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花如暴雨溅脸,充气服勒脖子窒息,渔民水中站一天捞鱼


"累,还不挣钱,是我们工作的特点。”梅师傅在鱼塘中,穿着厚厚的贴身防水空气救生衣裤,当身子往下沉的时候,空气带来的压力就会聚集在脖颈处,憋的喘不上气了,为了避免窒息的发生,需要赶快抓住鱼塘中的渔网,借助同伴的力量,加快的站立一会。

他们是靠给别人打鱼为生的农民,在鱼贩子老板的指挥下干活。“不满意了就开始训斥我们,比如装车的鱼统一需要2斤半以上的,我们装的时候没有称,只是按照经验抓一条条的鱼装筐子,老板在车上看到鱼不符合要求的时候,就开始不满意。”梅师傅说,我们也不是机器,实在难以掌握每一条鱼的重量都这么准确,说几句也没办法,谁让怎们给人家干活呢?

一个捕鱼小组要10人左右,其中水下要7人,负责拉网,装筐,稍微比较的辛苦点,夏天还好,冬天冻的身子发抖。“你想,在近乎零度的水中,要坚持2个多小时才能装一车,不过慢慢的就习惯了,相对来说水中比外边还暖和点,有时候岸上的温度在零下十来度。”梅师傅习惯了在水中干艰苦的拉网,装鱼的活。


既然是集体的搭班干活,大家分工不同,但强度还是有区别的。梅师傅在队伍中最年轻,不过也已经近五十岁的年龄了,其余的都超过五十多岁。“外出打工没人敢用,再说我们在黄河边当渔民习惯了,熟悉水性,适应了这种工作。”

“不干怎么行,孩子上大学需要花钱,学费加生活费一年小两万,靠种地也就是顾个吃喝,挣钱的话,还是靠打鱼老本行。”五十多岁的捕鱼队师傅说,就怕那一天没有活,对他来说是最痛苦的事,意味着没有收入。

我们渔民就是靠力气吃饭的,力气不用就浪费了,哪怕多付出点,累了歇一歇就过来了。渔民打鱼的时候为了保证脚部在皮裤中活动灵活,下水穿裤子前,先给脚上绑上塑料布。“每次出来脚都是被汗液浸泡的皮肤发白。”

这个活,不光是累,最主要的是要天天忍受大暴雨的待遇,你想近万条鱼同时游荡,不停的甩尾巴,激起的水花有两米多高,我们每捞一条鱼,就惊动全网的鱼,水花溅到脸上,渗透到眼里也没任何办法。“你没看到鱼塘的水吗,喂饲料喂的,加之最后抽走大部分水,被鱼搅和的污浊不堪。”梅师傅说,也想过戴眼镜,后来不习惯,就只好忍着。

梅师傅和他的捕鱼小组,在打鱼旺季的时候,一天要工作10个小时左右,按每2小时候装一车的速度,能收入500元左右。但大部分时间,也就是装两车,也就是每天能收入200元左右。


梅师傅是捕鱼小组中,全副武装的唯一一个,属于最艰苦的脏活累活。“这个大气包,在水里移动起来特别难,只有我年轻点,每次这种活都是我来担任,小组里年龄大的一般都安排轻松点的活,有力就多出点力呗。”

捕鱼小组的工钱按照平均的方式分配,大家都是平等的,没有人因为说在队伍中发挥的作用重要而要求多分钱。梅师傅说大家在一块干活,更需要的是彼此理解。

这万亩的鱼塘,每年产鱼1000多万斤,我们这个是最大的捕鱼小组,每年要捕获500万斤,每斤能收入8分钱,劳动一年,收入还是不错的,能挣好几万。

马上就进入冬天了,对于梅师傅的捕鱼团队来说,有喜有忧,喜的是可以增加捕鱼的数量,收入能多一点,忧的是天气变冷,水溅到脸上冻冰,耳朵和脸要冻伤了。“坚持呗,日子就是这样一天天过得,但愿通过我们的劳动,能让大家吃上美味的新鲜的黄河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