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阻斷乾隆去路的蘇州三白蕩,今日煥發新的生機


三白蕩位於吳江汾湖高新區西北部,由北三白、中三白、南三白三個湖蕩連綴而成,故名三白蕩。三白蕩水域面積6.68平方公里,周長20076米,常水位2.88米,湖泊容積1877萬立方米,湖底平均吳淞高程0.07米。

三白蕩水域面積較大,在汾湖高新區眾多湖蕩中僅次於元蕩。近年來完整的保護性開發,讓三白蕩變得更加秀麗。現在的三白蕩湖畔綠樹成蔭,曲徑通幽,風景優美。2005年2月,三白蕩被列入江蘇省湖泊保護名錄。

在三白蕩畔還廣泛流傳著一個乾隆下江南的故事。傳說,乾隆下江南,沿京杭大運河順流而下

當御船抵達金家壩牛長涇東口子上時,只見白浪滔滔,水天一色,當地文武官員聞訊乾隆皇帝要過三白蕩,紛紛跪下勸說:三白蕩,無風三尺浪,有風七十二個頂頭浪!乾隆皇帝見文武官員都跪在船頭苦苦哀求,就信以為真,傳旨回大運河往南走。自此,“三白蕩無風三尺浪”就流傳開了。

《三白蕩》是明代詩人沈啟的詩作,是一首七言律詩,從詩中我們能感受到三白蕩的遼闊。 一邁征帆歲月徂, 煙波猶擬洞庭湖。 遙村雨暗燈明滅, 低樹天連岸有無。 喚客春愁三蕩草, 可人秋味十斤鱸。 方舟不競懷先德, 推讓遺風獨在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