模式是作為菜市場的代運營,將菜市場商品搬到外賣平臺。有分析認為,美團意識到在生鮮賽道上和菜市場合作是一個可拓展方向,他們以此激活存量。

以上是美團生鮮在2C上的佈局,快驢則是2B項目,對標美菜網。快驢曾在今年夏天於內部提出“生鮮保衛戰”的口號,重點解決夏天高溫環境下的蔬菜商品質量和客戶體驗問題,致力於降低客戶的投訴率。此外,他們目前的考核不以毛利、GMV為主,更看重客戶活躍數、商戶滿意度這些指標。

目前來看,整個生鮮零售市場還處在非常早期,需要持續迭代。但可預見的是,美團會在生鮮零售領域重金持續佈局。

緊跟美團,餓了麼孵化菜市場項目“餓鮮達”

緊跟美團旗下菜大全,餓了麼內部正在孵化一個名叫“餓鮮達”的新項目。這個與菜場合作運營的嘗試項目在餓了麼新零售體系,項目負責人是天豪,他向餓了麼新零售VP熊斌彙報。在餓了麼app上可以找到此業務入口,它定位的是“在家就能逛菜場”。餓鮮達目前試水北、上、深、蘇州、南京等城市,開店20家上下,數量在變化中。

餓了麼想搞線上菜市場,孵化菜市場項目“餓鮮達”

這裡生鮮業務的延展邏輯是,把前置倉的“倉”變成了菜市場,給菜市場做增量。做這件事情的背景有:

1、人群:年輕人開始做飯,中老年人app滲透率提高,能夠服務中老年人買菜的需求;

2、成本:前置倉新建成本高,往往都在市中心,同時覆蓋範圍有限,增速慢;

3、用戶習慣:利用已有市場結合自己的運力體系先服務用戶,激發用戶需求,提高使用粘性和習慣;

4、增量市場:對菜市場商戶來說,這是增長服務,本質上和飯店賣外賣一樣,新增部分訂單。

目前生鮮行業遇到的集中性難題是,商品更難標準化,不僅僅因為單一產品種類繁多,且需要大量挑選工作;更重要的是,產品保鮮時間短,用戶對食材的新鮮度挑剔;如果在有時間做飯的情況下,用戶大概率會選擇到菜市場挑選,這樣能夠對食物新鮮度有把控。業界認為生鮮電商面臨的市場需求增長拐點正在到來,但是要找到高效可複製的商業模式還有一段路要走。

陳亮曾對內表示,生鮮戰爭將會經歷找方向和踩油門的階段,現在美團肯定不是踩油門階段,需要找到合適的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