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人闖關東的時候,為什麼不選擇富裕的南方,而去了嚴寒之地?

陳大帥ing


歷史上的闖關東、走西口等人口遷移皆是在特定歷史時期下,受到政府政策導向影響的,不是山東人喜歡苦寒之地,而是在有清一朝的人口引進和流放中,山東人皆是被動的導向了東北地區,長久以往便形成了山東人“佔領”東北的奇特現象。而特定時期的重大歷史事件以及政府政策驅動,也推動了清末至民國時期的山東人,在遇到天災人禍時選擇闖關東,而不是闖江南。


滿清東北的禁邊與開墾

滿清一朝由順治時期開始入關,這個關指的就是山海關,這與傳統意義上的函谷關不同,函谷關之關東是針對關中地區而言。而山海關則是劃分中原與東北遊牧民族的界限,是明朝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徐達親自督建的防禦堡壘。也正是在明朝時期,關外的遼東地區在行政劃分上屬於山東府管轄,到了滿清入關才將遼東地區播離山東,畢竟那是滿人的龍興之地。


“招民開墾至百名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六十名以上,文授州同州判,武授千總;五十名以上,文授縣丞主薄,武授百總;招民數多者,每百名加一級。所招民每名口給月糧一斗,每地一,給種六升,每百名給牛二十隻”——《遼東招民開墾條例》

清軍入關是在1644年,明將吳三桂引清軍從山海關進入中原,隨即就是明朝的滅亡和滿蒙貴族的大肆南下,這也導致了關東地區的人員空虛,加之入關農耕地區之後的觸動,順治帝開始了導向性的人口遷移,將關內人口導向東北地區,旨在開發東北,聚集滿清龍興人氣。順治帝的第一步是設立遼陽府實行行政管轄;第二步便是頒佈《遼東招民開墾條例》,宣佈開放遼東,獎勵應招的官民。這一條例從官員的提拔到應招平民的優待政策,都體現了清政府滿滿的誠意,反應出清統治者復興龍興之地的強烈願望。此條例一出,關內山西、河北、河南、山東等地的人口紛紛出關,湧入大遼河右岸開荒“搶地”。


順治的這一人口轉移一方面是因為東北的人口流失嚴重,迫切需要改變有地無人的局面;另一方面是要維護入關滿人的切身利益,滿清入關以後,於京畿周圍省份大肆圈地,因此在黃河流域出現一大批漢族無地流民,這種社會矛盾的激化無益於清朝統治,故滿人入關、漢人出關成了解決這一矛盾的最佳途徑。事實上從順治十年(1653年)開始引導人口遷移,至康熙初年,遼東地區的人丁田畝皆明顯增加,以至“地利大辟,戶益繁息”的局面,這是清初人口遷移政策的一大成就。


招募至遼東的移民多為貧苦農民,或因滿清土地兼併失去衣食來源,或因戰亂妻離子散,所以遷往遼東多為本本分分欲求謀生,這批人在滿蒙異族的欺負下逐步站穩了腳跟。與此類出關者不同的是另一類,即以山東地區為主的流放罪犯,說是罪犯,其實就是奴性不強烈的彪悍平民,這部分人在歷史上稱“流人”。這兩部分人的結合就成為漢人發展壯大的基礎,其中山東人憑著堅韌的意志,滿人和當地人不幹的活他們都幹,故而也對土著滿人或者說旗人產生較大影響,這不止是在資源開發領域,甚至出現了漢人風俗習慣佔據了上風,用現在的話說叫文化入侵。


時至康熙親政,南明小朝廷已相繼覆滅,滿漢矛盾有所緩和,中原地區社會生產趨於正常,遼東開墾輔助內地的重要性不再突出。與此同時,三藩問題相對棘手,康熙主張南藩北調,即將三藩部眾調往北部地區,因三藩首領都是遼東人士,故而調入遼東最為現實,所以康熙親政以後改變了招墾策略,以免日後遼東無地安插三藩部眾,故在康熙六年(1667年),以維護東北固有風俗、保護八旗生計為由廢除招墾授官條例,並嚴格限制流民出關,這就是康熙一朝開始制定下的關東禁封政策,這一禁就是近200年。

