貸款利率“兩軌合一”亟待平穩過渡

原標題:貸款利率“兩軌合一”亟待平穩過渡

11月16日,央行發佈2019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其中,對改革完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形成機制進行專欄報告,並指出“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將繼續做好LPR報價和運用工作,引導和督促金融機構合理定價,進一步打破貸款利率隱性下限,疏通市場利率向貸款利率的傳導渠道,並抓緊研究出臺存量貸款利率基準轉換方案。同時,維護好存款市場競爭秩序,保持銀行負債端成本基本穩定。”

我國為了深化利率市場化改革,疏通利率傳導機制,利率並軌改革最終採用了美國的加點模式。不過,一個現實問題在於,雖然採用市場化報價方式,但貸款利率仍存在隱形下限。具體來看,由於目前LPR的報價還是以銀行自主報價為主,一方面,銀行報價時本身會參考基準利率;另一方面,銀行間的協同行為,如同時將報價限定到基本利率的幾倍,這兩種情況都會導致貸款利率形成隱形下限。由此,儘管LPR報價採用市場化準則,但因存貸款利率和市場利率是並存而不是並軌,因而即使直觀看市場利率是下行的,但實體經濟對利率變化的感受可能並不相同,不能真正對小企業起到“通水渠”的作用。

從這一點看,若要真正發揮LPR對疏通貨幣傳導機制,優化資源配置的作用,根本上還是應當加快貸款利率“兩軌合一”。從本質上講,利率並軌實際是貨幣政策框架內,利率傳導機制根本性變革,在真正進入利率市場化定價現實階段,其有利於打破二元定價的僵局,降低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這也意味著資本端和負債端的“降息和加息”將使銀行面臨更多競爭壓力。

從資本端看,央行要求新發放的貸款主要參考LPR定價,並在浮動利率貸款合同中採用LPR作為定價基準。但對於存量貸款利率基準轉換的過渡方式,政策尚未明確,現實中也存在不少爭議,因為不論存量貸款利率高於或低於LPR,對企業和銀行都難以達成一致。

為避免混亂,存量貸款利率基準轉換宜採用分類處理方式。在LPR改革之前形成貸款合同的,採用固定利率者仍按合同執行,央行未來會在一定時期內,繼續公佈貸款基準利率作為緩衝。至於採用浮動利率者,則可進行再談判。筆者認為,對於這個問題不必過度擔心。如果降息效果顯著,再談判就可以將定價基準轉為LPR,之後銀行視情況達成協議,不再以央行基準利率為定價基礎。如果無法達成協議,則意味著存在利差,借款人完全可以通過較低市場利率籌集資金進行還款。在有這種類似的套利行為下,利率最終會趨於平穩。

從負債端看,2016年以來,央行有意更多地依靠公開市場操作來決定銀行間資金利率,這就意味著銀行負債成本將與LPR同起同落,會對銀行的風控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同時,隨著利率並軌逐漸落地,銀行間的息差將逐漸縮小,存款作為銀行負債的主要來源,息差縮小將會對銀行的業務能力和經營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這種情況下,保持銀行負債端成本基本穩定,實現平穩過渡,對央行而言至關重要。對銀行來說,首先,隨著息差縮小,客戶在不同銀行之間轉換將變得更加頻繁,如何增強儲備類存款客戶的黏性,是穩定成本的關鍵。其次,可以開發中間業務,拓展價值鏈,分散風險。第三,在加強風控的同時,下沉資質,找到自己的優勢領域,精準定位,與其他銀行形成差異化競爭。

總之,隨著LPR報價機制逐步落地,二元定價的僵局將被打破,實體經濟融資成本降低,資本端和負債端的“降息和加息”將對銀行提出更多挑戰。如何實現平穩過渡不僅是銀行自身發展的要求,更是實現利率傳導機制根本性變革的關鍵。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