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給公司副職領導彙報工作,他說做不了主讓給正職彙報,可正職又說這是讓副職定就行,咋辦?

職場小青青


給公司副職領導彙報工作,他說做不了主讓給正職彙報,可正職又說這是讓副職定就行。據此分析,你們單位的正職和副職正在扯皮,典型的官僚主義作風,很不幸,你已經被捲入其中。

丨第一,正常情況下的正副職關係應該是這樣的。

正職管大方向,管戰略部署;副職管具體執行,管工作落實。而作為下屬,彙報工作肯定要向主管的副職彙報,沒有必要向正職彙報。可以去查一下你的崗位職責和副職的崗位職責,肯定寫的很清晰。副職向正職負責。

丨第二,實際上正職和副職之間的關係有可能是這樣的。

第一種情況:這種情況居多。正職是一把手,無論大小事情一把抓,給副職發揮作用的空間很小,副職基本上是跑腿的,沒有什麼實際的權力和地位。

第二種情況:這種情況也很常見。正職依然很強勢,大多數的副職依然是跑腿的,但是個別的副職也不是吃素的,因為背景雄厚和能力出眾,偶爾也會和正職較較勁,掰掰手腕。

第三種情況:正職比較弱勢,因為某種原因或者資歷比較老,才坐上了正職的位置。而副職只是因為欠缺一些資歷,無論從能力上和背景上都比正職雄厚,有與正職掰手腕的實力,有時候會通過一些方式為難正職。

丨第三,鑑於題主所表述的問題,大概率可能是遇到了第二種情況或者第三種情況,在這種情況下,做不好會引火燒身。

我建議採取一種比較中庸的辦法為好。比如可以這樣做:把彙報材料整理好,打印兩份完全一樣的,附上一張封面。

給正職的寫上“領導您好,這是關於*****項工作的彙報材料,現呈您審閱。”落款寫部門名稱和日期,千萬不要寫你的名字。

給副職的寫上一樣的文字,落款可以寫你的名字和日期。然後可以坐下來吸根菸、喝杯茶、聊聊天,或者忙其他的工作去了。

丨雖然有一點消極怠工,有可能耽誤工作的具體落實,而且如果正職和副職都不是什麼君子,你也有可能成為”背鍋俠“,但是已經是我能想到的一種相對好一點的辦法了,希望可以幫到你。偷偷的告訴你一下:我這樣做過,效果還可以。


張小九na


作為目前身處副職的我,感同身受,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況,我最後的選擇是:1、自己定;2、繼續上報。

我目前是一個大部門(三個小部門組成)副職,正職是一個女同事,比我小兩歲,平常工作相處融洽,經常有事啥事,她讓我定奪,小事情基本不怎麼管,也不過問,因此,在部門很多事情,都是由我說了算,但是,為了尊重正職,在部門大事情方面,還是讓同事請示正職女同事,因為同為一個辦公室,她就坐我對面,有時候就當面問了,如果不在跟前的,就讓同事給她電話請示。

實際上,很多時候,她也做不了主,拿不定主意,那麼,我就只好向上面請示大領導了,基本就是正處或者副廳了。還有一些事情,她直接跟同事說,我說了算,那麼,我覺得這個事情,自己決定有風險的時候,她要麼是也拿不定主意,要麼就是怕承擔風險,推給副職。有事情時,不需要承擔責任,在這種情況下,讓我說了算,就需要衡量一下,如何做,最好的辦法就是多請示,特別是自己做不了主,且覺得有風險的事情,多請示一定沒錯,畢竟,人家上面領導的見識和預判能力,比我們小領導強,因此,在這樣的情況下,給上面領導請示,是最好辦法。

如果是在公司,老總讓副總拿主意定奪,那就自己定,如果副職覺得有風險,不好定,第一、給正職打電話,說明原因;第二、給董事長、大老闆請示最終決定。對於員工來說,如果正職讓副職拿主意,你就要把正職的想法和意見給副職說,這個時候,一般有責任和擔當的副職,都會去妥善處理,他會想辦法解決,如果解決不了,也不聞不問,那就是不負責任了,這個時候,你可以繼續跟正職反饋,最終給出一個明確答覆,如果兩個人因為風險問題,害怕承擔責任,而不願意拿主意,那就不管了,領導過問再說。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我覺得你好倒黴,遇到這種領導。你可能經常被折騰得筋疲力盡,但是工作仍舊無法進行。