闖關東的由來

“而僱值開墾,則山東省為多。每值冰合之後,奉吉兩省,通衢行人如織,土著頗深惡之,隨事輒相欺凌。”——《黑龍江述略》

廣義上的闖關東就是指順治入關到清末民初的人口遷移,大批流民進入東北這個地廣人稀的肥沃土地開荒生存。而實際上在康熙之前的人口遷移皆是帶有政府政策導向的,是清政府有規劃的生產力遷移,這個時期說成闖,更多的是包含著漢民到達東北之後的艱辛創業。特別是文化衝突帶來的“土客”矛盾,語言不通、習俗差異造成的仇視與欺凌。應招前往遼東的漢民在極為艱苦的條件下站穩腳跟,並通過開墾荒地制下家業,逐漸生根發芽,這些成功的經驗成為源源不斷的關內人企圖闖出山海關的外在原因。



清政府為了控制漢人出關至龍興之地,便在滿境分段修建了千餘公里的“柳條邊”籬笆牆,也就是俗稱的“東北長城”。這一工程至康熙中期竣工,從山海關經開原、新賓至鳳城南的柳條邊稱“老邊”;自開原東北到吉林市北部稱為“新邊”,“邊里人”、“邊外人”就成為清朝時期的滿漢之分。時至乾隆時期,清政府加大了對漢人出關的控制,實行“封禁東北”計劃,其中規定了山海關出入之人的資格審查;嚴禁商船攜載多人;稽查保甲宜嚴;奉天空閒田地宜專令旗人墾種,民人禁止開墾;嚴禁鑿山;嚴懲偷挖人參;此前移居奉天半年以上流民可以入當地民籍,不願入籍和無業者一律遣返回籍。



不得不說乾隆的封禁其實是斷了後來者的求生之路,漢民入東北者除了開荒就是“抬參”,淘金,這種封禁東北的政策屬實是斷了後來者赴東北的內心驅動。也正是如此,清朝至乾隆開始對東北疆域的控制衰減,以至日本、沙俄相繼進入庫頁島,埋下了北疆後患。至1860年第二次鴉片戰爭戰敗,沙俄趁機擴大在東北的利益,強迫清廷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割佔東北10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這便是封禁東北帶來的惡果。因此清政府在同年採納了黑龍江將軍特普欽建議,部分解除對闖關東的禁令,實行開禁放墾的政策,鼓勵移民實邊,這是清政府的又一次人口遷移導向。



“飢黎鬻妻賣子流離死亡者多,其苦不堪言狀”——《申報;1876年12月11日刊》

這一次由清政府主導的充實邊境的人口遷移仍然不可謂之闖關東,此次人口遷移尚且是“有組織有紀律”的流動。從光緒元年(1875年)至光緒四年(1878年),華北地區爆發了嚴重的旱災,從而引起大規模的饑荒,這場饑荒波及山西、河南、陝西、河北、山東五省,受災人口估計在一億六千萬到二億左右,約佔當時全國人口的一半;直接死於饑荒和瘟疫的人數在一千萬人左右;從重災區逃亡在外的災民不少於二千萬人,史稱“丁戊奇荒”。時任山西巡撫的曾國荃稱之為“二百年未有之災”。這兩千萬的逃亡災民中,有很大一部分是不顧封禁條例的約束,直接闖出了山海關,這便是狹義上的闖關東。



山東災民向北流動的原因

山東災民選擇向東北流動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東北流民的“成功經驗”,他們的流動不僅需要解決當下的溫飽問題,更要考慮長久的生計問題;二是山東距離東北更近,距離江南更遠,本就是饑民,山東從水上和陸上都能較快到達東北,捨近求遠不符合邏輯;三是清政府的救災策略導向,這個也是最重要的一點。

