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小心!手機在外面這樣充電,地址、密碼、證件號全曝光

在外充電要小心!

現在,手機對於我們來說越來越重要了,當手機沒電的時候,真的會讓人很抓狂...

不過近幾年來,各國的機場、酒店和車站,都出現了下面這種USB充電站。最棒的是,這些USB充電站大都是免費的,而且無充電時長限制,極大的方便了人們的出行!所以,現在很多華人出遠門連充電寶都不會帶,只要拿上一根手機充電的USB線就夠了。

華人小心!手機在外面這樣充電,地址、密碼、證件號全曝光

然而,最近外媒卻指出,這樣給手機充電,很可能會把自己的隱私暴露在不法分子面前!

根據9 News的報道,洛杉磯的地檢部門,最近向各國的遊客發出了一項警告。他們稱,機場、酒店和車站的公共USB充電設施,很可能不安全!

華人小心!手機在外面這樣充電,地址、密碼、證件號全曝光

因為最近,洛杉磯地檢接到了大量與此相關的報案,許多人通過這些充電站充電後,發生了個人信息洩露的問題。

據報道,USB充電站往往會被不法分子植入惡意代碼,通過這種方式充電的手機,會接收到一組可怕的神秘數據。

華人小心!手機在外面這樣充電,地址、密碼、證件號全曝光

就像電腦病毒一樣,“它會自己加載到手機中,可以實時監控手機,或從手機下載信息,有時甚至能完全克隆手機的信息!”


一旦被植入這種“病毒”,你的銀行密碼、證件號碼和家庭住址就會分分鐘被盜!

而且地檢表示,就算你在充電前已經刪掉了相關的應用也沒用,只要你曾經把數據放到互聯網上,就會保存在手機的歷史記錄中!

3·15揭秘充電樁裡的秘密

早前央視3·15晚會揭秘,現在一些公共充電樁設備,手機不僅可以免費充電,而且還不限時間。然而這免費的充電樁中卻暗藏貓膩:

手機用戶連接充電樁之後,自己的私人照片竟然被別人獲取,甚至自己銀行卡也被別人消費購買了電影票。手機安全專家介紹,某些公共充電樁會誘導手機用戶開啟USB調試,實際上這就將手機的內部權限完全交給對方。不僅僅是照片那麼簡單,還可以用充電手機編輯短信任意發送。

一旦點擊開啟,電腦、充電樁等與手機相連,即可不經同意為充電者偷偷安裝手機軟件、甚至是惡意程序。


這樣一來,消費者手機中的支付賬號、密碼、身份證信息、聯繫人信息、照片等隱私信息均可能被不法分子惡意獲取,進而盜刷手機用戶的銀行卡

華人小心!手機在外面這樣充電,地址、密碼、證件號全曝光

充電樁裡的“秘密”是什麼?

本質上來講,當你手機連接到充電樁的那一刻,你並不知道另一頭是充電適配器,還是一臺小型電腦。

一旦手機連接充電樁,就會收到“開啟USB調試”(安卓系統)或“信任該設備”(iOS系統)的提示。

如果此時你開啟 USB 調試,並點擊 “信任” 或者 “允許” 時,就表示已經主動授權對方控制你的手機。

華人小心!手機在外面這樣充電,地址、密碼、證件號全曝光

究竟如何充電

目前,所有智能手機的充電口和數據接口基本都是統一的。也就是說,在公共場所接上數據線之後,很難分辨這背後連著的到底是充電器還是一臺電腦的USB接口。但關鍵時刻最怕手機沒電,此時怎麼辦?充電寶、充電樁就成了救命稻草!僅僅充個電,個人信息就可能被洩露!如何避免呢?

  • 小心!不明來源充電寶在車站附近,經常有低價叫賣、免費借、送充電寶的人。很多急需充電的小夥伴拿來就用。但有人拆解過這種充電寶,發現內置芯片通過充電數據線,非法收集用戶信息、文件、圖片等。
華人小心!手機在外面這樣充電,地址、密碼、證件號全曝光

  • 小心!第三方充電樁 充電樁在影院、商場、車站隨處可見,但其中卻隱藏了不少危險。在這些充電樁充電時,手機經常會出現請求開發者權限的彈窗。一般只有選擇允許調試,手機才能進行正常充電或高速充電。這些充電樁上的充電線輸入端與電腦相連,誘導手機用戶開啟USB調試後,會偷偷竊取隱私或安裝惡意程序。手機中的支付賬號、密碼、身份證信息、聯繫人信息、照片等隱私信息均可能被不法分子惡意獲取,進而盜刷手機用戶的銀行卡。
華人小心!手機在外面這樣充電,地址、密碼、證件號全曝光

  • 注意!選擇“僅充電”無論什麼充電方式,當手機連接一切不明數據線時一定要慎重。謹記選擇僅充電模式,將管理文件等功能取消。
華人小心!手機在外面這樣充電,地址、密碼、證件號全曝光

用機提醒

  1. 手機接入陌生充電設備時,如需權限請求,一律拒絕。
  2. 車站一般都提供插座,用自帶充電器進行充電更安全。
  3. 使用陌生充電設備時,請記得將手機關機。
  4. 啟用管家,開啟病毒查殺。
  5. 公共場所免費WiFi並不安全,如需使用,切勿在手機上進行登錄等敏感操作,避免隱私洩露。
  6. 借用正規品牌共享充電寶,儘量不使用不明來源充電寶或第三方充電樁。
華人小心!手機在外面這樣充電,地址、密碼、證件號全曝光

結語

雖然不是每個人都會遇到,但卻是真實會發生的。為了避免不幸“中招”,還是要多多提高警惕,在外充電要小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