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買微單還是買單反?哪個好?微單是不是可以取代入門單反了?”這類問題,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我也在不同場合被問過很多次。那麼,不妨就來看看微單和單反的區別到底是什麼?相信對於無法抉擇的你,有很好的幫助。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什麼是單反?

單反的全稱是“單鏡頭反光相機”(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縮寫為SLR camera),又稱作單反相機。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單反相機,如佳能5d 4

​ “單鏡頭”是指攝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個鏡頭,不像旁軸相機或者雙反相機那樣取景光路有獨立鏡頭。“反光”是指相機內一塊平面反光鏡將兩個光路分開:取景時反光鏡落下,將鏡頭的光線反射到五稜鏡,再到取景窗;拍攝時反光鏡快速抬起,光線可以照射到感光元件CMOS上。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單反相機的成像結構

​ 單反的內部結構中,有一個反光鏡和用於光線各種反射的五稜鏡,這些用於將外部光線通過物理反射的方式送達取景器的反光鏡和五稜鏡(或五面鏡)成為單反相機取景的主要部件,也是微單和單反的區別中最為顯著的一方面。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單反相機的光學結構

​ 如上圖所示,光線通過鏡頭到達反光板被向上反射,經過聚光透鏡聚光後到達五稜鏡,再由五稜鏡折射到後方的光學取景器,這樣,我們透過取景器就可以看到鏡頭中的畫面了,這種取景器被稱作光學取景器。

什麼是微單?

索尼註冊的商標,指的是旗下A6300、A7M3這樣的相機,但商標註冊沒覆蓋照相機,而廣義上的“微單”則和“無反”等同。“無反”的名字是相對“單反”而來的,字面意思是沒有反光板的相機。普遍認同的“無反”定義有無反光板、可換鏡頭、電子取景這3點,它們缺一不可。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電子取景器原理圖

​ 光線通過鏡頭直達感光元件,相當於“實時取景”。因為屏幕會實時顯示,所以消耗的電量較多,而且電子取景器也會在實時工作,只要開機後就一直保持開啟狀態,對電量的消耗略高。

單反與微單的區別

1、測光方式

單反中的TTL內測光系統,即是在五稜鏡後方位置安上一個專用的測光感應器,推算出相機主感光元件的受光量,以便用戶能夠以測光系統的示數作為參考,手動調整曝光的各項參數。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測光標尺

​ 所以單反數碼相機的光學取景器(或者肩屏和主顯示屏)中,圖像下方總有一個曝光參考讀數,此讀數根據進入鏡頭影像的不同亮度實時發生變化,熱愛體驗手動操控相機樂趣的用戶即是以測光表為參考確定曝光所需的正確設置,確保不會過曝或曝光不足。

而微單,測光過程完全由相機的主感光元件和圖像處理器完成,沒有反光板結構的情況下,光線直接照射到感光元件上,感光元件將光信號轉換為圖像信號實時輸出到屏幕及圖像處理器中,由圖像處理器對這些圖像信號進行分析,並且最終得到正確的曝光設置。

兩者的區別,可參見前文


2、對焦方式

單反的相位差對焦系統又是獨立於取景、成像和測光之外的又一套系統。相位差對焦是通過測距的方式完成畫面的對焦。而完成測距過程的組件叫做AF傳感器(AutoFocus,自動對焦)。在單反相機反光板之後,還有一個副反光板(或稱子鏡),這塊副反光板會把入射的部分光線送達AF傳感器,通過測距確定焦點,再由系統控制鏡頭的移動完成自動對焦。相位差對焦除了需要額外的AF傳感器和反光板,增加了系統的複雜程度之外,還增加了相機的體積。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相位差對焦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相位差對焦示意圖

​ 為了提高對焦精度,很多相機的中央對焦點採用十字形的設計,這樣做的好處是增加了相位差校驗的次數,對焦精度自然更有保障,更高級的設計是雙十字,傳感器單元交錯排列,這對保證精度更有益。所以,對焦精度是劃分相機檔次的重要性標誌。

而微單則採用反差式對焦,這種對焦並非微單獨有,大部分便攜式數碼相機以及手機,包括iPhone在內都採用這種自動對焦方式。如同微單的測光系統一樣,微單的對焦系統也並不是單獨的系統。反差式對焦仍然通過相機的主感光元件以及圖像處理器聯合進行。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反差式對焦示意圖

