獅山鎮如何打造紅色旅遊線路?看專家出謀劃策

走進獅中村義民紀念碑、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召開專家座談會……昨日,“黨建引領·紅色印記”——2019第三屆專家調研獅山鎮活動繼續開展。

獅山鎮如何打造紅色旅遊線路?看專家出謀劃策

獅山鎮如何打造紅色旅遊線路?看專家出謀劃策

在首日調研中共南海縣委舊址、招大社區、高邊社區璜溪經濟社的基礎上,5位專家圍繞“如何利用好獅山鎮革命老區村、黨建基地等資源,打造紅色旅遊線路”主題,對各個調研點進行點評,還通過頭腦風暴、與獅山鎮相關部門深入交流等形式,提出獅山鎮打造紅色旅遊線路的未來發展之路,可通過黨建引領,深挖內涵、創新宣傳、完善機制,不斷豐富優化獅山鎮紅色旅遊線路。

調研現場

專家對獅山紅色資源讚賞有加

“這裡特色比較鮮明,未來規劃清晰。”“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他們在做本土的紅色文化。”……調研第二天上午,中央宣傳部原機關黨委專職副書記馬栓柱等5位專家首先走進獅山鎮獅中村陳洞經濟社,對陳洞經濟社的紅色歷史保護與建設讚賞有加。

走進陳洞經濟社,猶如一名戰士般的義民紀念碑首先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抗戰期間,陳洞村自衛隊員及村民乘慶祝元旦之機,向日軍送去內藏炸彈的金豬……”獅山鎮獅中村黨委書記、村委會主任、經聯社社長羅寶祥向專家們講述紀念碑背後的故事。隨後,他與獅中村黨委副書記麥笑興帶領著大家一起參觀燕溪古廟、燕溪社學等具有革命歷史意義的古建築。

“未來這裡將與其他紅色旅遊點連線,但現狀還不夠理想。”羅寶祥表示,希望通過本次專家調研,可以進一步提升、挖掘本村的紅色基因,在未來三年時間裡藉助紅色景點豐富獅中村作為鄉村振興示範點的內涵。

從青磚綠瓦的古建築中出來後,一行人趕往當天調研的第二個地方——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在這裡,5位專家與該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張碩,紅星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經聯社社長張萬和等人一起參加調研並座談。

“黨建工作跟行政工作雙促進是根本目標。”張碩表示,在黨建共建方面,公司黨委設立了上下游企業共建、村企共建、校企共建三種共建模式,其中與紅星社區共同打造獅山鎮村企共建新樣板。“我們社區打算和該公司合作,建設特色主題公園。”張萬和表示,目前正按照相關程序申請合理用地,助力鄉村振興。

該公司綜合管理科經理劉洋期望,這次調研可以讓他們獲得更多的經驗輸入,讓企業的黨建工作與生產經營更好地結合。

座談現場

5位專家頭腦風暴

出謀劃策

連續兩天,5名專家走進了顯綱社區中共南海縣委舊址、高邊社區璜溪經濟社等紅色歷史故事豐厚的地方,也走進了招大社區、一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佛山分公司等黨建特色鮮明的地點,漸漸明晰了獅山的紅色文化建設現狀,對於“如何利用好獅山鎮革命老區村、黨建基地等資源,打造紅色旅遊線路”問題也有了答案。

昨日下午,“黨建引領·紅色印記”——2019第三屆專家調研獅山鎮座談會在獅山鎮政府舉行,5位專家帶著“金點子”與獅山鎮委委員、團鎮委書記關鈞宜,獅山鎮宣傳文體辦公室主任溫潔貞,珠江時報社相關負責人等進行座談,分享各自看法。

現場,獅山鎮紅色旅遊線路設計方、佛山市海納天成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創意總監楊銘首先以《獅山紅色文化旅遊整體規劃方案》為題,向大家介紹了獅山紅色旅遊線路目前的規劃情況。

馬栓柱詳細闡述了幾個調研地點給他帶來的直接感受,他總結表示,做紅色旅遊線路需要注意三點。第一,利用紅色資源搭建傳承平臺;第二,要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第三,豐富宣傳教育形式,挖掘內容。

深挖紅色故事裡的內容和細節是不少專家的共識。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楊宜勇就表示,打造紅色旅遊線路需要深挖紅色故事裡的內容和細節,並以原南海縣顯綱村黨員張雲峰與其妻子葉浣娥背後的紅色故事為例子,詳細解讀張雲峰遺書內容,還原背後的紅色故事細節,表示從細處入手充實內容是傳達感情、引起共鳴的好方式。

廣東省縣域旅遊競爭力評價中心專家組組長武旭峰也提出,打造紅色旅遊線路除了在戰略上要將紅色文化做大做強之外,在具體操作上要做細做小,“運用文化‘微創技術’,切口要小、深度要深,能治大病,這是成就獅山紅色旅遊的要件。”

華南師範大學城市文化學院副院長郭守運則在調研中細緻觀察了古村落等的保護現狀。他表示,要加大古村落、古建築、文物設施保護力度,發起“黨員認領古屋保護”活動,在建設紅色文化旅遊硬件設施的同時,大力宣傳展示紅色文化,讓紅色故事鮮活可感。