1. 調整心態,別去計較這事情,習慣了就好。

職場中,什麼樣的領導都能遇到。

有時候,你會遇到很好的分管領導,大事他決定,小事自己定;有時候,你會遇到很奇葩的一把手,什麼都要抓在手中,對誰都不放心;有時候,你會遇到互相推諉的領導,一件工作經常一兩個月還定不下來。

我工作差不多15年了,可以說,什麼樣的領導我都遇到過。我曾經被氣得長了好多白頭髮,也曾經被氣得差點拍桌子大罵。

但是現在,我心淡然。其實,想開了,工作上的事,計較什麼啊?分管領導推給正職領導,正職領導又推給分管領導,推來推去,那就等著唄,反正出了什麼事情,也不會由自己一個人負責。

當然,要保護好自己,比如什麼時候給哪個領導彙報請示,領導的態度怎樣,這些都要做好記錄,預防萬一。

<strong>2. 可以靈活處理,見人說人話。

說實話,我現在的領導就像題主描述的情況一樣。剛開始,我也是經常氣得想崩潰,後來,我調整了心態,等到上級領導催時,分管領導甚至正職領導都主動決策。

有時候,我又會耍些招數,比如跟分管領導彙報了自己的建議,分管領導說等正職領導定後,我就會向正職領導彙報說分管領導已經同意了,然後再告訴分管領導。

現在我基本上是這樣處理,我和分管領導、正職領導都相處得非常和諧。

當然,有時候正職領導會有不同的意見,那我就聽他的了。這個情況是很少發生的。


3. 認真工作,找到適合與領導相處的模式。

米歇爾·德·蒙田說:既然不能駕馭外界,我就駕馭自己;如果外界不適應我,那麼我就去適應他們。

只有自己去適應環境,而不是環境遷就我們。

既然領了工資,就要對的起這份工資,就要認真工作,在工作中不斷找到與領導相處的合適的模式。

慢慢來,總會找到的!



珍珠相思:做一個有溫度的女人,活出自己喜歡的模樣!

珍珠相思


這是正職和副職領導鬧意見,拿你當槍使互相給臉色看,真真正正的神仙打架,作為小鬼一定得小心謹慎,弄不好兩邊都拿你作法就麻煩了。

一,弄清隸屬關係

如果隸屬副職分管,一個來回以後,正職讓副職定,你基本就別跑了,如果副職還是那句話,讓正職定,那副職就是和正職硬抗了,可以直接和副職講,自己是不敢去了,神仙打架,小鬼是不敢摻和的,副職是你的直屬領導也就不好說什麼了。如果再硬要你去,那再去一次下來就是兩位老大的事了。

如果你直屬正職,就直接傳達命令,因為你代表正職,如果副職還不接受,就直接成文讓正職籤意見後送達副職也就沒事了,起碼沒你的事了。

如果你和正職和副職是隔級從屬,就直接把事情交給自己的直屬主管。

二,要堅持自己的立場

如果你隸屬正職,給副職彙報不聽是不行的,要堅持執行自己領導的命令。如果你隸屬副職,讓你再去給正職彙報,硬著頭皮也得去,正職甩臉色發脾氣都得忍,這樣的局面下,想兩邊都不得罪是幾乎不可能的。

三,彙報問題要縝密

正職和副職矛盾明顯,那你彙報工作時要加一萬個小心,方方面面要調查清楚,考慮周到,對領導問詢要準備充分,因為很可能領導再聽彙報就是找茬來的,要是因為自己工作不到位讓對方領導抓住把柄,那就真要出事了。

中國企業這樣的情況不少,自己地位低,腦袋小,再不長點心眼兒,真是死不不知道怎麼死的,就是這個世道兒。


企業文案老楊


該咋辦咋辦!

