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復出路坎坷:連推新機後,新增2位被執行人,執行標的超1.8億

金立復出路坎坷:連推新機後,新增2位被執行人,執行標的超1.8億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楊仕省 見習記者 隋娉娉 深圳報道

金立復出之路並不平坦。

11月18日,深圳市金立通信設備有限公司(下稱“金立”)新增兩條被執行人信息,累計執行標的超1.8億,執行法院為廣東省東莞市第一人民法院,立案日期為11月18日。

截至目前,金立共有12條失信被執行人信息,累計80條被執行人信息。

不過,金立正嘗試自救。今年9月以來,金立接連推出六款新機型,涵蓋了智能機和復古功能機,線下正同步開展“以舊換新”活動。

在被“華米OV”壟斷的手機市場,金立是否能成功復活呢?第一手機界研究院院長孫燕飈對《華夏時報》記者稱,作為行業曾經的“老大哥”,金立在全國有幾大代理商甚至是廣闊的人脈。

“金立新推的機型價格並不便宜,這就意味著它給線下渠道留下了比較大的利潤空間。作為主攻線下渠道的品牌,再加上發展多年積累的代理商和人脈,它的線下推廣力度會很大。以後的發展就要看金立能不能通過這波產品真正穩定下來。” 孫燕飈說。

開啟“瘋狂自救”模式

今年8月份,一度破產的國產手機金立突然“復活”,其第二大股東盧光輝組織全國多個省份的代理商舉辦圓桌會議,商討如何擴大金立手機的銷量,會議現場也立著“金品質,立天下”的標語。隨後,金立手機官網恢復,並帶著飛一般的新機推出速度重回大眾視野。

9月2日上午,已8個月未更新的金立官微重新更新,推出“金立M11”和“金立M11S”;18日,金立發佈“金立K3”;11月9日,經典翻蓋機“金立A326”發佈;15日,金立再推出名為“金立L6+”的新品功能機。除此之外,金立還開展了舊手機抵現換購新機的線下活動。

金立董事長劉立榮曾公開講過,金立在新技術上不存在優勢,但勝在效率快,能做到快速跟進。不過,在孫燕飈看來,金立將新品重新涉足到功能機市場,乃明智之舉。

“金立最早的用戶群中,打工人群佔大部分,其中一些人不是特別需要智能機的功能,所以特定用戶群還是可以選擇的。”他同時認為,金立此次復出並未太多放低售價,代表著給渠道留下了利潤空間。

在金立官網上,已上市的128GB版M11S為1599元,M11為1199元,K3為999元,價格與魅族X8、Note9、16X不相上下。“機器賣得並不便宜,就意味著給線下渠道留下了比較大的利潤空間,對於能帶來利潤的機型,市場越壟斷,線下渠道對它的推廣力度就越大。”

二股東助力金立“復活”?

11月18日,在天眼查平臺已顯示的88條被執行人信息中,金立再增兩條被執行人信息,累計執行標的超1.8億。此條信息不禁讓人再次思考,金立到底能否“復活”?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一年以前。2018年12月10日下午,金立舉行了第二次金立經營債權人會議,這次會議也確定金立將進行破產重整。根據當時的《重組方案框架》文件,重組後的金立成立資產管理公司和運營公司。

7天之後,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金立提出的破產清算申請,表示涉案債權已經到期至今未能獲得清償,足以證明金立公司明顯缺乏清償能力。

隨後在今年4月,金立第一次債權人會議認定,金立負債達到近211億元,進入最後破產程序。金立官方也隨即發佈公告稱,將對工廠裁員50%以降低費用。

除此之外,試圖自救的金立也將擁有的專利和資產進行了拍賣,在淘寶對旗下18輛車產進行司法拍賣、獲得500萬元,之後又將名下211件外觀設計專利以2.11萬元起拍價在阿里拍賣上掛出。

之所以在宣佈破產8個月後重新復出,有業內人士透露稱,目前金立已經更換了管理團隊,其實際“掌舵人”為金立第二大股東盧光輝,而這剛好與盧光輝於8月組織全國多個省份的代理商舉辦圓桌會議相印證。

天眼查信息顯示,金立實際控制人仍然顯示為劉立榮,持股比例為41.4%,盧光輝持股比例為14.7%。

就金立新品銷量、管理團隊等問題,本報多次向金立致電,但其聯繫電話和服務熱線一直為“服務正忙”狀態。

“其實總體來講,大家都會覺得金立的轟然倒塌有點可惜。無論是基於還債也好、自身經營也好,金立現在能夠將品牌重新做起來,或再延續一段時間,都是不錯的。特別是在現在手機大格局下,能有一個品牌去拓展的角度來說。”孫燕飈對《華夏時報》記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