“流民者,饑民也。與其緝之於既流之後,不若撫之於未流之先。”——《籌濟編》

丁戊奇荒的賑災工作其實並非由清政府承擔,因為當時的清政府已經財政拮据。反而是民間組織的賑災成為當時的主要力量,這也從側面反應了清政府的腐敗。清政府在賑災時的主導思想並非人命關天,而是防止民變,所以清政府提出的“防流”思想凌駕於“救死”之上,因為在其看來,歷史上的饑荒流民往往都是重大暴亂的誘發因素,所以不管是清政府也好,民間富紳也罷,甚至是國外的傳教士,都是以開設粥棚收容的形式救濟,但賑災的速度遠遠比不上饑民增加的速度,這就無法達到收容防流的效果,因而大批流民是往南方移動的。



當華北地區粥廠不足以滿足災民所需時,出現了小規模的暴動和“吃大戶”的行為,所以當災民向南方移動的時候,富庶的江南士紳積極配合清政府搭建粥廠,這是截流的一個舉動,史載當時在徐州、揚州、南京、蘇州、上海等地皆有容納數萬人的粥廠。但百萬流民光憑粥廠收容是不可能安撫的,故而有了江南各地的軍隊堵截,如江蘇巡撫吳元炳在徐州揚州等地設軍營哨卡。而這種堵截只是將流民拒之門外,解除不了他們潛在的威脅,因此江南士紳改變了策略,主動北上賑災,將粥廠全部傾向華北特別是山東地區,這樣一來災民皆知江南堵截沒有活路,華北、山東有粥喝。


江南士紳的這種救災舉動在現在看來,明顯帶有守衛鄉土不被侵擾的主觀願望,但也不可否認他們在賑災時期發揮的巨大作用。北方流民就是在這種政策導向下,深知南下無路,東北就成了一大誘人的“缺口”,因此闖關東成為一時間的人口流動熱潮。這一次災荒也為後來的逃避戰亂開闢了道路,清政府亦於1897年全部開禁,不再阻礙關內人民出關進入東北,由於山東的地理“優勢”,以及前輩的歷史淵源,山東人成為闖關東的主要代表,乃至民國時期的人口統計中,山東人每年進入東北生活的約48萬人,整個民國期間約1830萬人,堪稱我國曆史上規模最大的人口遷移。

綜上,闖關東是我國曆史上一次悲壯的移民壯舉。他是由政府的內在政策導向,天災人禍的在外誘導因素趨使,而山東人闖關東的實質是貧苦農民在死亡線上自發的、不可遏止的、悲壯的、謀求生存的血淚史。

參考史料:

  • 《清史稿》

  • 《滿洲旅行日記》
  • 《中國檔案精粹·黑龍江卷》
  • 《近代大連地區的人口變遷與社會發展》,黃海燕,遼寧師範大學學報

棍哥觀史


我祖籍就是山東,我爺爺就是闖關東去的黑龍江,當時的山東土地貧瘠,人口眾多,老百姓只能走出去自謀生路,為什麼不去富裕的南方,一方面是地理位置的原因,在一個是當時南方並不富裕。在當時東三省土地肥沃,森林,煤炭,金礦,鐵礦資源豐富,在民國期間東北是全國最發達的地區,據統計1945全國工業總產值東北佔85%.臺灣佔10%.其他地區總體佔5%.可見當時東三省的經濟比重,甚至超過現如今的北上廣,所以老百姓闖關東在當時,應該是最好的選擇了。


賣房炒股


我是大史官,我來告訴你“為什麼山東人是闖關東,而不是闖江南?”

闖關東是我國曆史上非常重大的一次人口遷移,而且闖關東最早是興起於清朝後期慈禧的統治時代,當時山東人到東北是奔著那裡的黑土地去的,畢竟老百姓還是以農業為主的。在清朝初期,東北的確是滿清的龍興之地,是滿清人老祖宗生活的地方,也是自己最後的退路,所以,這裡禁止漢族人進入的。到了清朝末年,在山東、河南一帶,太平天國運動和捻軍作亂,老百姓為了生計這才有了闖關東!