副職的做法

得先說明,在任何單位中,越權越級都是不允許的!彙報工作是一定要一級一級往上報的,絕對不允許出現“我做不了主,你給領導看”這種情況。如果題主直接給正職領導,那麼就是越級越權,正職領導甚至根本不會聽你的彙報,不會看你的材料,甚至嚴厲一點的領導甚至會當面說你。

正職的做法

而你已經出現了越級這個事實的時候,正職已經很給面子的說“讓副職定就行了”這就是在告訴你,你的工作不直接對我,而是對接副職領導,你應該去找副職而不是直接來找我。

具體應該怎麼辦

去找副職彙報工作,如果他讓找正職,就告訴他自己的工作又不是直接對正職,而是對他,就算找正職,也應該是他去而不是你去!


真實案例:

我之前在一個單位,那個單位的副職在銷售方面非常有能力,但是在策劃方面就是個草包,而我是做策劃的,每次去找她,她都讓我去找大領導,我就說我只能給你彙報工作,不可能給大領導彙報,而且領導問工作也是問你,不會來問我,彙報內容你不聽,那彙報材料就給你放這了。後來大領導問她她又說我沒給彙報,我就直接說給你彙報你不聽,材料給放你哪兒你都看到了。鬧了幾次之後,大領導就給集團申請把那個副職調走了。


北京元保國際人力資源有限公司


【木先生說】:如果你想做實事,那就擺正位置,盡力緩和領導之間的矛盾或者充當好二人之間的媒介;如果你只想安穩工作,那就正常處理,常請示領導意見,努力將自己成為炮灰的風險降到最低。

分清目前形勢,找到領導之間推諉原因。


領導之間相互推諉,員工夾在中間難做,這很正常,但是這個時候不要輕易作出選擇,要分清形式,找出表象下潛藏的原因,再採用合理的手段,才能把自己的風險降到最低,這裡我給出幾點參考建議:


1.瞭解你的工作是否存在雷區或潛在風險。領導間相互推諉,常見原因有兩種,一是單純不想增加自己的工作量,二是不想承擔來源於具備爭議性工作所帶來的風險。前者好處理,後者是個定時炸彈,處理不好很容易“被離職”。


2.結合上級領導平時相處的態度,做好信息收集,看最近兩人是否有產生矛盾,做好抗壓的準備;如果兩人之間不存在對立和矛盾關係,那大可不必擔心,至少沒有戰爭硝煙,情勢也沒有惡劣到要站隊的地步,還有緩衝機會。


3.切忌從中作梗,挑撥離間。就這個問題我其實問了一些朋友,有人說:在這個領導這講另一個領導的壞話,在另一個領導這講這個領導的不好,這樣可以兩頭得益。但我認為這無異於玩火自焚,牆頭草最後都會被燒掉。


領導階層是一個很複雜群體,如果單純用表面關係來做判斷很容易掉到坑裡,因為對他們來說,有了共同利益可以站在一起共同禦敵,產生利益衝突,又會產生對立,老話說的很明白:“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共同的利益。”


所以,要擺正自己的位置,避免因為自己的主觀意象作出不理智的舉動,做好自己分內之事,不出錯讓人抓包就好。

領導都不想對這事負責,我們該怎麼處理好這個問題?

責任總要有人背的,但很明顯那個人不應該是你。


首先,分析你的彙報內容,理清彙報程序和領導之間的工作職責劃分。按照正常程序,你的工作是對誰負責的就給誰彙報,副職領導拿不準主意原本該由他上報進行裁定,而不是由你越級。


如果之前一直是這個程序,這次突然讓你越級彙報,那可能就是這次彙報有潛藏風險問題或領導之間關係出現裂痕。這時我們可以試探副職領導底線,如:委婉詢問是否可以由副職直接上報裁定,或彙報之後怎麼辦等。


若這些嘗試都做過了,那就直接向正職領導彙報,畢竟只有正級才有拍板的權利,也只有正級才能背的起責任。過程中多跑幾趟,多做說明,要注意講明前因後果,彙報清楚,避免引起領導的誤會,做好提醒方案。