“我走過全國超120個小鎮,發現很多城市會在酒店放置精緻畫冊,客人入住不到一個小時就能對當地旅遊景點瞭然於胸。”中央電視臺《成功之路》欄目總製片人李長征提出,要充分利用各種媒體途徑宣傳推廣,並出品特色文化產品,提升紅色景點影響力。

專家獻策

深挖內涵

講好紅色故事打造紅色獅山

“一部英雄史詩迴響在千千萬萬的百姓心靈中。”在座談會上,馬栓柱用“震撼”二字,來表達自己得知佛山烈士張雲峰事蹟後的內心感受。

張雲峰1924年入黨,1925年協助顯綱村開展農民運動。在張雲峰等人影響下,1927年,顯綱村成為當時中共南海縣委機關的所在地。1927年4月18日,張雲峰從事革命運動遭國民黨反動派包圍襲擊不幸被捕,並於1928年10月6日在廣州東校場英勇就義。

就義前兩小時,他給母親和新婚妻子留下了絕筆書,其中一句“我就要受死刑了,我是笑的死,不是哭的死,請你不用悲傷”蕩氣迴腸。

“張雲峰的故事很感人,但是除了現場展示的兩首詩、一封遺書之外,他肯定還有很多故事值得深挖。”楊宜勇說。專家們認為,目前獅山鎮還缺乏對這些紅色資源的深度挖掘和宣傳。

“打造紅色旅遊線路,不僅要讓人們看到獅山鎮在革命時期紅,在建設時期紅,在改革開放時期紅,更要看到獅山進入新時代也照樣紅。”楊宜勇提出,獅山鎮必須深挖革命老區村的紅色故事內涵,通過講好如張雲峰、獅中村的義士們等一個個感人的紅色故事,來打造紅色獅山。

創新宣傳

改編影視作品形成紅色文旅IP

獅山鎮擁有非常豐富的紅色旅遊資源,如何深挖資源打造成為紅色文旅IP?

“就南方而言,一個鎮域內擁有這麼多革命老區村是比較少的。”關鈞宜介紹,獅山鎮對於紅色旅遊線路的打造已籌劃了大半年,現已進入加速期,希望專家們能夠為其接下來的發展之路提供新的思路。

“獅山可以借鑑通過拍攝電視劇《可愛的中國》宣傳方誌敏英雄事蹟的形式,將張雲峰等本土紅色人物形象通過影視作品擴大宣傳。”馬栓柱提出,豐富宣教形式,才能更好地擴大獅山紅色文化影響力。

對此,郭守運還列舉了另一個佛山本土烈士陳鐵軍的案例。1980年,一部名為《刑場上的婚禮》的電影,通過改編周文雍和陳鐵軍的真實革命愛情故事,將陳鐵軍的先進事蹟在全國廣泛宣傳,讓一代又一代人深受感染和鼓舞。“陳鐵軍與張雲峰都是無形的紅色文化資源和寶貴財富。”郭守運說。

“該影視作品可以分為三部分,前三分之一講述張雲峰的事蹟,中間三分之一講述他夫人照顧張雲峰母親的孝德故事。”楊宜勇表示,張雲峰夫婦的故事絲毫不亞於其他英雄人物,除了進行影視化改編外,還可以通過媒體刊登其遺書等形式,形成一種學習英雄人物革命精神的氛圍。

李長征提出,對紅色文旅資源的保護、宣傳,不是隻有建立展館、保護遺址的方法,還要考慮如何將其價值充分利用起來,擴大影響力。“可以改編成影視作品、製作精美的紅色文旅畫冊,讓紅色文化看得見、摸得著。”

“同類資源不夠特殊,缺少品牌特色,這是獅山鎮目前打造紅色旅遊線路面臨的困境。”武旭峰認為,獅山的紅色旅遊線路目前只是紅色文化教育基地,還不是紅色旅遊產品。想要打造具有獅山特色的紅色文旅IP,除上述專家提及的創新宣傳方法外,還必須在紅色文旅中融入時尚動感的娛樂元素,並注意提升文化內涵,做到形神兼備。

完善機制

凝聚黨群力量保護文旅資源

“紅色資源保護,最缺的還是人。”在座談會上,郭守運從細節出發,拋出一個問題,在打造紅色旅遊線路的同時,如何對有形的、無形的紅色資源進行有效保護?建立多樣化的宣傳機制、保護機制是一大關鍵。

“有些古村落房屋牆體出現破損。”郭守運說,小洞不補容易變成大洞,古村落就會面臨更大的保護難題。如何破解紅色資源保護問題?他提出,可以充分發揮黨建引領和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以黨員認領紅色資源“保護對象”的方式,帶動社會力量參與到紅色資源的宣傳、保護、傳承中來。

“可以利用本地高校資源,在南海大學城成立紅色資源保護志願服務隊。”郭守運提議,獅山鎮要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帶動黨員、大學生、企業,投入到紅色文化建設中去。

“獅中村義民紀念碑後面的碑文,字很小,密密麻麻很難看清,不利於紅色革命精神的傳播和弘揚。”楊宜勇等專家貼近碑身認真閱讀,發現還是很難看清全部碑文。對此,專家們建議,可以向文物保護有關單位提請專項申請,儘快解決該問題。

此外,馬栓柱還提議,不同的紅色資源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搭建不同的宣傳平臺,並依託產業園區、商務樓宇、微小企業等資源,引入市場化運營機制。

來源:珠江時報馬一右 彭燕燕 翁澤榮 通訊員金延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