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哭的福原愛哭了,來看她媽媽做的3個小動作

5歲小福原愛的3分鐘視頻回顧

福原愛作為大受中國球迷喜愛的乒乓球選手,愛哭可能是她給大家最大的印象。

還記得前幾年福原愛結婚前後,網上也流傳了一個名為《福原愛:鏡頭下的四分之一個世紀》的視頻,這個視頻也成為很多粉絲後來發掘福原愛的重要的素材。從3歲到28歲,25年,都濃縮在90分鐘裡面,把實誠的福原愛呈現給大家。讓人很難有不喜歡的理由,不知道大家是否也一樣感受?

不過,今天小編要來說說,這個視頻的另外一位主人公福原愛的媽媽(福原千代)的3分鐘。

看過視頻的朋友可以跳過,看後面...

視頻中,5歲的福原愛在一項球技上老是打不好,而出現懈怠,但是又糾結於和媽媽“不中途放棄”的約定。我看這個視頻,最讓我震驚是,媽媽在幾個小細節的處理上非常的巧妙。讓我豎起大拇指的同時,也成為我學習的教材。

本著這份初心,小編就將這幾個小細節一一和大家分享。

歡迎討論,歡迎拍磚噢~~

第一個小動作:趁撿球的時機說出問題,不是停下來刻意去批評

球打的不好,總是收到負面回應,,一個小孩子難免有情緒。但是媽媽並沒有專門停下來講解。她僅僅是趁球是正好落在小愛旁邊的時候,走過去,說了兩句話:

愛哭的福原愛哭了,來看她媽媽做的3個小動作

福原愛媽媽,趁撿球的時機,點醒小愛的問題

“2個球都不對“。

”好好打,是得意忘形了吧”

第一句,陳述事實,批評的原因。第二句,前半句鼓勵。後半句是重點,是批評,但也僅僅說了一句話。然後立刻回到自己的位置上。

就這個組合式的批評,簡直比教科書還教科書,非常值得稱讚和學習。

你有沒有get到呢?

第二個小動作:沒有強制命令小愛接球,用簡單的發球動作引導她

愛哭的福原愛哭了,來看她媽媽做的3個小動作

福原愛媽媽,輕輕把球發到,不想打球的小愛臉

很多時候,小孩子不聽話,我們會怎麼做吶?

不,還是先來看看,福原愛的媽媽是怎麼做的吧:

小愛從剛開始接球,腳步移動變慢等等。到已經自己玩起手指了。這中間的時間恐怕得有幾十分鐘吧。

但是一直到最後,小愛媽媽一直沒有很嚴肅的和小愛“談心”。估計她也是在不停的想招,對吧?

最後她輕輕的把球打到桌上,談到小愛的臉上,她的眼皮底下。

小愛還是被輕輕嚇了一下,臉顫了一下。

這是我注意到的第二個動作,就是用行動去引導孩子,而不是找孩子談空洞的理論。不過這個方法估計很多人都知道的吧。

第三個小動作:5個球臉還是不練,你定

愛哭的福原愛哭了,來看她媽媽做的3個小動作

福原愛媽媽:5個球練不練,你定。小愛說:5個球要練,繼續練

估計也是視頻剪輯到這裡的效果,,眼睛裡面多少有些溼潤,也是人之常情。

拋開這些因素。單純來看看福原愛媽媽的終極辦法:

“5個球練還是不練,你定”。

福原愛聽了,想了一下,回答到“5個球要練”。

到這裡,福原愛重新拿起乒乓球拍,和媽媽對打起來。

而我們也看到了一個圓滿的結局。如果說事情的一方面是小愛同學對“不中途放棄”的堅持,

事情的另一方面,福原愛媽媽,成功的用一個很小的目標,把小愛引導到了正軌上來!更值得稱讚。因為,在和一個5歲的孩子的故事中,媽媽的引領肯定是第一位的作用。

然而就是“3分鐘的堅持”,也許就是以後每一次“中途決不放棄”的第一個開始。

反面來想想,要是這3分鐘沒有堅持,那會是什麼情況吶?

總結

教育,我想把他提升到任何高度,都不為過。數不清的成功人士,在退位之後,都或多或少從事和小孩子相關的事情,其中就我們都知道的“馬老師”。我想這裡面不能僅僅 用喜歡小孩來表達,我覺得他們應該是認識到,人的成長過程中,別人的引導和自我的堅持都是分不開的重要因素。

有古詩說“事無兩樣心有別”,我想這句話不單對大人有用,對小孩子也同樣適用。

而作為爸爸媽媽,只有懂得自己的情感,就能夠體察孩子的情緒,在無差別的"事"中,體會孩子“別樣的心”。進而引導孩子成長,幫助他們順利的發揮自己的優勢特長,快快樂樂的成長,也就了卻了一樁心願。

好啦,關於愛醬和她媽媽3分鐘的視頻,就分享到這裡啦~

希望將來有一天我們的孩子都會說:哭過笑過,依然覺得人間值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