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遠與鄂州地方史料探源(上)

慧遠與鄂州地方史料探源(上)

慧遠與鄂州地方史料探源(上)

我國佛教,自隋唐分宗立派以來,一時繁花紛呈,氣象開新。然而,在歷史大浪的沖刷洗禮下,到了近代以來,影響最大的則莫過於禪宗和淨土宗。淨土宗以一句“阿彌陀佛”的方便法門,就可使廣大修習者共趨西方極樂世界。其“三根普被,利鈍群收”的淨土思想逐步產生並日趨完善,所以千百年來,在廣大勞苦大眾的非知識界流傳深廣,即使是知識界,也不乏皈依這一宗的善信大德。

佛教傳入鄂州(古武昌),可以追溯到三國吳孫權建都以前。據《磧砂大藏經》記載,孫權建都鄂縣(今鄂州)的前一年(公元220年),縣治內建有“昌樂院”,它是東吳境內最早建立的一所佛寺①。

自孫權建都於此,鄂州當時成為東吳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也成為佛教的中心。吳黃武三年(公元224年),有印度僧人維祗難、竺律(一作‘將’)炎、支謙等在此翻譯《法句經》二卷及《四十二章經》、《梵唄》等,其中《法句經》兩卷流傳至今,成為東吳當時對外文化交流的寶貴資料。三國時期是佛教在中國的發展時期,《中國佛教史》對東吳翻譯佛經的事業,有“初創於武昌(今鄂州),大盛於建業(今南京)”的記述。②

至東晉時期,由於慧遠提倡淨土信仰,後世淨土宗遂奉之為淨土宗初祖。東晉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後,高僧慧遠大師由荊襄南下武昌西山,使西山寒溪寺、古靈泉寺成為南傳淨土宗思想的重要發源地之一。③

千百年來,慧遠在鄂州的影響一直長盛未衰,歷史上的遺痕雖然已很難尋覓,但我們也能從留下的歷代文獻中,仍能窺探到高僧慧遠到古武昌(今鄂州)停留的軌跡。

一、慧遠南下弘法時間考略

(一)慧遠到廬山年代

慧遠與鄂州地方史料探源(上)

慧遠到廬山時間,據有關記載,均認為是東晉孝武帝太元六年(公元381年)。限於資料,僅就目前能見到的文獻記載輯錄如下:

1、“晉太元六年,過潯陽(今江西九江市),見廬山閒曠,可以棲之,乃立精舍,號龍泉寺。”④

2、慧遠隨道安在襄陽住了十幾年。公元378年(東晉孝武帝太元三年),前秦皇帝苻堅遣其子苻丕率17萬騎兵圍攻襄陽,道安欲率僧團離開此是非之地,但卻為襄陽守將朱序所留,不得脫身。道安無奈,只好再次遣散眾弟子,讓他們奔赴各地傳教。……慧遠依依辭別了道安,遂與弟弟慧持帶著幾十個弟子南下荊州,棲居上明寺。慧遠欲到羅浮山(在今廣東博羅縣境內)立寺傳教,弘揚佛法,於是再次南下。途經潯陽時,為幽靜秀麗、風景如畫的廬山深深吸引,於是放棄去羅浮山的打算,決定隱居匡廬。那時,慧遠的同學慧永在廬山西北香爐峰下的西林寺修道,得知慧遠上山,遂邀他同居西林寺。5

3、東晉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前秦大將苻丕攻佔襄陽,道安被朱序所拘,身不由己,於是只得囑咐弟子,各自分散,求道問法,前後長達二十五年,此番分手,確實感到有點依依不捨。不過,形勢緊迫,弘法事大,終於,慧遠一聲珍重,告別老師,帶著好幾十個僧眾,由北南下。他們一行,先是來到荊州上明寺,後來決定繼續南下,去廣東羅浮山。

時間過得飛快,轉眼已是太元六年(公元381年)了。慧遠帶領弟子們繼續住住停停,一路南下,當他們行經潯陽(今江西九江市)時,被廬山林壑幽美、環境清靜的好景給吸引住了。6

4、“太元初,襄陽既沒,振錫南遊。考室廬阜,結宇傾巖。”(謝靈運《廬山慧遠法師碑》)7“慧遠,晉太元六年過潯陽,見廬山閒曠,可以棲止,乃立精舍,號龍泉寺。”(《慧遠法師傳三·淨土聖賢錄卷二》)8“(道)安師因許令不廢外典,常臨眾嘆曰:‘使道流東國者,其在遠乎?’後隨(道)安師南遊襄陽,值秦將苻丕為寇,乃分張徒屬,各隨所往。耆德臨歧,皆蒙誨益。唯師不聞一言,即跪請曰:‘獨無訓敕,懼非人類(一作例)。’安師曰:‘如汝者,復何所慮?’師乃與弟子數十人,南適荊州,居上明寺。念舊與同門慧永,約結屋於羅浮。太元六年(即晉孝武,《寶鑑》作九年。公元381年)至潯陽,見廬山閒曠,可以息心,乃立精舍。”9

