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極盡輝煌的三星,一點點失去中國市場,全靠這些操作

從功能機時代的霸主,到智能機剛剛興起佔據中國20%的市場份額,直到如今不到1%的佔比,甚至工廠完全撤出中國市場,三星是怎麼樣一點點失去中國市場的呢?這個一直稱霸全球手機市場,至今銷量全球第一的品牌,又為何在中國淪落到這般田地?

曾經極盡輝煌的三星,一點點失去中國市場,全靠這些操作

​在智能手機剛剛興起的那幾年,三星憑藉多年的技術儲備直接霸佔了國內的近3成的智能手機市場。當時三星和索尼、索愛這些外國品牌都是高端的代名詞,收到了許多人的大力追捧;反觀國內,中華酷聯等手機品牌確實太過乏力,四家企業完全靠著運營商過活,一度被打上山寨、低端機的標籤。而高中低端通吃的三星銷量自然而然就非常好了。

曾經極盡輝煌的三星,一點點失去中國市場,全靠這些操作

​三星的傲慢是其走向沒落的原因之一,除了旗艦Galaxy系列其它系列產品沒有太多的明確定位和誠意;更是自以為憑藉“三星”這個品牌就可以勢如破竹,然而缺乏了對產品的打磨和用戶體驗本土化的深入探究。不同機型的外形幾乎一樣的多胞胎兄弟,萬年塑料殼,要性能沒性能,要體驗沒體驗的中低端機型,價格一點不便宜。

曾經極盡輝煌的三星,一點點失去中國市場,全靠這些操作

​原因之二:以小米為代表的國產手機廠商快速崛起。可以說小米的貢獻對中國手機的市場發展是顛覆性的,小米,是中國第一個把山寨品牌變成知名品牌的手機廠家。用山寨手機的價格、良好的體驗和較好的手機質量迅速佔領了手機的中低端和低端市場。同時360、金立、錘子、魅族等國產手機廠商快速轉變跟進,中低端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不思改變的三星在國內市場日益減小。

曾經極盡輝煌的三星,一點點失去中國市場,全靠這些操作

​原因之三:三星引以為傲的高端旗艦優勢也被華為全力進軍手機終端市場而擊破,隨著華為自研芯片的突破和向高端機型的進軍三星的優勢越來越小。同時深耕線下的OV早就搭建起了高高的入局壁壘,憑藉廣告轟炸和明星代言,收割著大批大批的用戶。此時的三星已經開始力不從心了。

曾經極盡輝煌的三星,一點點失去中國市場,全靠這些操作

​原因四:iphone系列產品在國內的熱銷,進一步侵佔著三星的市場份額,後面震驚全球的note7的爆炸事件也讓三星顏面盡失。至此三星在中國市場已無立錐之地,推出是必然的選擇。

曾經極盡輝煌的三星,一點點失去中國市場,全靠這些操作

​雖然退出了中國市場,可依舊有著一批三星的粉絲用戶。不得不說三星的硬實力至今還是無可比擬的,從CPU、屏幕到閃存,再到攝像頭模組等等三星擁有著一套完整的自研供應體系,至今佔據全球第一也是實至名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