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失手把孫子頭骨打破:別讓孩子,為家庭矛盾買單

奶奶失手把孫子頭骨打破:別讓孩子,為家庭矛盾買單

在網上看到一個讓人難過又震驚的新聞:湖北29歲的王女士,婚後一直和公婆同住,今年8月生下兒子後,王女士就辭職在家,專心照顧孩子。

因為和公婆住在一起,彼此育兒理念、生活習慣都不相同,因此,婆媳之間摩擦不斷,矛盾頻起。

10月19日,王女士和婆婆因為一些家庭瑣事又起了紛爭。兩人的爭吵聲驚醒了孩子,孩子嚇的哭了起來,於是王女士抱起孩子進行安撫。而此時,一旁的婆婆還在生氣,情緒也很激動,並在衝動之下,拿起桌上的水杯就朝兒媳砸去,結果因為失手,水杯砸在了孩子頭上,孩子當即被砸的哇哇大哭。

被砸後,孩子出現吐奶、發燒、頭部腫起等現象。

奶奶失手把孫子頭骨打破:別讓孩子,為家庭矛盾買單

兩人嚇壞了,趕緊把孩子送到醫院檢查。通過CT顯示,孩子顱骨骨折、顱內出血,當地醫院無法處理,孩子隨即被轉到武漢兒童醫院,住進了重症監護室。

醫生檢查發現,孩子顱骨已碎裂成幾塊,並出現顱內出血、多發性大腦挫裂傷、頭皮血腫,需要手術治療。在切開孩子的頭皮後發現,部分腦內容物已經衝破了顱骨。雖然醫生最大限度地還原了孩子的顱骨原貌,但是,損傷的腦細胞,已不可逆轉,也不可能再復原。

醫生說,雖然目前孩子已逐漸康復。但遺憾的是,今後孩子的精細運動可能會受到影響。

一場衝突,換來孩子一生的悲劇,這樣的代價,實在是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不知道這位婆婆,有沒有後悔自己那一瞬的衝動?她砸下的不僅是杯子,還有破碎的親情和孩子的未來,孩子成了婆媳之間戰爭的犧牲品,他又何其無辜。

奶奶失手把孫子頭骨打破:別讓孩子,為家庭矛盾買單

婆媳問題是世上最難解決的問題吧,婆婆和媳婦,在結婚之前,就是兩個陌生人,不管是價值理念還是生活習慣,可能都大相徑庭。畢竟各自在不同的生活環境裡過了幾十年,突然生活在一起,還得一起面對生活中的瑣碎和油鹽醬醋,難免會起矛盾。

誰都不容易,誰都有委屈,很難說誰對誰錯,畢竟立場不同,觀念不同,習慣不同。

但是,只要彼此有愛,相處就不會那麼,因為婆婆和媳婦之間,愛的是同一個男的。

怕的就是,心底無愛,只有挑剔;只有干涉,沒有尊重。

奶奶失手把孫子頭骨打破:別讓孩子,為家庭矛盾買單

比如《雙面膠》裡的婆婆和媳婦。

在《雙面膠》裡,上海姑娘麗鵑嫁給了一個大學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的東北小夥子亞平。亞平家庭條件不好,在丈母孃家的幫助下,他在上海買了房成了家,婚後夫妻倆其樂融融,幸福甜蜜。

可這一切,在麗鵑婆婆來到上海後就不復存在了。

婆婆傳統思想嚴重,她覺得自己的觀念和生活方式是正確的,看不慣亞平對麗鵑端茶倒水,噓寒問暖的樣子,她覺得男人在家裡就應該什麼都不做,而麗娟作為一個都市女性,無法接受她的生活理念。這導致兩人的矛盾與日俱增,摩擦不斷升級。

在亞平的父親因病住院後,婆媳之間因為利益之爭而徹底決裂,倆人變得水火不融。即使在麗鵑生下兒子之後,婆媳關係仍然沒有得到緩解。

過份的是,婆婆還唆使保姆欺負麗鵑,把麗鵑氣到大哭。後來,她又偷偷倒掉麗娟擠出來給兒子喝的奶,為的是讓孩子從小就不親近媽媽。

更讓人氣憤的是,亞平竟然在她的慫恿下,喪失理智,瘋狂地毆打麗鵑。而她還在一旁大聲喊叫:“打,狠狠地打,打死這個賤人!”

