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才返乡冷思考:“招来人”只是“万里长征第一步”

在各地“人才争夺战”愈发激烈的背景下,11月12日发出“人才回乡帖”的商河县,一时间备受舆论关注。而略早推出“唤才返乡”之举的平阴,申请回调人数已达174人。而越过舆论热度,令观察者更为瞩目的是,在迈出“唤才返乡”这“万里长征第一步”之后,两县下一步会如何做好“选出用得上的真人才”、“为人才提供好施展才干的真正舞台”等文章。

“我县将敞开怀抱欢迎在外打拼的各地游子回家,与父母、亲人团聚,在家门口工作,更好地照顾父母、子女,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虽然2019年度人才回调申请时间早已截止,但平阴县出台域外在编人才回调管理试行办法的相关消息,仍挂在平阴县政府的官方网站上,其中这句感情色彩浓厚、一反官方语境常态的表述,令人印象深刻。

梳理平阴县的这一“人才回乡帖”,只要是平阴籍在编在岗的或父母、配偶在平阴工作生活的,副科级以下具有公务员或参照公务员法管理、事业干部身份的人员,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年龄在40周岁以下,身体健康,愿意回家乡工作的人员,都可申请回调。“该项工作的开展,畅通了我县域外在编人才的回调渠道,有利于为我县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干部队伍,为我县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对这一举动,平阴当地官方如此定义。而放眼省内,鄄城、五莲等县也曾出台过类似的招才政策。

记者了解到,平阴县这一“人才回乡帖”发布后,很快便迎来了众多“平阴游子”积极的回应:目前平阴县的2019年度回调报名已全部完成,申请回调人数达到174人,这些申请回调的人员分布在河南、四川、浙江、山西、宁夏、贵州、黑龙江、新疆、安徽等十余个省份。其中,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人,平均年龄26岁。下一步,平阴县计划对符合条件的申请人员分批次办理回调手续,在12月底前完成第一批人员回调,目前已陆续向申请人的管理部门发出了60多份考察函,近期还将派出联合考察组赴申请人工作地进行实地考察。

很快,商河县也有了类似动作。11月12日,《商河籍在外人才回调工作公告》在商河县政府官网发布,呼唤符合相关条件的商河籍优秀人才返乡。而且,对商河县急需紧缺的专业型干部,“35周岁以下”“具有全日制本科及以上学历”等年龄和学历条件还能适当放宽。据了解,这一信息发布之后,公告里公布的两部电话就几成“热线”,陆续接到了不少咨询电话。

作为济南目前仅有的两个县,平阴、商河“前后脚”发出“人才回乡帖”的这一举动备受舆论关注。在公众看来,此举是济南近年来不断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的一个缩影,更是两县在面临“加快发展”这一紧迫命题时的必要之举。“想要快发展,人才是关键。”相关专家表示,平阴和商河的发展潜力还很大,而人才正是能助推两县加快发展的“一股重要的新动能”。

而在不少观察者眼中,两县先后发出“人才回乡帖”的举动,在“通过招才引智,进一步助推发展”的宏大愿景之下,只能算是“迈出了万里长征第一步”。“不难看出平阴、商河对人才的热情、诚意和渴求,但客观来说,招引人才只有热情和渴望是不够的,还应该有冷静的态度、现实的考量和长远的眼光,通过对自身发展需求的冷静分析,选出自己用得上的真人才,并在待遇等方面多下功夫、多花心思,让人才留得下、待得好。最重要的是,要为人才提供能让他们充分施展才干的舞台。”一位一直关注此事的学者如是说。

(新时报记者赵云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