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親立下遺囑:女兒,你的孝心只值1塊錢

一位父親在臨終前,留下這樣的遺囑:

“我的遺產留給女兒1塊錢,其餘財產包括房產一套、存款80萬元,全部留給陳女士。”

陳女士是誰?是3個月前,女兒請來照顧這位父親的保姆。

看完這則故事,很多已經為人父母的都沉默了。

一位父亲立下遗嘱:女儿,你的孝心只值1块钱

回想孩子出生那一天,父親欣喜若狂,一個人跑到醫院的廣場上,對著天空拜了又拜,感謝上蒼的賜予。

抽完最後一根菸,便把戒了100多次都沒有成功的煙給戒了,一戒就是28年。

後來遭遇婚姻危機,父親放棄了全部的家產,只提了一個要求:女兒跟我。

他害怕失去這個小棉襖,失去她,父親會覺得冷,冷得睡不著覺。

記得女兒半夜發高燒,父親抱著女兒去醫院途中,心疼地流下淚來。

女兒問爸爸怎麼了?父親不知如何回答,便說:“爸爸好愛好愛你!”

女兒便用小手幫父親擦了擦眼睛,認真地說:“爸爸,我也好愛好你你!”

女兒慢慢長大,距離自己卻越來越遠。

一位父亲立下遗嘱:女儿,你的孝心只值1块钱

直到有一天,女兒帶著男朋友回到家裡,父親第一次聽到別人喊女兒“寶貝”時,忍不住背過身去,心如抽絲。

就這樣,一個陌生人,把女兒從父親的身邊帶走了,然後,結婚生子,再然後,漸漸不見。

從一週一個電話,到一個月一個電話,再到三個月一個電話。從半個月來看父親一次,到一個月來一次,到三個月來一次,再到後來的半年也未必再見一次面。

儘管相隔只有一個小時的車程,卻彷彿隔著千山萬水。

父親慢慢老去,女兒問候的聲音越來越冷。

終於,父親病倒了,一個人孤獨地躺在醫院裡。

他天天盼著女兒出現,可是,三個月裡,女兒只來了兩次,然後便匆匆離開。

父親一位命之將絕,女兒會想起從前,父親是怎麼照顧自己的。

可是,並沒有等來女兒的陪伴和照顧,等來的只是陌生的保姆。

終於,父親生命走到了盡頭,油盡燈枯,心如死灰。

臨終之際,感嘆50年不如3個月,感謝女兒幫自己找了一個好保姆。

為了防止死後安寧,便立下了遺囑:“房租太貴,爸爸決定把房子留給陳女士。你結婚生子已經耗盡了爸爸所有的財產,剩下的80萬養老錢,現在也用不上了,也留給阿姨吧。”

一位父亲立下遗嘱:女儿,你的孝心只值1块钱

龍應臺說過:

“所謂的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而他用背影告訴你,不必追。”

只是可憐這位父親,最後都沒能看到女兒的背影。

這個故事,讓人心裡酸酸的。看著孩子稚嫩的臉,父母無論如何也想象不出,他將來會以何種態度對待自己,對待一個已經老去的自己。

但大多數為人父母者,也斷不會因為看了這個故事,而放下孩子不養。

之前總是聽到父母訓斥兒女:“早知道你這麼不孝順,一出生就給你掐死算了!”可天下有幾個掐死自己孩子的父母?

父母之於子女就是一張沒有迴路的單程票,明知越走越荒涼,也會笑著走下去。

一位父亲立下遗嘱:女儿,你的孝心只值1块钱

要說這位父親,還是幸運的,有一個善良的保姆悉心照料,走完人生的最後一程。有多少年邁昏花的老人,孤獨的死在家中,酗酒都不為人所知啊!

有一位臺灣母親,早年喪偶,自己獨自賺錢撫養兒子,將兒子撫養成人,又送到美國讀書。兒子畢業後,留在美國上班賺錢養家買房子,娶妻生子,建立了美滿的家庭。

母親也快退休了,打算到美國跟兒子一家團圓,享受天倫之樂。於是滿懷欣喜的寫了一封信給兒子,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正當這位母親做好了一切準備,卻收到了兒子從美國的回信,信中寫道:“媽媽,我們經過討論的結果,決定還是不歡迎你來美國同住。

如果你認為你對我有養育之恩,以市價計算,約為2萬多美金,現在我再加一點,寄上一張3萬美金的支票給你,希望你以後不要再寫信來囉嗦了。”

母親讀完這封信,老淚縱橫,苦悶中遁入佛堂。

一位父亲立下遗嘱:女儿,你的孝心只值1块钱

如今,多少孩子長大成人之後,還過著啃老的日子。

畢業工作了,父母拿出養老錢給孩子買房子買車子;結婚了生孩子,正好退休帶孩子,外加洗衣做飯當保姆,每個月的退休金也全部拿出來貼補家用了。

趙樸初說過:

“父母的家永遠是孩子的家;子女的家從來不是父母的家。生孩子是任務,養孩子是義務,靠孩子是錯誤。”

孩子可以使父母的一切,父母卻只能是孩子的餘光一瞥。畢竟,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來的肉,你疼,他不疼。

或許真的,孩子都欠父母一個老有所依,但是父母也不要悲觀,學會樂觀面對,獨立生活。

孝順,有,則樂享天倫;無,亦兩不相欺。不怨不嗔,泰然處之。

此時此刻,你對你的親人有什麼想說的話嗎?歡迎大家評論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