可是,他們為什麼不去闖富裕的江南,而要去嚴寒之地關東呢?

首先,南方有起義軍在、有兵患,可以說是連年征戰,老百姓是苦不堪言,根本無法進行生產勞動,自然也就吃不飽飯了。特別是江浙一帶,是太平軍的叛亂之地,禍害當地的老百姓大10年之久,清朝用了近20年才將其成功剿滅。你說山東人會南下闖江南嗎?

再者,南方真的如你所說是個富裕的地方嗎?不見得吧!南方雖然可耕種的土地不少,但南方的人口數量也大啊,他們也只是僅僅能夠滿足當地人的生活需求,根本不可能有多餘的土地供山東人耕種。重要的是到了南方,不僅耕種經驗不同,而且生活習慣也不一樣,吃不慣大米,喝不慣米酒!並且南方多雨、悶熱,山東人適應不了當地的氣候。

最後,東北就不一樣啦!當初滿清是禁止中原百姓進入的,可以說東北地區地廣人稀、土地肥沃,到東北開荒種地後,這些土地就成了個人的了,畢竟有了土地就能種出糧食了,自然也就解決了鬧饑荒。不僅如此,東北還有豐富的石油和礦產資源,可以淘金!因此,土壤肥沃,資源豐富的嚴寒之地-東北,給大批山東人提供了更多的生存機會,這和走西口和下南洋是一個道理。所以,才會一批又一批的逃難者踏上東北開始了闖關東的生活。


大史官


我們看歷史的時候會發現,歷朝歷代都有諸多人民大遷移,無論是湖廣填四川,還是下南洋,抑或闖關東,都代表著不同區域文化的交流,展現著中華民族在漫長的歲月曆史長河裡的不同人民的風土人情遷移,各地文化不斷碰撞,從而形成了今日格局。

從明清時代直至民國就一直在山東華北地區普遍盛行的闖關東,則是屢次為人津津稱道;影視劇的傳播更是讓人們對這一事件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關東意為山海關以東,自古與中原文化不相關聯,更像是一個遙遠的他鄉。因此,在很多不瞭解的人眼裡,還是存有疑惑,為什麼不去南洋呢?那邊那麼暖和;為什麼沒有向海上發展呢?山東不是靠海麼?怎麼偏偏往東北方向走了呢?東北那麼冷。

下面我們就來分析一下之所以選擇闖關東的原因。

一、關東寓意著肥沃和富裕

對於山東、河北的人來說,特別是山東地區,清朝初年和民國時期都有天災人禍。因地處黃河下游,本應繁華富庶,卻因河道淤堵,常年遭受黃河決口、氾濫成災,民不聊生。而頻繁的戰爭和苛捐雜稅更使人民不堪重負。這個時候,就會萌發出尋找新的紮根地。

山海關的那一邊,東北是滿清帝國的發源地,那裡地廣人稀,白山黑水,自然資源豐富,土地肥沃,我們作為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封建社會國家,農民最大的希望就是土地。對於經受蝗災,旱災,水災的農民來說,肥沃的東北就是他們的夢想之地。尋到這樣的土地,才能夠種植農作物,獲得生命所需,繼續繁衍,所以敢拼敢幹的人們,選擇了闖關東。

二、政府的政策影響

清軍入關後,最開始是有招民開墾的政策,鼓勵山東民眾移民東北的,當時的遼東遼西都有大量的山東百姓遷居。而後來清政府為了維護原有的當地風俗和保持關外滿清子弟的統治地位,對關東實行了封禁政策。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關內與關外是不允許漢人私自進出的。

在當時清朝統治者的思想裡,東北是他們的退路,於是自順治時開始修建,直到康熙中期竣工一條千餘公里的“柳條邊”——東北長城,象徵著封禁政策的具體實施。

到了十九世紀中葉,由於沙俄不斷侵蝕邊境,清朝政府又正式於咸豐十年啟動了開禁放墾,這是1860年。從此,開始了源源不斷的大規模百姓遷移,也代表著漢族文化向東北之地的融合開始了,闖關東留下的痕跡,至今東北很多地方仍舊些地區保持了傳統的河北、山東等地的風俗。

