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萬億外資不斷北上,買入中國。我們應該樂觀起來

很難想象,一直強調“保持定力”,“以我為主”的央媽,竟然在16天內連續4次花式“降息”!

11月5日,央行公佈一年期MLF的“中標利率”降低5個基點,至3.25%;

11月18日,央行將7天期逆回購操作(OMO利率)中標利率,下調5個基點,為2.5%;

11月19日,央行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業銀行定期存款操作500億元,“中標利率”3.18%,比上一次“中標利率”降低2個基點。

11月20日,也就是今天,1年期LPR下調5個基點至4.15%。

當前,萬億外資不斷北上,買入中國。我們應該樂觀起來

更讓人沒想到的是,5年期以上LPR報價也下調了5個基點至4.8%,這是LPR改革後的第一次!這意味著,剛需族買房將會便宜那麼一丟丟。

大家都說“降息週期”來了。

但是看到這裡,有人可能有點發懵,一會兒MLF,一會兒OMO,一會兒又LPR,這都是什麼鬼?

我給你簡單解釋一下。

整個金融體系一共存在四種“利率”,分別是:政策利率、貨幣市場利率、存款利率、貸款利率。

具體關係如下:

當前,萬億外資不斷北上,買入中國。我們應該樂觀起來

這四種利率中,存款利率、貸款利率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我想你應該不陌生。

而另外的政策利率體現著國家對經濟的調控,主要由央行決定。貨幣市場利率是銀行間資金相互拆借的成本和收益,受供需關係決定。

很顯然,政策利率好比是旗幟,對後面的3種利率有引導作用。而前面提到的MLF,OMO,LPR等等就都屬於“政策利率”的範疇。

02

以前,每次央行宣佈降息,主要是指降低“存貸款基準利率”。

但是,2015年,這種降息方法搞出了不少的問題。

2014-2015年,為了維穩經濟,央行多次降準、降息。

但卻出現了兩個問題:

一個是,資金主要流向了股市,催生了2015年的那波大水牛,產生了不小的資產泡沫。而實體分得的資金並不多。

另外一個是,部分獲得了資金的企業,在那段時間瘋狂加槓桿來搞併購,買資產。最後導致了整個實體經濟的槓桿率高企。這兩年,很多公司遭遇資金鍊危機時流的淚,大多都是2015年加槓桿時腦子進的水。

從那以後,領導反覆強調,以後絕對不能再搞“大水漫灌”了。

所以,今年以來,儘管全球掀起了降息潮,但是咱的媽卻穩如泰山,並且多次表示:以我為主!保持定力!

這半年,CPI不斷走高,10月份達到了破天荒的3.8%,而未來即將破4奔5,。通脹形勢如此嚴峻的情況下,這讓市場更加堅信,央媽不可能降息了。

央媽的心思你別猜,猜來猜去就會把她愛。

不搞“大水漫灌”並不意味著不可以搞“精準滴灌”。

“保持定力”“以我為主”並不是說“美聯儲降息我不降”,而是“等他降完我再降”。

央媽的心思,真的太難猜了!

有人總結髮現:

1,7-8月份央行表態“準備金率調整空間不如大家想象的那麼大”;9月4日國務院定調全面降準,央行緊接著全面降準。

2,8月份央行表態“中國是主要經濟體中唯一的貨幣政策保持常態的國家”,10月份央行表態“市場利率水平比去年已經有很大幅度的下降,現在更重要的是通過改革的辦法促進完善利率的傳導機制”;11月5日MLF利率下調。

3,11月15日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表態“貨幣政策保持定力,主動維護好我國在主要經濟體中少數實行常態貨幣政策國家的地位”、“警惕通脹預期發散”、“堅決不搞大水漫灌”;11月18日央行OMO降息,11月20日LPR降息。

你要問,央媽為什麼要這麼“口是心非”?

你想想,你媽哪次惡狠狠地罵完你,說再也不想再管你之後,真的就把你撂下不管了?

這,就叫母愛啊。


03

當然,還有一份無奈——

10月份,除了CPI,其他經濟數據幾乎全部大幅掉頭向下。

2019年10月工業增加值4.7%,市場預期5.4%,前值5.8%;

社會消費品零售同比7.2%,市場預期7.9%,前值7.8%;

1-10月固定資產投資累計同比5.2%,市場預期5.4%,前值5.4%。

年初不少人預計今年三四季度,經濟就會企穩。但現在來看,見底的時間可能要延遲到2020年二季度了。

關鍵時候,央媽怎能坐視不管?

有人可能會問,開啟降息週期,一切就會好起來嗎?

短期來看,那是當然。

否則,大統領也不會天天發推特逼美聯儲降息了。

前陣子,大家都還擔心美國經濟進入衰退呢。

但是現在,在美聯儲幾次降息之後,美國經濟卻漸漸展現出了企穩跡象。

不僅就業等各大經濟數據不斷轉好,而美股也不斷地創出新高。

當前,萬億外資不斷北上,買入中國。我們應該樂觀起來

但凡事都有兩面性。

長期來看,降息就像鴉片,一旦沾上就很難戒掉了。

當今世界,各國利率(歐洲,日本)要麼已經負利率,要麼就在奔向負利率的路上(美國)。

瑞·達利歐(Ray Dalio)曾表示:

“美聯儲、歐洲央行、日本央行都必須面對這樣的一個不爭的事實,就是在下次衰退來臨時,他們已經沒有能力,如過往的方式一樣扭轉局勢。”

不過,當前中國對貨幣寬鬆採取了剋制的態度,而不是“大水漫灌”,同時輔以一系列改革的措施,我相信未來一定會越來越好。

當前,萬億外資不斷北上,買入中國。我們不應該太悲觀了。

(此處已添加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