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塘棲“六約”工作法 “約”出基層治理有效路徑

一進入位於杭州北部的塘棲鎮,很多人的腦海裡或許就會映出一個字:“秀”。

塘棲的景是秀麗的,廣濟橋、水北街、乾隆御碑,都吸引著人們,散發著古老的秀麗;塘棲的水是秀氣的,京杭大運河的水面猶如一塊翡翠,流露出一種溫和的秀氣;塘棲的特產更是秀潤的,從黃澄澄、圓滾滾的枇杷到汁水四溢而不油膩的粢毛肉圓,秀潤中帶著一番獨特的風味。

倘若你深入瞭解塘棲,你更能感受到這裡的民風淳秀。近年來,塘棲鎮重點圍繞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後稱“兩約”)合法性、時代性、約束力展開實質性探索,在實踐中創造性地提出村事約定、定責約執、村事約議、民風約規、民情約系、民生約促“六約工作法”。矛盾糾紛少了,村風民風自然更好了。

“六約工作法”,指的是村事約定,即結合本村村情制定村規民約,從遵紀守法、倡樹新風、團結鄰里、孝敬父母等方面對村民行為習慣進行約定,同時對獎勵和懲罰作相應的約定。而民風約規,即通過開展各式各樣的文體活動,營造和諧健康的村風民風,樹立積極向上的文化導向,進一步提升村民的精神生活品質;民生約促,則是從實際出發,將村規民約作為有效的軟抓手,完善一系列硬件設施建設,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讓村民的生活質量實現跨越。

河西埭村是“六約工作法”的發源地。這裡堅持用法治思維謀劃村社“兩約”內容,發揚德治內在的自律力量,強化道德約束,規範社會行為,以減少利益衝突,同時發展自治功能,加強人與人的包容、理解和團結,增強民眾的凝聚力。

“我們特別設有紅黑榜,對帶頭履約者進行表揚,把違反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且拒不改正的村民掛到黑榜,形成輿論壓力。”河西埭村相關負責人表示,早前,一村民就因不同意為年邁的母親購置空調改善生活條件,最終被列入黑榜。目前,該村通過建立執約檔案、農民道德銀行和執約公示欄等落實獎懲措施,基本構建起較為完善的四大閉環機制。

農業農村要發展,自然離不開整治和引進項目,但過去,由於缺乏監督,不少村民持有懷疑態度,進而對村務工作產生不滿。

在柴家塢村西南墩有一條村道,前段時間由於路面經常積水需要修建排水渠。在“六約”建設推進中,柴家塢村特別成立民主監理隊,由監理隊針對路面積水及排水渠工程對提交的預算方案進行初步審核,之後交由村委會向全體村民公示。監理隊成員全程監督,且對工程項目進行現場勘查,保證了工程的經費公開和質量公開,受到村民的集體認同。

此後,柴家塢村規定,凡涉及村級工程建設項目、村民意見較為集中的熱點問題等事宜,通過村事約議的形式進行解決,用制度化解了村務的複雜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