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險提示】當心!這些日常App在收集你的個人隱私!

【風險提示】當心!這些日常App在收集你的個人隱私!

移動互聯時代,足不出戶,動動手指,便可經由手機享受多元服務。在享受便利的同時,用戶可能未曾注意到自己日常打交道的App竟會存在涉嫌違規收集個人信息等問題。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曾對網購、旅遊出行、生活服務、手機地圖、輸入法、瀏覽器和視頻類熱門手機App分三次進行評測。綜合三次評測結果,52款熱門App中,有46款App都存在獲取的敏感權限無實際對應功能的問題,佔比88%,也就是說有超過八成App涉嫌過度收集消費者個人隱私信息。

這些App獲取了諸如讀取短信、發送短信、日曆信息等與消費者個人隱私信息密切相關的敏感權限,卻未在應用中進行使用。用戶手機短信箱中一般存儲有各種驗證碼、訂票信息等重要內容,一旦洩漏,可能會給消費者帶來不可預測的風險。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唐健盛指出,日曆、應用程序列表,這些不起眼的地方竟藏著大“門道”。90%的消費者都覺得向App開放讀取日曆的權限沒什麼危險,其實不然。App獲取了這個權限,就能讀取到消費者記錄到日曆中的行程信息、商業機密等。比如“雙十一”到了,網購平臺需要提醒消費者搶購商品,這個時候網購平臺App就會通過日曆埋一個固定日期的提醒。

除了日曆,應用程序列表也是個深藏不露的個人信息獲取渠道。幾乎所有的App啟動都會要求消費者授權讀取手機應用程序列表。不僅會讀取,還會和前一次做一些對比,查看新裝了什麼,卸載了什麼,通過這些信息來對消費者進行精準畫像。

業內人士表示,敏感信息的濫用危害非常大。比如身份證號可以用來做貸款、辦黑卡,或者辦理實名手機卡之後去實施電信詐騙,對消費者造成一定的傷害。

App上買5元的東西,平臺最低充值卻是50元,多餘的錢不能退、不能提現、不能轉贈。在使用一些網絡應用時,我們經常會碰到充值設限、不退款、默認自動續費的情況。那麼在App裡充值,消費者究竟能不能退費?上海市消保委對28家以購買非遊戲類虛擬幣的形式充值的網絡平臺開展了消費體驗調查,有15家平臺根本無法退款,抖音、美拍、火山小視頻、蜻蜓FM等紛紛上榜。

唐健盛認為App充值消費和預付式消費有著本質區別,預付是用錢買成了多次的服務,而充值只是從個人賬戶到了App賬戶裡,在《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民法》中都規定很明確,消費者應該可以拿回自己的錢。所以遇到這樣的情況,消費者應積極向消協、消保委投訴。

網絡經濟研究專家、中科院大學教授呂本富表示,App運營者和消費者兩個方面都需要加強工作。App運營者不能把“騙錢”當作經營業務的首要任務,遵守規矩應該作為第一原則,而不是來了一個風口,什麼都不顧,只顧掙錢,最後落得“一地雞毛”。消費者遇到霸王條款或侵權事件更不應沉默,共同推動網絡經濟的健康發展也是每一個消費者的責任所在。

《中國信用》

感謝您關注《中國信用》,和我們一起見證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的新動態新進展新態勢。公眾號運營以來收到了很多用戶的支持和建議,給了我們很多幫助,在這裡《中國信用》編輯部對大家表示真摯的感謝,你們的支持是我們不斷前行的動力!

為了更好地向大家提供資訊服務,我們針對這段時間大家提出的疑問和建議,對一些事項做統一的答覆和說明,主要有以下幾條:

如果喜歡我們的內容,歡迎您發送給朋友或朋友圈

歡迎大家提供報道和稿源線索,或對雜誌提出寶貴建議,可在微信後臺與小編們即時互動,也可通過編輯部郵箱聯繫我們:Chinacredit1@163

.com

如何訂閱雜誌

請諮詢010-56805037或010-56805193。

(責編 吳限 製作 陳菁菁 審讀 劉夢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