其次,如果你實在真心實意為公司著想,為以後自己不再兩邊受累,可以委婉建議優化工作流程,讓領導自己調節關係,要注意的是不能讓領導認為你在抱怨和職責,讓他們感受到你是真心為公司著想。


最後,我看很多人都提起了離職一說,在我看來這才是一種逃避,任何一個職場環境都有大概率發生這種問題,這次逃了,下次呢,總不能再離職把?有鍛鍊的機會是好事,迎頭趕上才能讓職場人快速成長。


我是木先生,優質職場領域創作者,專注職場話題,輸出有料、有態度的職場問答,期待與你共同成長。

Hello木先生


出現這種情況,毫無疑問你所在單位的領導出了問題。他們因為矛盾或糾紛在故意賣關子給彼此出難題,此時作為下屬夾在中間是最難做的,必須想辦法把自己摘出來。

既然副職讓你去找正職彙報,而正職又說這事讓副職定,左右不是,此時你在正職辦公室不妨作出為難狀,直接挑明說:“領導,我怕去找李副總,他又會再推回來說讓我找你……”說完就閉嘴,多一個字不說,直接看正職反應。此時,正職如果不是對你有意見,正常情況不管怎樣都會有所表示,要麼讓你再把材料拿給他看看,要麼交待你怎麼去辦,不會放著不管,畢竟你是為了工作,他沒必要為難你,為難你也沒有意義。

而如果正職對你說的無動於衷,還是要求你去找副職,或者閉口不言,說明這兩個領導之間的矛盾已經不可調和,作為下屬更加不能捲入其中。你完全可以回去找副職,把正職的話帶給他,完了補上一句:“這個事王總這麼說,有什麼問題你還是直接去找王總吧,你們領導商量好了,指示我做就行了!”順理成章把自己從旋渦中摘出來。副職如果不是對你有意見,和正職一樣也不會對你怎麼樣,他通過這種方式無非是想做個姿態、傳個話,而不是為難你。那麼作為下屬就要識趣,要想辦法借力打力退出來,而不是抱著任務來回打轉、不知所措,那樣最後大概率是你無端背鍋。

過來人經驗,希望能幫到你!


80後小公


這種情況經常有發生。你作為當事人,此種情況下,夾在中間,確實難堪。此時,你兩邊都不能得罪,否則,你可能會更加被動。

什麼原因導致出現了這種情況?

出現這種情況,原因有三個:

1、副職領導不想負責任

可能你彙報的事情,事情比較重大,而你的副職又做不了主,萬一他做主了,他就要負責任。但副職領導又不想負責任,所以他把這個責任踢給了正職。從實施職責的角度,副職這個做法是不對的。因為職場的潛規則是絕對不能越級彙報工作。

2、副職對正職有意見

也許是有一次副職做了決策,但是去到正職那裡後,正職覺得有問題,然後又打回來了。所以副職不想做決策了。比如,有一個朋友,他想組織一場活動,預算是1萬元。副職批了之後,輪到正職籤批,正職看了之後,覺得預算太高,其實1萬的預算不高。被正職拒絕後,從此副職就不再那麼積極了。所以,可能副職領導對正職有意見,覺得只要是籤批,就算簽了也沒有用,所以直接讓你去找正職了。

3、副職在給你找茬

這是最壞的一種情況了。可能是你得罪了副職,所以,這個時候,副職已經不想管你了。因此,當你有事找他的時候,他就叫你去找正職,其實,是想讓你跟著正職混。副職可能對你已經失望了。

該怎麼辦?

根據以上分析的原因,你可以採取以下方法去應對:

1、反省自己是否有得罪過兩位領導

當他們這樣給你踢皮球之後,你要反省一下,你是否得罪了兩位領導,導致他們踢皮球。如果都沒有,那你接下來採取其他辦法。

2、根據兩位領導的指示去做

既然副職叫你去跟正職彙報,那你就去找正職,如果正職對你說:你去找副職。這時,你可以回到副職那,對他說:正職說這個您來定哦!這時,副職就會有兩種反應:一種是拿我來定吧!這事就結束了。如果副職不理,那這件事你就可以撒手不管了。因為你已經盡力了,是兩位領導的事,否則,你夾在中間會很難受!作為下屬,沒有領導的指示,你再厲害也不敢亂行動!

