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老照片中的湖北隨州


1937年,隨州北城牆和門樓。西周初年,隨州是周王朝開國功臣南宮适的封地,歷史上稱為隨國或者曾國。戰國末期,楚國滅隨國後建立隨縣。秦滅楚後,隨州為秦國南陽郡屬縣。

1937年,隨州北門內的街道。漢朝時的隨縣管轄區域相當大,《後漢書.侯霸傳》中這樣描述:縣界曠遠,濱帶江湖,而亡命者多為寇盜。由此可見,那時的隨縣地廣人稀,大片地區屬未開發狀態。

1937年,隨州南門。東漢末年,隨州為荊州牧劉表所控制。赤壁之戰後,隨縣為曹操所取。西晉泰始元年,分南陽郡東部十二縣置義陽郡,期中包括隨縣。太康元年,隨縣和平林縣從義陽郡分出,置隨郡,封司馬邁為隨郡王。西晉時隨郡所轄隨縣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隨州市

1937年,隨州,教會醫院門口。西魏大統元年,隨縣升為隨州。北周大象二年,左大丞相楊堅被封為隨王。楊堅代周稱帝后,因自己曾封為隨王,因此定國號為“隨”,後覺得“隨”字不好,便改為“隋”。

教會醫院門口的病人。隋煬帝大業十三年,改隨州為漢東郡,隨縣為其八縣之一。唐朝武德元年起,仍稱隨州。洪武九年,降為縣。洪武十三年,復為隨州。1913年,隨州再次改為隨縣。1979年,析隨縣城關鎮及城郊置隨州市。1983年,將當時還屬於襄樊管轄的隨縣劃歸隨州市管轄。

1937年,隨州,坐獨輪車的有錢人。

1937年,隨縣中學的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