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活幹,真不容易,工人摔一跤,10多萬沒了,1年白乾

剛改革開放時,那些有點膽量,最早出來跑到城市包工程的,一個個早已腰纏萬貫,早早就富起來了。

那個年代隨便包個活,回村裡拉幫人過來幹活就能賺不少錢。而今,經過三四十年改革後,賺錢也越來越不容易了。

包活幹,真不容易,工人摔一跤,10多萬沒了,1年白乾

以前包工頭是有錢的代名詞,現在的包工頭卻是幹著最累的活,卻賺錢不多,還會經常被拖著工程款。沒有關係,拿不到活,一般都是一層層分包後,最後到包工頭手裡就沒幾個利潤了。一手活都內定的居多或者內部公司,二手活或許就包給那些有關係的皮包公司,三手四手才到包工頭手裡。

包活幹,真不容易,工人摔一跤,10多萬沒了,1年白乾

一個朋友一直做施工,自已包些活來幹,一干就10多年,每年也能賺個10多萬,但是感覺錢是越來越難賺,利潤越來越低,工人的工錢卻越來越高,以前150元就能請個大工,現在沒有300元以上根本就找不到人。

包活幹,真不容易,工人摔一跤,10多萬沒了,1年白乾

只要有活,基本也能賺點錢,請人幹活就怕出個安全事故什麼的,活好不好,返工也都不怕。一個朋友去年包了個活,臨時在外面找了些工人,其中一個歲數50多了,也不知道他本來身體就有毛病,從一米高的梯子摔下來,一去醫院,全身都有毛病,後來協商來協商去,10多萬元包乾了。

包活幹,真不容易,工人摔一跤,10多萬沒了,1年白乾

後來他總結:一、找人幹活一定不能用歲數大的人,超過45歲就考慮要不要用了,畢竟歲數大,沒有年輕人靈活,誰也不能保重會不會有磕磕碰碰的;二、用人前一定要給他們買份意外保險。因為他怕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