三、地理和文化因素

很多人認為江南更為富庶,而且如果像鄭和下西洋一樣去了海外也是不錯的開拓方向。

這在當時來說是不可能的,首先闖關東的大部分都是農民,而農民最為依賴的就是土地,江南的土地並不眾多,而且相比較東北更為肥沃;至於出海,更是一種奢望,鄭和下西洋是因為有政府的支持,而普通的勞動人民,是沒有那麼多的經濟實力去促使他們去南洋的。

靠近東北的關內人民,自明代起就有遷移到東北的慣例,這樣流傳下來的當地人,或多或少都會有沾親帶故的親戚在東北繁衍,所以闖關東心理上會有一種安全感。而且兩地距離較近,飲食文化,語言溝通等方面較為相似,實為一個不錯的選擇。至於西北,那個時候比華東而言好不了多少,都是貧窮之地。

闖關東是中華民族歷史上的幾次人民遷徙代表,也是文化遷徙的代表,更是一種生生不息堅韌不拔精神的表現。正是有了這樣的文化遷徙,這樣的奮鬥,才形成了今日的東北風貌及人情社會。


春朝青牛


我是蒙山沂水老漢。

曾經回答過類似的闖關東的問題。闖關東本身指得就是闖到了山海關以東,搬遷去了東北地區。去富餘的南方就是南下了,呵呵。這是題外話。作為一名山東臨沂人,個人覺得,山東人闖關東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一,東北地區地廣人稀。東北地區廣袤的土地資源是吸引山東人去的首要原因,有了土地,就有了資源,有了勞作的資本,去的原因本身就因為人多地少,生活水平低,去的重要目的就是有田耕,讓耕者有其田。



第二,比較相近的生活習慣。東北人的很多飲食習慣,山東人更容易接受,東北菜跟魯菜口味都比較重,甚至有些接近或者大同小異的地方,去了東三省,對山東人來講,更能適應這是山東人比較容易接受的。



第三,勞動人民的勞動特點。山東人去是勞動,耕作,不是去進工廠上班,所以,對農民來講,還是希望去種地,去勞作,有地可種就是最大的心願和滿足。



第四,親戚朋友的帶動作用。自古以來,山東跟東北就交往頻繁,很多山東人去了之後,感覺生活舒適,動員家裡的親戚朋友繼續去東北,一家帶動兩家,三家,去的人也就越來越多。

一家之言,一孔之見,不當之處,歡迎關注討論交流。


蒙山沂水老漢


闖關東中的“關東”,就是山海關以東、也就是山東北面隔海相望的東北地區。

在那個老百姓食不果腹的年代,山東人最大的願望就是能不餓著肚子。天災人禍和連綿戰爭都造成大量山東農民的破產,山東人民人多地少,種莊稼都是好把式,可以沒有足夠的土地。舉目一望,哪裡有可以耕種的土地?山東人把目光都放在了東北黑土地上,開始舉家北遷。

為啥往北而不是往南呢?

第一,南方人口眾多,人均土地很少。

雖然南方比較富庶,但是南方人口基數大,像江浙地區,雖然土地不少,可是當地人口同樣也不在少數,尚不能滿足當地人的需求。哪還有多餘的土地提供給山東人農耕。而闖關東的又大部分都是一些破產農民,沒有土地就相當於斷了他們的活路。

第二,南方多戰亂。

清朝中後期的太平天國運動和捻亂,都是發生在山東以南的地方。河南和安徽有捻軍橫行,清朝花了20多年才成功剿滅,而江浙地區則是太平軍的叛亂之地,在此地禍害十年左右。相比而已,東北只是土匪橫行,在日俄戰爭之前,並沒有什麼大型戰事發生。清朝覆滅之後,中原和江南一帶也陷入軍閥混戰局勢,山東人避之不及,哪裡肯移民江南。