​ 由於微單和便攜式數碼相機沒有反光板結構,感光元件直接收到外界的光信號,感光元件將這些光信號源源不斷地轉為電子圖像信號,並傳輸給圖像處理器。在自動對焦和鏡頭移動過程中,圖像傳感器將用戶所選焦點處的像素進行採樣分析,將此位置亮度最高像素與亮度最低像素的亮度值進行比較,當兩者的差值最大時,即認為對焦成功。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索尼微單A7RM3 眼部捕捉

不過我承認,微單相機在對焦上也有幾個好處,極高的人臉識別精度、幾乎不會跑焦、超寬的對焦範圍都是微單對焦系統,總之這一切還算好,只不過與速度無關。

3、防抖

單反相機的防抖主要以鏡頭防抖為主,比如佳能、尼康這兩個主流單反相機品牌所採用的防抖都是以鏡頭防抖為主,只有賓得采用了機身防抖。

而無反相機的防抖技術就比較多樣化了,比如:奧林巴斯、索尼、松下等無反相機就同時採用鏡頭防抖和機身防抖,有一些無反相機則是鏡頭防抖+機身防抖混合。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鏡頭防抖+機身防抖

​ 無論是單反相機的防抖技術還是無反相機的防抖技術,兩者都各有所長,並不能絕對的說誰的防抖性能好。但隨著微單相機的普及和發展,後期防抖技術會愈加成熟,強大。

4、連拍速度

連拍速度一直是各大微單廠商非常得意的數字,我就不一一列舉現在可以做到10/s的微單了,其實,就連三星S3都可以2秒連拍差20張。當然這個數字表面上看起來很美,但是所有微單或者所謂連拍神奇背後隱藏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微單標稱很高的連拍速度實際上都只能做固定曝光和固定焦點的拍攝,如果你想拍固定的場景,微單連拍可以應付。但是你讓拍攝對象動一動試試?如果位移超出景深範圍就會造成模糊,即使沒有超出景深範圍,看似清晰,放大來看清晰度也不是很好,因為不在正焦平面上,形成虛焦,不是焦平面上的清晰,而是景深範圍內清晰。即使設置成連續追焦的對焦方式,因為連拍數據處理量大,追焦速度很難跟上。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高速連拍對於精彩瞬間的捕捉。

​ 而單反標稱的連拍速度卻是包含對焦與測光時間在裡邊的,你可以詬病反光板升降成了單反連拍的瓶頸讓佳能尼康用了十幾年的時間也只是讓連拍張數提升了個位數,但是,對於單反來說,哪怕是入門級,每秒3張的測光、曝光都是獨立的。看看賽場上98%的佳能尼康,就明白了。

5、鏡頭數量

單反的發展由來已久,其鏡頭數量遠大於年輕的微單,滿足更多題材的拍攝需求;而微單的鏡頭群不如單反豐富,而且價格比較高。不過你如果要說,微單可以通過轉接環來連接單反的鏡頭,這樣的話,就喪失了追求輕便的初衷了吧?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單反系統擁有更成熟的機身設計和豐富的鏡頭群,滿足更多題材的拍攝需求。

單反與微單誰更好呢?

單反相機和無反相機是兩個大類,它們各自還有很多產品,所以無法很直觀的去比較,然後判斷誰好。如果硬要做對比,我們也只能拿單個產品來對比,比如:你拿單反相機A和無反相機B做比較,然後圍繞兩個的性能、價格等方面做對比,最終選擇出你要的產品。

至於說微單取代單反的說法,我覺得有必要給這個問題再限定一個前提,即對於原本想買單反而被微單攔在面前的人裡,有一部分人是家庭用戶,他們在乎更多的是便攜和比DC高的畫質,一機一鏡走天下,對於這部分人,不用再等幾年,現在市面任何一臺微單都可以取代入門單反。

微單or單反,你會怎麼選?

索尼微單a7ii

​ 而對於那些追求極致攝影效果的攝影者來說,不管是攝影的專業操控樂趣,還是個人情感方面,單反仍舊是最好的選擇,其功能較為豐富,操作相對複雜。但這個專業不僅僅是硬件的專業,更多的還有對使用人員要求更專業,操作技能專業知識,實踐時間和學習精力。專業的硬件遇到不專業的人,就成了連卡片機都不如的玩具。

所以我想,入門單反會萎縮,但談完全取代,甚至敲響整個單反喪鐘,還為時尚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