奶奶失手把孫子頭骨打破:別讓孩子,為家庭矛盾買單

好好的一個家,就這樣被她破壞散了。這樣的婆婆,未免讓人心寒。她在兒子兒媳的家裡,忘記了自己客人的身份,把自己當成了小家的主人,什麼事情都要過問。這樣做,不僅將自私的控制慾表現得淋漓盡致,也忘記了自己應有的界限。

對於婆媳的相處之道,塗磊曾說過這樣幾句話:

視如己出的關愛,相敬如賓的對待。“視如己出的關愛”所指的是將心比心,自己的媽是媽,別人的媽也是媽;自己的女兒是女兒,別人的女兒也是女兒。“相敬如賓的對待”所指的是,兒媳婦再親畢竟不是家裡人,不可能像跟自己的親生女兒一樣那麼的親密。

說實話,非常贊同。

中國式家庭矛盾不斷就是因為沒有邊界感。老年人受不了年輕人的生活方式,又放不下孩子,想要在孩子的小家找到家長的存在感。而年輕人呢,想要老人幫忙帶孩子,買房子,又覺得老人管的寬。

其實,世上哪有十全十美的事情,魚和熊掌不可兼得,你在得到某一方面的同時,勢必要失去另外一些東西,就看你如何權衡和取捨。

奶奶失手把孫子頭骨打破:別讓孩子,為家庭矛盾買單

面對婆媳問題,可以試試這樣做:

1.如果可以,儘量分開住

相見好,同住難,有句話叫“距離產生美”,如果住在一起,缺點很容易被激發出來,時間長了就會互相折磨。

如果分開住,缺點就會被隱藏起來,彼此展現的是美好的一面,沒有矛盾就沒有傷害,婆媳關係和諧了,家庭關係也就和諧了。

分開住,給彼此留一些自己的空間,說不定彼此還因為距離而互相想念, “遠香近臭”這句話雖不好聽,但卻不無道理。

奶奶失手把孫子頭骨打破:別讓孩子,為家庭矛盾買單

2.相互尊重,求同存異

如果沒有辦法分開住,那就學會理解和尊重。

兩代人之間肯定有差異,婆婆不指責媳婦週末睡懶覺,理解年輕人在外打拼不容易;媳婦不嫌棄婆婆話太多,理解婆婆話多背後所隱藏的關心。互相尊重,彼此寬容,求同存異,不用挑剔的眼光看對方,多想想對方的好,你的目光聚焦在好的方面,婆媳關係也就愈加順暢。

3.有邊界感

婆婆不指手畫腳,將年輕人的生活交給他們自己去解決,可以提建議,但不要去幹涉,要明白家庭的主角是年輕人。同時,婆婆要有自己的生活,將自己的目光更多地放在家庭之外,找到自己的愛好。人不閒了,矛盾也就少了。而媳婦也不要將自己的壞脾氣一古腦倒給自己的婆婆,婆婆沒有義務承受。

不逾越,才是最好的尊重。

奶奶失手把孫子頭骨打破:別讓孩子,為家庭矛盾買單

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人之相交在於情,愛之相伴在於懂。只要彼此互相尊重,互相體諒,付出多一點,認可多一點,多看對方的優點,忽略對方的缺點,並常懷感恩之心,婆媳關係自然就會和諧溫暖。

兩顆石頭都能碰撞出火花,更何況人呢?沒有什麼,比愛更有力量。

豪豪媽媽,酒店HR一枚,熱愛文字,希望自己的文字能取悅自己,溫暖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