第三,東北地廣人稀,且飲食習俗相近。

東北是滿人的發祥地,滿清入關後,人口才近二十萬,而需要他們控制的人數卻是達到了幾千萬人。他們怕自己的統治有一天被推翻,就把東北作為自己的備選之地。畢竟歷史上可沒有哪個帝國可以把統治一直延續萬年,在他們還沒有被推翻之前提前謀好退路才是上上之選,(然而這些謀劃後來都給別人做了嫁衣,這都是後話。)因此他們嚴格控制東北土地的開墾,限制移民。這就造成了東北地廣人稀的局面。

儘管留好了後手,可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還沒等到漢人將他們趕出中原,北方的兇鄰就開始對東北這塊肥沃的土地垂涎欲滴。

在沙俄的蠶食威逼下,後期的清政府覺得這樣把東北一直空著也不是個事,抵擋不住外部的覬覦,本就缺乏人口的東北需要外來人口來維持。禁令就這樣被慢慢解開,隨即開始了山東人闖關東的熱潮。到了民國時期,這股熱潮方興未艾。

據統計,1921年關內向東北移民僅為20.9萬人,1926年增為56.7萬人,以後移民數量猛增,1927年達到105萬人、1928年為108.9萬人、1929年為104.6萬人、1930年為67.3萬人。即從1921年至1930年的10年間共有近618萬餘人到東北謀生。

山東人到了東北以後,因為土地廣袤,便開始四處散落,只要你看中了荒地並且有力氣耕種,那麼這塊土地就很可能成為你的固定財產,沒有在南方要和別人搶土地的麻煩。而且又因為兩地飲食習俗相差不多,山東人很快就能適應過來。語言各方面的障礙也不多,總比江南的話更容易溝通,因此山東人到了東北並不存在什麼水土不服。而如果去了南方,則又是不一樣的風格了。

第四,去往東北更加方便。

山東東部的人去往東北只需要在膠東坐船跨過海峽就可以直達遼東半島,一兩天便可到達。而如果山東西部的人選擇陸路的話,雖然對於當時交通不便的年代也不是一個小問題,但對於窮人,沒有什麼不能克服的問題,除靠自己兩條腿外, 也可能是推著木推車。沒有什麼能夠阻擋,失地的山東人民對於土地的渴望。

如同山西人走西口、粵閩人士下南洋一樣,山東人闖關東也是各種因素的綜合選擇,也是地理方面的自然選擇。雖然冷是冷了點,可是東北廣袤的黑土地卻提供給了山東人良好的謀生條件,而且東北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觀念也是十分貼近山東人。闖關東對於無路可走的山東人,無疑是個不錯的選擇,土地是對農耕民族最大的褒獎。


歷來現實


主要是生活習慣,東北和山東非常接近,更容易生活,再說東北資源豐富,地廣人稀,更主要是東北有廣闊的土地資源,闖關東的目的是當農民去了,不是為了打工,再說以前也沒有打工啊,在他們眼裡有土地就是資源,就可以生存,所以這才是闖關東的根源。

很多人說當時為什麼不去美麗富饒的南方,我們勞動人民不是知識分子,去南方創業,他們都是為了種地,不是去當工人,這是當時闖關東的原因,畢竟闖關東的都是勞苦大眾,沒有文化,沒有資源,只是憑藉自己力氣,他們認為只要有一身力氣到哪裡都餓不著。

主要是東北的黑土地吸引了闖關者,在他們眼裡這樣的土地肥沃,再說哪裡人煙稀少,地大物博,已經習慣種地的農民認為只要踏踏實實種地就不會捱餓,所以很多人選擇闖關東,後來就是先去的那部分人介紹自己的親朋好友也加入到其中,就形成了龐大的闖關群體。

很多人抱怨當時我們的祖先為什麼不去北京呢?那樣的話我們現在也是北京市民了,說的很有道理,這裡面應該有很多因素,就像我們為什麼大部分都來自山西洪洞縣呢?這應該是當時規定的哪裡的人到哪裡去,應該是國家統一安排的,應該是有組織有紀律的分流。

