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創新發展報告發布 兩領域專利最多

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創新能力副省級城市排第三

青島日報/青島觀/青報網訊 11月20日,由青島市科學技術信息研究院完成的《青島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創新發展報告(2019)》正式發佈。該報告對全國15個副省級城市2018年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明專利創新活動進行了統計分析,其中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授權增速高於副省級城市平均增速4.6個百分點,居第三位。

提高科技創新能力是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核心環節,而專利產出是衡量一個新興產業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報告顯示,2018年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發明授權專利為3719件,同比增長8.8%,授權量佔全市發明授權專利總量的57.3%;其中,新材料、生物產業在全市9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當中位居前兩位,合計授權量佔全市新興產業的51.1%;企業是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產出的主要力量,授權佔比為42.4%,但主要集中在幾個知名大企業,海爾、中車四方、海信、中石化、歌爾聲學等企業名列前茅。與其他副省級城市相比,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授權量雖然總量不高,但增速較快,高於副省級城市平均增速4.6個百分點,居第三位。

全市各區市的新興產業創新能力側重點不同。嶗山區在節能環保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黃島區在新材料和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市南區在生物產業領域的專利技術創新能力較為活躍。

通過報告可以看出,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創新能力與先進城市相比還存在一些問題,例如專利創新對整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不夠強,我市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2018年授權量為664件,授權量僅是深圳的1/13,企業授權量在全市的佔比遠低於深圳86.3%的比例。

因此,報告提出建議,應加強我市戰略性新興產業專利分析及動向監測,把握產業發展態勢;實施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提高企業創新能力;實施產業集聚區知識產權集群管理;搶抓人工智能發展機遇,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和高端裝備製造產業創新高地。

(記者 王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