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世界經濟動能轉換將成中國故事新亮點

新華社馬尼拉11月21日電(記者閆磊 鄭昕)《經濟參考報》11月21日刊發題為《促進世界經濟動能轉換將成中國故事新亮點》的報道。文章稱,為期兩天的世界中文報業協會第52屆年會11月20日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開幕。來自中國、韓國、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的逾百名媒體從業者以及專家學者參會,圍繞“世界大變局與華文報業”主題展開討論。與會嘉賓紛紛表示,將繼續發揮海外中文報業傳播優勢,將中國支持多邊主義、抗擊逆全球化、促進世界經濟新舊動能轉換的貢獻傳播開來,向世界講好中國故事。

世界中文報業協會執行委員會主席、香港大公文匯傳媒集團董事長姜在忠在年會致辭中表示,在世界變局中,與新時代中國發展息息相關的中文報業應承擔起講好中國故事的歷史使命,講好“中國夢”故事,講好中國道路與中華文化故事,讓中國形象更加鮮明、更加親近。

姜在忠表示,中國要在世界大變局中取得戰略主動,謀好局、開好篇,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在國際舞臺上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只有這樣,才能讓世界加深認識真實、立體、全面的中國,瞭解中國道路、中國製度、中國文化,瞭解中國對世界的責任和擔當。

姜在忠認為,隨著世界經濟新舊動能轉換,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科技等新技術催生大量新產業,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市場國家表現搶眼,適合成為現階段講好中國故事的有益題材。

值得關注的是,自《經濟參考報》承辦上一屆年會以來,世界中文報業間加強了互聯互通,對世界經濟逆風期間的中國方案、中國話題更為熱衷。經濟參考報社總編輯張超文在會議期間表示,“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新舊動能轉換、抗擊逆全球化過程中貢獻突出,在‘一帶一路’倡議下對廣大發展中國家基礎設施建設進行改善,更是受到世界矚目。這個過程中湧現大量鮮活人物事件和典型多邊合作案例,全球中文媒體應抓住難得機遇期和當地新聞富礦,以專業化、全球化視角講好中國故事,反映中國踐行命運共同體理念的成果和決心,加強中外互信。”

與會嘉賓紛紛認為,世界中文報紙在推動中國民族品牌走向世界發揮了積極作用,幫助海外華人樹立中國品牌意識,擴大了影響力。

世界中文報業協會首席會長李祖澤告訴記者,協會各會員遍及全世界,所在地區不同、表達方式不同,通過年會搭建起交流與溝通的平臺,對各家報業媒體的協同發展與共同進步至關重要。“我希望在協會的推動下,中文報業能夠更好地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服務。”他說。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客座教授吉米在年會上表示,通過中外媒體加強溝通、加深中國話題報道,有利於推動中國公共外交進展,有利於中國軟實力建設。

歐洲時報社長張曉貝對記者表示,當前全球政治經濟形勢動盪,更折射出中國經濟韌性,所謂因中國增長率數據降低而產生焦慮大可不必,海外中文媒體應通過對比和客觀的報道降低公眾“焦慮感”。

“歐洲面臨著德國處於經濟衰退邊緣、英國‘脫歐’,相比之下,中國經濟和社會處於健康狀態,尤其在數字經濟領域呈現出較強活力,未來增長潛力和與外界共贏機遇十分巨大。”他說。

此次年會承辦方菲律賓《商報》社長於慶文對記者表示,通過加強華文媒體間溝通,有利於為中外經貿關係建設有益輿論場。“深化經貿往來需要媒體人加強溝通和報道。希望我們的報道能促進中菲雙方更為互知互信,促進菲律賓農產品、旅遊業、服務業、投資等領域進一步拓展對華合作。期待其他東盟國家的中文媒體也能夠加強報道營造益於商業合作的輿論環境。”

今年正逢菲律賓《商報》創刊100週年,在慶典活動上,中國駐菲律賓大使館臨時代辦檀勍生在致辭中表示,百年來,菲律賓《商報》恪守報品報德,秉持自身特色,多角度、全方位報道菲律賓當地的發展與變化,時刻關注中國的建設和發展,報道家鄉故土新人新事,支持中國的和平統一大業,贏得了菲華民眾的廣泛喜愛,也為自己贏得了穩固的讀者群。

檀勍生說,媒體作為中菲兩國民眾相互瞭解、溝通交流的重要橋樑,在擴大兩國友好共識、推動民間務實合作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未來希望媒體能夠在中菲關係中扮演好客觀公正的傳播者、務實合作的推動者及民心相通的促進者。

菲律賓新聞部副部長馬文·噶特巴亞特表示,菲律賓《商報》歷經百年發展,不僅在本地華人中享有盛譽,也成為聯結菲律賓和中國友好關係的紐帶,祝願菲律賓《商報》能繼續蓬勃發展。(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