5、還有一說:“(慧)遠公於東晉孝武帝太元九年(公元384年)甲申,始至廬山,住同門慧永法師之西林寺。後以來學者多,西林寺隘不能容,故復開東林寺。”(見民國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歲次乙亥,孟夏月佛誕日,古莘釋印光撰《晉蓮宗初祖廬山慧遠法師文鈔排印流通序》載於《廬山慧遠法師文鈔》)10

6、李演《遠公影堂碑》:“慧遠法師其人也。法師雁門樓煩人,賈氏,釋道安之門人。英姿雅韻,清行素節,詳諸舊碑。……自晉氏太元九年(公元384年),法師始飛錫南嶺,宅勝東林。……唐大中八年(唐宣宗大中八年,歲次甲戌,公元854年)七月望日,隴西李演撰,三綱徒眾立。”11

綜以上文獻資料記載,慧遠到廬山的時間,大多資料認為,應是東晉孝武帝太元六年(公元381年)。由此,我們可以上溯慧遠在太元六年之前的時日,即慧遠等僧眾居棲荊州上明寺後,在南下途中,“道經武昌(今鄂州)”這個時期,當是在太元六年(公元381)之前了。當以前論“太元六年”為是。

(二)慧遠南下弘法,道經武昌時間

慧遠與鄂州地方史料探源(上)

1、東晉興寧三年(公元365年),道安師徒到達襄陽。12

2、公元378年(東晉孝武帝太元三年,歲次戊寅),苻堅遣大將苻丕率軍南下,猛攻襄陽。戰事驟起,襄陽危在旦夕,道安再次分張徒眾,將門下數百弟子一併遣散,讓他們各擇去向,到自己願意去的地方傳法。道安的弟子慧遠,就是在此時告別師門,率領部分僧眾南入江西廬山的。13

3、根據以上慧遠到南方弘法時間分析,他約在東晉孝武帝太元三年(公元378年)離開道安,南下荊州,棲居上明寺(《中國曆代高僧·慧遠》)。14

4、然後繼續南下,在太元六年(公元381年)之前,他走走停停,“道經武昌(今鄂州)”。這是慧遠順漢水、沿長江往廬山最便捷的一條通路。清康熙(公元1662—1722年)武昌縣令熊登編篡的《武昌縣誌·卷九·人物誌·仙釋》載《晉慧遠傳》:“(慧)遠公俗姓賈,晉雁門樓煩人也。……年二十四,隨(道)安南遊襄陽,居荊州上明寺。至潯陽(今江西九江市),道經武昌(今鄂州),見山水清秀,可以息心。因構寒溪精舍,居久之,復去寒溪,詣廬山。與江州太守孟懷玉、別駕王喬之,及隱士陶潛、宗炳等,結社往來,相得甚歡。”15

5、清光緒十一年(公元1885年),歲次乙酉編《武昌縣誌·仙釋·晉釋慧遠傳》載:“(慧遠)後隨(道)安師南遊襄陽,適荊州,居上明寺。太元六年(公元381年)至潯陽(案:熊志【即熊登編志】有‘道經武昌’四字)。”(《蓮社高賢傳》)案:(唐)元結。《惠(慧)公禪居表》雲:“沂樊水(今鄂州梁子湖通長江之長港)二百餘里,有湧溪,入溪八九里,有蛇山之陽,是惠(慧)公禪居。又寒溪有遠公橋,則惠(慧)公曾居武昌(今鄂州),而《傳》未之及,何也?”16

慧遠與鄂州地方史料探源(上)

據《武昌縣誌》等史料記述,慧遠當是從太元三年南下,“道經武昌”,見武昌(今鄂州)西山(樊山)鳥語花香,風景幽雅,不失為修練的好去處。於是,打消了繼續南下的念頭,留在了西山。當是在太元六年這之前的時日。慧遠闢西山東麓建起了寒溪寺,又闢三國吳王孫權的避暑宮舊址,即今“英雄避暑”處,建起了寺院(即今古靈泉寺的前身),開始了對佛教淨土宗的信仰、創立和研究。從此,西山便成為佛教淨土宗的發源地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