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走讀幹部”16年扶貧一心為民

不當“走讀幹部”16年扶貧一心為民

不當“走讀幹部”16年扶貧一心為民
不當“走讀幹部”16年扶貧一心為民

個人簡介

馮永成 男,漢族,廣東廣寧人,1976年2月出生,1995年6月參加工作,1997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生前系肇慶市自然資源局原機關黨委辦公室主任、原派駐懷集縣梁村鎮鎮武村第一書記和駐大崗鎮扶貧駐村工作組組長,先後在廣寧縣委基層辦、廣寧縣扶貧雙到辦、肇慶市國土資源局、肇慶市自然資源局工作,前後奮戰在扶貧工作一線長達16年。今年10月8日下午,因積勞成疾,醫治無效不幸去世,終年43歲。

“他一共幫助了41名貧困戶子女到中專和技工學校讀書,舅父在醫院住院時,他仍然沒有放下手頭的工作,手機一直響個不停……他的名字叫馮永成,我想讓更多的人知道這個名字,因為他為扶貧,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這是在扶貧好乾部馮永成去世後的第九天,他的外甥女寫的日記。16年的扶貧生涯,43歲的馮永成幾乎把一生都獻給了中國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事業,他是留守兒童成長的“引路人”,是脫貧群眾的“貼心人”,更是在脫貧攻堅一線忘我奉獻的基層黨員幹部的縮影。

執著熱情

激活產業發展帶村民脫貧

在靜謐的夕陽下,人們在成片的綠色稻田中耕作,兩個村民在百香果架下晾曬小白菜,旁邊玉米正在拔高,樹上掛著碩大的木瓜,結合產業發展和鄉村旅遊,浪美村這三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提議、推動並帶領建設小組的就是馮永成。

參加工作24年來,馮永成大部分時間都投身農村一線工作,前後從事扶貧工作長達16年。調到市區工作後,他仍毅然再次響應組織號召,放棄優越安定的城市生活重回鄉村,擔任懷集縣梁村鎮鎮武村第一書記兼大崗鎮四條村精準扶貧工作組組長。

組建浪美村農產品生產基地,最開始不少村民都不贊成。馮永成一邊與扶貧工作隊一起帶著村民到田邊的培訓室上課,一邊又設置多個工作崗位讓村民參與農場建設。肇慶市自然資源局駐懷集縣大崗鎮扶貧工作組組長梁藝榮回憶說,“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馮永成同志就住在田邊的培訓室,累了就睡在田邊,醒了又往田間跑。”

馮永成的執著和熱情深深感動了村民,他與扶貧工作組成功打造了“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的長效穩定產業模式。2017年的國慶節,大鐘村浪美觀光旅遊扶貧農場正式開業。目前農場年接待旅遊人數3萬人,2018年營業收入11萬,農產品收入13萬,農場所有收入將用於農戶扶貧。

不僅如此,曾當過老師的馮永成運用自己在肇慶農校學到的知識,舉辦農技知識大講堂,為農民搶春耕、促生產、增收入提供農業技術服務。在馮永成同志的帶頭組織下,掛鉤幫扶村的51戶貧困戶成立了扶貧機耕服務隊。春耕期間,每個貧困戶到田地裡機耕服務15畝以上,每造服務純收入達到2250元以上,一年機耕服務純收入達到4500元以上。

浪美村村民李樹興是其中一位脫貧戶,常常與馮永成電話聯繫,聊聊村裡發生的事情。當得知馮永成走的消息,他眼眶含淚,非常難過。“難得有人關心我,我肯做(事情),他就大力支持我,人非常好。”說著他拿出了手機,給記者看當時馮永成在地裡教他種植花生的照片,感慨萬分,“我晚上睡不著就會翻出照片來看。”受到馮永成生前的鼓勵,李樹興表示他會繼續把自己的產業做下去,十分有信心。

深入田間

連續6個月奔波村頭

24年前,當馮永成還是年輕小夥時就開始接觸扶貧工作,剛從學校畢業的他來到了廣寧最邊遠、生活工作條件最艱苦的石咀鎮。

馮永成一直以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面對扶貧工作“點多、面廣、線長”的巨大壓力,他以頑強的毅力紮根鄉村做工作。在廣寧縣從事扶貧工作的13年間,馮永成走遍每條貧困村的每個角落,堅信“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經常深入到田間地頭考察情況、走家串戶瞭解群眾生活困難。

在同事眼裡,他也是親切的大哥,幹部群眾都說他和藹可親、平易近人。廣寧縣司法局黨組成員、政工辦主任林夏嬌親切地把馮永成稱為“老馮”,在“雙到”辦的一年多對林夏嬌來說是一種歷練的財富,老馮的身體力行和積極教導直到今天一直迴響在她耳邊。

“他總用十二分的細心應對工作中的‘意外’”,有件小事一直讓林夏嬌印象深刻,一次,他們收到省的緊急督導通知,要到木格白沙坑村檢查扶貧工作。當時馮永成帶著他們去踩點,剛好碰上下雨打雷,村委會一下就斷電了,在大家手足無措的時候,馮永成拿出了一把隨身攜帶的手電筒,靠著一柄小小的手電,他們最後在凌晨完成了工作。“從那以後,我也跟著養成了在包包裡帶一隻手電筒的習慣。”

馮永成曾表示堅決不當“走讀幹部”,曾連續6個月奔波在村頭小巷基本不回家,吃住在農村。他個人多次榮獲省級表彰,先後被評為2013年廣東省扶貧開發工作“優秀個人”、“2016—2018年脫貧攻堅突出貢獻個人”、2019年廣東省“百名優秀村黨組織第一書記”。

心繫農村

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

在馮永成小時候,他的爸爸一個人撐起了一個家。在馮永成大哥馮向前的印象中,馮永成對他說過,自己是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長大了也要幫助在農村的貧困家庭。他不僅自己投身於扶貧事業,有時還叫上兄弟親戚們一起幫扶農村建設。

鎮武村貧困戶覃福興患有二級殘疾,在孩子初中畢業後,覃福興就催促她們到外打工賺錢。馮永成多次找覃福興做思想工作,又親自找到學校讓姐妹倆入讀。覃福興說,“真的非常感謝他。”

馮永成還曾四次登門關愛打開孤兒兄妹的心扉,經常幫助16戶特殊家庭青少年學習、理髮、拔牙,鼓舞他們積極向上;他將習慣小偷小摸的16歲孤兒接到身邊同吃同住半年,成功將其轉化為積極上進的陽光少年;他關愛失學少年兒童,幫扶村裡41名貧困戶子女就讀中專和技工學校,圓了他們的讀書夢。

今年7月中旬,馮永成被確診為原發性肝癌。在生命的最後時刻,他仍心繫農村,發出最後一條朋友圈說,“我已無法戰勝惡疾,不能在扶貧的道路上繼續奮鬥,幫助更多的人……”

群眾留言說,“馮書記是我們的好書記,深入民心”“在扶貧路上懷集人民惦記著你!”去世時同期駐村的50多名“扶友”紛紛自發參加他的告別儀式。

馮永成業餘時間堅持寫作,他創作的《我與貧困戶的故事〈親愛的小孩,今天有沒有哭……〉》獲2016年度廣東省扶貧辦最受關注扶貧故事獎和最受點贊扶貧故事獎。在故事最後,他說,“只有一個輕柔的觸摸、只有一份深深的擁抱,我們真誠地給予你想給予的人,我相信這時生命的花盛開了,我們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之路也打開了……” 採寫:南都記者 張伊欣

攝影:南都記者 譚偉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