3、職場生存,要學會按規矩、按流程辦事

很多人說,職場很難生存啊!其實,職場生存不難,你只要按照公司的規矩、流程去做事,且不要出錯,按你就會被動。


劉仕祥演講思維課


這種情況很正常,也很常見,遇見這種情況,作為下屬一定要堅決執行,想得太多不一定是好事。

首先分析一下,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

1、領導之間關係和睦。副職領導對自己有準確定位,不越權,尊重正職;正職領導信任副職,充分授權。

2、領導之間打馬虎眼。正職和副職領導,誰都不想擔責任,不想管下屬彙報的事,互相推諉扯皮。

兩個原因都有可能,可正可反,下屬不一定摸得清楚到底是哪種原因。不如就簡單點,做好下屬的本分,堅決執行好領導意思,多跑幾趟腿,把正職和副職領導的意思都傳達清楚、明白就夠了。

如果是第1種原因,領導之間關係很和睦,基本上下屬跑一個來回,副職領導就知道怎麼辦了。

如果副職領導仍然不想定事,那下屬就繼續發揚老黃牛精神,多跑幾個來回就是了,哪個領導都不會怪罪下屬腿勤的。

如果是第2種原因,副職領導和正職領導之間互相推諉扯皮,那下屬就更應該小心了,啥也別說,堅決執行好上級領導的意思就夠了,跑斷腿也比自己挖坑被領導遷怒要好。

作為下屬,揣摩領導的意思是必要的,但當領導之間互相客氣或者交鋒的時候,做為下屬要站好位,不能攪和其中,堅決扮演好執行者的角色就夠了。

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準確傳達領導的意思,不能因為意思傳達不清楚、不到位,而被領導遷怒、責備。


自由職路


觀點:其實在公司,尤其是事業單位,正職與副職之間的關係是非常微妙的,表面上是各自禮讓相互挾持,但在各自的內心卻有著各自的小算盤,所以遇到這種事,你也不必為難,按流程走就行,大不了多走幾篇罷了,剛開始你一定覺得為難,因為一件事反覆好幾遍卻沒有處理好,顯得自己一點能力都沒有。如果你有這種心理,說明你是個工作責任心很強的人,但是在這種場合,就儘早打消這種念頭吧,因為這是領導之間的博弈,與你無關。


其實大多數情況下,正副職之間的關係是處於水火不相容的狀態,副職每天想著怎樣能取代正職的位置,而正職則擔心副職抓住自己的把柄從而取而代之。


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有以下兩種原因:


一:事情有點棘手,但副職也能搞定,但是害怕萬一出問題擔責任,所以推到正職那裡。


有的領導雖然身處要職,但是個人決策能力非常弱,對工作沒有前瞻性,沒有什麼真實能力,可以說是那個做PPT的。當遇到真正需要處理的事時,就會把事情往外推,推給員工與同事,更甚者就是退給比自己大一級的領導。


這樣就會有效避免自己不出錯,從而讓領導先決策,自己只需附和一下即可,這樣既不會擔責,事情也會有不錯的處理方式。


二:象徵性的讓正職瞭解有這個事。


出於對正職的尊重,內心已有決策方法,但還是讓正職先知道一下,也是變相的一種工作交流。


其實副職這樣做,還是比較明智的做法,因為他先在心中做出決策,然後再看領導對此事有何看法,如果領導無意義,讓其實行自己的方案;如果領導有獨到的見解,那就使用正職的建議,也未嘗不可。


總結:所以你不必苦惱,按照規定辦事即可,即便多跑幾次也無妨的,因為這些規則,領導可比你清楚多了,因此,保證心態,不要懷疑自己,當這種事變為常態時,我們也就可以從容面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