闖關東的根本原因是黑土地的吸引,還有地廣人稀,耕種面積大,在老百姓眼裡只要有地就會有吃的,慢慢日子就會好起來,這是根本原因。


大海傳媒


有句老話說的好,“少不向南,老不向北”。

年輕人特別是女人最好不要去南方,因為到了南方,燈紅酒綠,物慾橫流,特別容易跌入慾望的深淵之中,不能自拔。

老年人最好不要去東北,因為東北那嘎達太冷了,雖然屋內有暖氣,但不能總呆在屋裡啊,一出來溜達,一冷一熱極容易得腦血栓。


當年山東人闖關東,之所以往北方去,不往南邊去,大體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是南方土地稀少。山東往南是江蘇,再往南是浙江,再往南是福建。江蘇的耕地較多,土地肥沃,但江蘇人口稠密,該分的土地分完了,該開墾的荒地開墾完了,根本沒有多餘土地留給山東老鄉。而浙江和福建一帶多山,耕地本來就極為稀少,更不可能有多餘土地。

二是南方多戰亂。清朝末年,內憂外患,戰亂頻仍,太平天國佔領了南方大部區域,最後還打下了南京,清政府在揚州一帶建了個江北大營,與太平天國隔江對峙,山東老鄉估計一到江蘇,就被抓了壯丁了。


三是南方語言不通。蘇北方言倒是好懂,大體和山東話差不多,但再往南,到了淮安、揚州一帶,連聽帶猜估計還能聽懂個八九不離十,但到了蘇州、常州,那就是雞同鴨講,和聽外語沒有區別。

四是東北交通方便。山東往東北去有兩條路,一條是水路,從膠東半島坐船出發到大連,最多兩天就到了,還能欣賞到大連金石灘;另一條是旱路,推著獨輪車,領著老婆孩子就一直往北走,大約需要一個月。

五是東北土地肥沃。清朝入關之後,二十萬的滿族人都遷到了關內,關外千里無人煙,萬里無雞鳴,只有野獸成群出沒,那時的東北就是天然的野生動物園,東北虎是統治者。


當時,清朝實行的是禁封政策,啥是禁封政策?就是漢族人禁止到關外開荒種地,漢族人禁止到關外打獵,違者要砍頭的。

滿清為何制定這項政策呢?他們的想法很簡單,他們想給自己留條後路,哪天在漢人的地盤混不下去了,就逃回東北老家,繼續放羊牧馬。

可是到了後來,出問題了,戰鬥民族沙俄眼見南邊大片肥沃土地無人認領,以為滿族人不要了,於是就進入了東北,在東北蓋起了房子,娶了媳婦生了娃,賴著不走了。

清朝一看,這哪成啊,留下的老本眼看要被沙俄吞了,於是就出動軍隊把沙俄趕了出去,還簽了個《璦琿條約》,此時的清政府認識到,光有家業沒人守根本不成,於是逐漸放開了禁令,允許漢族人到東北開荒。


到了1897年,禁令完全解除,誰開的荒地就算誰的,此令一出,山東老鄉齊齊出動,到處都有老鄉的身影。

1910年,關東總人口1800萬人,1949年,關東總人口4000萬人,這4000萬人口中,山東人佔了一半,其餘為山西、河南等省份的人。


一半秋色


我就是山東的,我們村就有很多人家早年去了東北,到現在為止,在東北有很多親人。

我聽老人講:過去山東人闖關東主要是因為生活所迫。山東人口相對稠密,人均土地少。而在東北很容易獲得土地,因為東北人均土地多的很。過去,農民對土地的佔用欲是很強烈的。可以說土地是他們的命根子。只要有土地,就可以種出糧食,有糧食,一家人就不會捱餓。二畝地,一頭牛,老婆孩子熱炕頭的目標很容易實現。而南方人均土地比東北差遠了。

