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淵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嗎?那是你不知道李淵如何做的皇帝

李淵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嗎?那是你不知道李淵如何做的皇帝!

大唐是我們中國封建王朝史上相當輝煌的一頁!說起唐朝,人們就會想起開創大唐盛世的李世民,李世民雖然不是開國皇帝,但他的功績是歷任皇帝中最耀眼的,後來的李治和武則天也不過是為這種輝煌錦上添花而已,李世民站在權力頂端搶盡了風頭,而他的父親李淵幾乎處在被遺忘的邊緣。

李淵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嗎?那是你不知道李淵如何做的皇帝

史料有種誇張的說法,李世民的皇位,是他逼李淵得來的,李淵不過是李世民的傀儡罷了,其實後世真的低估了李淵的實力,李淵的智謀當著比不上兒子李世民?最能體現李淵智謀的不是跟兒子相鬥,或者說是他不屑於鬥,打來打去江山都是他們李家的,李淵的智謀就體現在隋末搶奪江山這件事上。

李淵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嗎?那是你不知道李淵如何做的皇帝

隋朝末年,楊廣已不得民心,殘暴的統治手段讓各個階層都怨聲載道,有血性的有能之士都高舉起反隋的大旗,各方勢力招兵買馬,蠢蠢欲動之際,站在風口浪尖的李淵卻一點也沒顯露狼子野心,在楊廣面前還是一副忠臣良將的模樣,不少藝術作品只參考歷史表象把李淵拍成一個老實巴交的愚忠模樣,事實李淵對皇位早已垂涎好久,在大業九年初,李淵就跟朝中處在權力核心層的宇文士及密謀過"國家大事",並且對"問鼎天下"格外上心。

李淵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嗎?那是你不知道李淵如何做的皇帝

李淵怎麼能這麼沉得住氣?他手中的權利既是利器,又是催命符。李淵擔任太原太守時,手握重兵,李淵作為楊廣最得力的屏障,任憑楊廣再昏庸,他也要時刻緊盯著李淵,防止他起兵造反,自李淵跟宇文士及大業九年會面後,楊廣就加重了對他的懷疑,李淵為了徹底打消楊廣對他的猜忌,開始在楊廣面前"演戲"了,他不理兵務,終日飲酒作樂,沉迷女色,楊廣也好奇一向老實巴交的李淵怎麼會性情大變?他於是命探子盯了李淵長達一年,李淵也是耐得住氣,演了一年多的戲給眼線看,楊廣確認他是自甘墮落了,這才放心。

李淵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嗎?那是你不知道李淵如何做的皇帝

楊廣打消戒心後,便派李淵去幫他平定各方叛亂,在山西、河東一帶,李淵假借平叛亂之名,接濟百姓、招兵買馬。李淵奉命去北方平定叛亂,而叛亂針對的對象就是手無寸鐵的老百姓,如果說前面種種事蹟,體現了李淵的城府,李淵接濟百姓這件事就體現他的仁愛之心了,李淵在山西、河東一帶,用行動安撫百姓,贏得了民心後,他便趁機招兵買馬,為他日後打敗楊廣建立了兵力基礎。

李淵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嗎?那是你不知道李淵如何做的皇帝

到了兵力儲備成熟時,曾有人建議李淵在楊玄感暴亂時起兵,李淵果斷拒絕,他認為楊玄感太過莽撞必定失敗,後來他的預言應驗了。李淵與李世民的不同之處是,他處事慎重、老道,沒有絕對碾壓的實力不會冒險出手,而李世民年輕氣盛,處事雷厲風行,其實換做李世民處在隋朝搖搖欲墜之際,不一定有李淵的遠見和智慧,也有可能像楊玄感之流,跟隋朝鏖戰兩個月以失敗告終。

李淵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嗎?那是你不知道李淵如何做的皇帝

在大業十一年,李淵再次獲得起兵謀反的機會,但他還是認為自己的勢力不足以顛覆隋朝社稷,事實證明他是對的。那一年有很多叛軍都被楊廣盡數剿滅,直到兩年後,李淵才嗅到了機遇的味道。隋朝常年爆發的內外戰爭,讓隋朝原本深厚的實力受到重創,天下準備起兵的各路英豪也都發展成一方勢力,楊廣在朝中繼續昏庸無道,朝中的大臣們也都分崩離析,在一觸即發的變革時運裡,李淵蟄伏在暗處觀看各方勢力互相殘殺,他坐收天下的慘局。

李淵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嗎?那是你不知道李淵如何做的皇帝

李淵在篡奪皇位的道路上,一直剋制著他的野心,並以退為進、循循善誘的拿下大隋天下,足以證明他深邃的智謀是不輸兒子李世民的,而後人卻把搶奪大隋的功勞分給李世民一半,認為如果李世民不設計逼李淵起兵,李淵是不會成功的,其實這種評價都是後世帶著對李世民的崇拜寫的,李淵若是自己不想當皇上,李世民作為兒子能奈他何?

李淵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嗎?那是你不知道李淵如何做的皇帝

在玄武門之變中,李淵幾個兒子在城外互相殘殺,李淵卻在皇宮裡和寵臣下棋,難道老了的李淵連朝政動亂都覺察不出嗎?我想以他曾在楊廣面前演戲的經驗來看,他這次也是在"演戲",當時秦王李世民號令天下已經是必然趨勢,李淵也心中有數,可他三個兒子手心手背都是肉,他該如何選擇?按照他三個兒子的脾性,任何一位登上皇位都不會容下其他兄弟的,所以他為了避免提前看到骨肉相殘,遲遲不立儲君。他可能是還想在有生之年多享受會天倫之樂,奈何三個孩子不懂老父親的心,提前撕破臉了。在玄武變之時,李淵是異常淡定的,他為何是這種反應?因為挑起事端的是他的大兒子和小兒子,老二李世民實力雄厚,他如果是最後的勝利者,想必一向宅心仁厚的李世民會寬恕他們,只是李淵沒有預料到此次奪嫡之爭的殘酷,李世民競然把他的兩個兄弟處決了。

李淵真的比不上李世民嗎?那是你不知道李淵如何做的皇帝

事後,李淵退位,李世民登上了歷史舞臺。有人說,李淵不願退位,是李世民逼得李淵退位,這種說法也是太侮辱李淵的氣節了,李淵的智謀比不上兒子李世民也是勝利者的謊言,李淵自隋朝起就在醞釀一個"陰謀",他的陰謀就是把江山社稷牢牢握在李家人手中,他前期為為了打下大唐江山,不惜忍辱負重,在楊廣面前演了一場場以假亂真的戲,在天下各方勢力覬覦隋朝江山的局勢下,他以靜為動,步步為營,才能在一番大洗牌後坐收天下,玄武門事變,兒子們爭天下,李淵只能痛定思痛,只要江山社稷還在李家手中就是好的,他不是不知情,而是無力干預,那你還認為李淵的智謀不如李世民嗎?還是那句老話,薑還是老的辣,李淵從始至終都在下一盤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