衝漿壺和灌漿壺,可以用嗎?

衝漿壺和灌漿壺有什麼區別,可以買嗎?

衝漿是一種煉泥工藝,這種工藝在清代就存在。衝漿壺指的是用這種工藝煉製的泥做的壺。

衝漿壺和灌漿壺,可以用嗎?

衝漿泥就把紫砂原礦燒熟打成粉再煉的泥,這種泥做的壺燒製成功率特別高。

衝漿煉泥沒有什麼玄乎的,就是把紫砂礦石放到窯裡燒熟,然後打成粉,最後倒入類似水泥攪拌機裡,加水攪拌成粘稠的泥。在攪拌的過程為了增加粘性,一般都會放幾塊大石頭在攪拌機裡衝擊礦料,衝漿中的“衝”字,說的就是用大石頭衝擊紫砂粉的意思。

衝漿泥有一個好處,因為已經燒過一遍了,做成壺後再燒,基本不會有太大的收縮率,因為這個特點,可以大大提高燒製的成功率。

原礦燒熟之後打磨成粉,

混入極細的泥漿攪拌均勻即為衝漿泥嗎,

用這種泥做的壺被稱為衝漿壺。

衝漿泥的缺點:賊光重,特別亮,短時間內就可以泡養出包漿,之後就不會有變化。

但是這種壺缺點也很明顯,因為泥料顆粒細,做成的壺透氣性差,成品壺容易出賊光,初期能快速養出類似賊光的包漿,然後就和玻璃壺差不多,不管咋泡養都不會有變化,頂多就是賊光加重。

衝漿壺和灌漿壺,可以用嗎?

如何鑑別衝漿壺?

衝漿壺比正常的壺要亮一些。

上文說了衝漿時要放大石頭衝擊,這會造成砂顆粒破裂,成品壺上容易出現尖銳的砂刺,摸上去有種扎手的毛躁感。所以很多作坊會將衝漿壺拋光,將壺表的砂刺打磨掉,與正常煉泥壺比起來,壺表更明亮一些。

衝漿壺和灌漿壺,可以用嗎?

正常紫砂壺光澤內斂

衝漿紫砂壺光澤明亮

短時間內養出包漿,之後無變化的壺可能是衝漿壺。

衝漿砂粒不僅小,而且顆粒還很尖銳,在泡養初期特別容易包漿,因為初期會將紫砂顆粒的尖銳摩擦掉,但是將顆粒上的尖銳磨掉後,這種壺泡養基本上不會再有變化,只會形成賊光,原因在於這種泥料的製作工藝決定了顆粒目數很細(130目以上),又是熟砂調製,所以成品壺透氣性極差,基本上很難泡養,這也是衝漿壺被詬病的原因之一。

衝漿壺和灌漿壺,可以用嗎?

衝漿壺和灌漿壺,可以用嗎?

衝漿壺表過度比較平滑,顆粒感比較差。

衝漿壺因為是熟砂燒製,收縮率不大,顆粒與顆粒之間過度平滑,幾乎沒有收縮不一的情況。而正常煉泥燒製的壺因為是生砂,紫砂顆粒與顆粒之間的收縮比例差異很大,有的顆粒收縮率很小,有的收縮率很大,所以正常煉泥壺的壺表顆粒是大小不一的,有大有小。

衝漿壺和灌漿壺,可以用嗎?

衝漿壺和灌漿壺,可以用嗎?

正常紫砂顆粒

衝漿壺和灌漿壺,可以用嗎?

衝漿紫砂特徵

所以鑑別一把壺是不是衝漿壺,可以通過三個方法來鑑別:1.可以通過看色澤,如果色澤過分明亮則有可能是衝漿壺。2.可以通過看壺的顆粒與顆粒之間過度平滑,且沒有收縮不一的情況,也極有可能是衝漿壺。

當然了,以上兩個方法你都沒看出來,還可以通過泡養來看,如果你的壺從新壺到泡養出包漿週期特別短,且之後很長一段時都沒有什麼變化,則說明這是一把衝漿壺。

衝漿壺和灌漿壺,可以用嗎?

灌漿本是陶瓷製造工藝,在上世紀50年代紫砂壺製作借鑑了這種成型方法,但是由於製作後無法修正,失去了紫砂壺的美感,違背了紫砂的本意,所以這個方法就失敗了。後來有人又重新將這種工藝應用,

泥料是用其他陶土加入玻璃水製成,這已經是在造假了。

衝漿壺和灌漿壺,可以用嗎?

灌漿壺的特點

·沒有紫砂的砂性,無顆粒成分,基本沒有什麼透氣性

·仔細觀察玻感強,根本養不出什麼效果。

·一體成型,無法後期做過多修正,內部看不出什麼條紋。

·造型比較死,表面還會有機械磨具的痕跡,泡茶不行,更別說收藏。

·製作快,一個人一天就能做成300-500個。

衝漿壺和灌漿壺,可以用嗎?

灌漿壺的特點很明顯,所以其實很好辨別:

1.外表油光發亮,壺內呈啞光,反差較大;

2.用手摸內壁,很光滑,不扎手;

衝漿壺和灌漿壺,可以用嗎?

3.把手和壺嘴的垂直線上,有一條模具的接口,可以輕輕擺動壺對著光的反光看,用手摸可以感覺到有一條線。

4.比紫砂壺重量小,有些人沒接觸過紫砂壺,可能感覺不出來,所以在決定入手之前先虛席一些經驗,認識一些有經驗的玩家,聽聽他們的建議,

衝漿壺和灌漿壺,可以用嗎?

灌漿壺只是假壺的一種,相對來說可能還比較好認,但是假壺依然很多,有些人看到這種情景,想玩壺的心就被嚇回去了,其實倒也不用這麼擔心,紫砂壺之所以受到追捧正是由於他的獨特性,一些假壺做的再細緻,總有一些疏漏

, 所以衝漿壺是可以購買的,灌漿壺已經失去了紫砂特性,不建議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