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讓球隊暫緩簽署國內球員合同,工資要整改,青訓人才也受保護

相信前段時間國足輸球的時候,很多人覺得國足的球員拿著很高的年薪踢著非常差的足球是不合理的,這樣的能力拿那麼高的工資讓球迷意見很大。其實一直以來,中超的市場就開始過於浮躁,球員的水平沒有提升多少,但是球員的工資卻越來越高,最關鍵的就是一些看上去很混的球員都能夠拿著千萬的工資,也感覺沒有什麼上進心了,有的人甚至都不想要留洋來提升自己的水平,頂多就是留洋鍍金然後回來就是海歸球員,拿著更高的工資踢球。針對這樣的情況,中國足協也是發佈了一個通知,那就是暫緩各個俱樂部簽署國內球員合同。

足協讓球隊暫緩簽署國內球員合同,工資要整改,青訓人才也受保護

這樣的通知一出也是很明顯了,那就是中超可能要調整一下工資結構了,所以為了避免一些球員提前簽好工資不好處理,所以就給出了這樣的一個通知。足協在這份公告當中,也是說明了目的,那就是為了持續提高俱樂部的財務健康水平,促進各個俱樂部的發展,根據情況,會制定一定的財務指標。暫緩簽署合同的內容及對象是各中超俱樂部、中甲俱樂部和中乙俱樂部暫緩與國內球員簽署個人工作合同,包括但不限於草簽協議、新籤合同和續約合同等。暫緩簽署個人工作合同的對象為各職業俱樂部一線隊和預備隊的國內球員。

足協讓球隊暫緩簽署國內球員合同,工資要整改,青訓人才也受保護

可能這份說明不是很明確,所以在這份公告之後,中國足協又做了一個補充說明,中國足協表示:“將要展開調研,並且會聽取各大俱樂部的意見,對薪酬體系,轉會市場做一個嚴格的監管,推進職業俱樂部青訓工作並保護青訓俱樂部的利益。”這次不僅僅是對於俱樂部和球員的工資結構進行改革,對於青訓的發展也是進行了改革,可以說讓青訓系統會變得更加的有動力而且也會更加的專業,可以減少很多在青訓體系中一些不合格的操作。

足協讓球隊暫緩簽署國內球員合同,工資要整改,青訓人才也受保護

其實這樣做還是比較有意義的,相信大家之前也聽說了對於國內很多足球經紀人帶著自己的小球員從青訓體系“出逃”的事情,本身俱樂部花了很多的錢培養的青訓球員,因為年齡小沒有簽約合同,有的人就鑽空子,將這些小球員強行脫離本身的青訓體系,然後高價賣給其他的球隊,這樣對於那些做青訓的體系來說真的是很大損失,他們耗費了財力和精力培養的球員,最後卻什麼都沒有得到,這樣是不利於青訓體系的發展的,所以出臺一些保護青訓俱樂部利益的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足協讓球隊暫緩簽署國內球員合同,工資要整改,青訓人才也受保護

除了這個之外,之前說的球員個人的工資也是做了一個明確的規定:中超俱樂部國內球員個人薪酬最高(不含獎金)不得超過一年稅前1000萬元人民幣。參加2019年亞洲盃、2022年卡塔爾世界盃預選賽的國家隊球員在個人最高薪酬限額基礎上,上浮20%執行。這其實也算是對於現在浮躁的市場一個整體的約束吧,不會在出現一些高薪低能的球員了。

足協讓球隊暫緩簽署國內球員合同,工資要整改,青訓人才也受保護

想要拿到高薪,就必須水平高,而且是國腳的球員除了享受榮譽之外,在工資方面也會有一定的優待。這樣會讓球員更有動力吧,很多人會說為什麼不能夠有工資帽呢,那樣不是最合理的嗎?其實很簡單,工資帽是市場成熟才會有的,現在中超很多球隊沒有盈利,多數是在虧錢,工資帽制度不太合適,更適合那種盈利的聯賽,所以足協做的這個決策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