第二、跟從、隨眾作用:最早去的一批闖關東的山東人 ,回家以後反映東北如何如何好,對老家的人是很有吸引力的。多數人家去東北主要是投親靠友,彼此之間也有個照應。 第三點、生活習慣的相似之處多。山東人口糧主要依賴小麥、玉米,而南方依賴主要生產水稻。在東北小麥、玉米等農作物普遍種植,很容易滿足的。 第四、民風和風俗的相似度高。比如性格豪放 、待人接物熱情,純樸。如紅白喜事的大鍋菜,基本上沒有太大區別。山東人到東北後能很快適應,和當地人建立聯繫。而南方就不同了,南方人比較小家子氣,人比較精明。 第五:氣候的差別不大。山東屬於華北平原,一年四季分明,雨水偏少,空氣溼度低,這點和東北的遼寧差別基本不大。而南方雨水偏多,空氣溼度較高。 第六、東北的地方人口管理相比南方來說相對鬆散,上世紀70年代,我的村子的一家人投奔一個東北的遠方親戚,去了以後沒兩個月就落了戶口。 第七、少數在山東當地犯了案的人,為逃避追捕,選擇東北的深山老林。 第八、距離較近,交通方便。山東和東北的遼寧只隔渤海灣,無論通過陸地過山海關,還是通過水路坐船去,都十分方便。





郭雲華


山東歷來人多地少,那些土裡刨食的農民,沒有土地就沒有生計,為了生活得更好一些,他們踏上了漫漫求生之路。

有的人往北,去東三省,有的人往南。然而往北去的人,都有了土地,過上了富裕的日子,往南去的由於生活習慣和氣候條件,以及土地資源有限,他們依然生活在貧困線上,因此人們開始大規模往東北遷徙,俗稱闖關東。

山東人闖關東,有以下幾個原因。

1.東北地區號召山東人闖關東。

1644至1667年,《遼東招民開墾條例》,規定“招至百者,文授知縣,武授守備”,其中23年間“魯民(今山東)移民東北者甚多”,

2.國家號召移民關外。

1860年清政府正式開禁放墾。從此開禁放墾,鼓勵移民實邊,以振興關外的經濟。

3.張作霖主張移民實邊。

張作霖主政東北後改善了交通,華北、東北地區鐵路接通,沿海地區航運開通,給山東移民東邊帶來了交通條件。張作霖主政下的東北地方政府實行移民實邊、發展實業的政策。對移民家庭實行一系列優惠政策。例如:貧困農民、婦女、兒童坐火車闖關東可以免票。

因此山東人在20世紀20年代把逃荒的目的地定在了東三省。從1923年到1925年,東三省每年有100萬移民人口。

4.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闖關東的成功案例,吸引更多山東人闖關東。

瀋陽中街的老字號,天字號、吉字號等6大字號,全是關內人開的。瀋陽中街的中和福茶莊,是清光緒八年(公元1882年)一個叫關樹勳的人請來山東客商趙俊清開辦的茶莊。老邊餃子,是闖關東的河北人邊福創辦的。

大連的“康德記”是大連市現存最早的藥房。1852年,一個叫康德富的中醫大夫從山東來到金州,創辦了“康德記藥房”。

大連的“四雲樓”也是山東人創辦的。1920年代,來自山東的四個年輕人在小崗子的華勝街賣燒雞,從路邊攤發展到開酒樓,故名“四雲樓”。

這些山東人的成功,吸引了左鄰右舍來闖關東。因此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闖關東。

闖關東風潮,加快了東北人口增長速度。

1910年關東總人口增至1800萬人。民國年間“闖關東”洪流澎湃,新中國前夕東北人口近4000萬人。民國38年間,山東人闖關東數量達到平均每年48萬人之多,總數超過1830萬,大約佔全部闖關東人口(3700萬)的一半。

1953年第一次全國人口普查,闖關東後留下的山東人達到700多萬,約佔當時東北總人口(4000萬)17%,而當時全國人口為5.4億。

截止到1990年(全國第四次人口普查),山東人後裔的比例約佔大連總人口的60%以上。

我是潤楊,歡迎關注:潤楊的紅樓筆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