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再品《海上钢琴师》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再品《海上钢琴师》

经典影片《海上钢琴师》最近在国内影院上映了,它讲述的是一个弃婴(名字叫1900)在蒸汽船上成长为天才钢琴师的故事。影片画面唯美,充满悲剧色彩,结尾是男主角不愿离开自己赖以生存的故乡---Virginian号邮轮,而选择和船一起毁灭。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再品《海上钢琴师》

主人公1900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再品《海上钢琴师》

我还是13年前看的这部影片,时隔这么久,仍然能够记起大致的剧情,可以说这部影片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今,我的QQ空间里还留着它这段著名的台词:

“大海总是载满了回忆的,无论它是快乐的、充满希望的或不堪回首的……”

城市是那么大

看不到尽头

尽头…

在哪里?

可以给我看看尽头吗?

当年,我踏上跳板,不觉得困难

我穿上大衣…

很神气

自觉一表人才

有决心

有把握

有信心

我停下来,不是因为所见

是因为所不见

你明不明白?

是因为看不见的东西

连绵不绝的城市,什么都有

除了尽头

没有尽头

我看不见…

城市的尽头

我需要看得见世界尽头

拿钢琴来说

键盘有始

也有终

有88个键,错不了

它不是无限的

但音乐却是无限的

在有限的琴键上,奏出无限的音乐

我喜欢

我应付得来

走过跳板,前面的键盘…

有无数的琴键

事实如此,无穷无尽

键盘无限大

无限大的键盘,怎奏得出音乐?

不是给凡人奏

是给上帝奏

唉,只是街道…

已经好几千条

上了岸,何去何从?

爱一个女人

住一间屋

买一块地

望一个景

走一条死路

太多选择,我无所适从

漫无止境

茫茫无际

思前想后,你不怕精神崩溃?

那样的日子怎样过?

我生于船,长于船

世界千变万化

这艘船每次只载客二千

既载人,也载梦想

但范围离不开船头与船尾之间

在有限的钢琴上,我自得其乐

我过惯那样的日子

陆地?

对我来说,陆地是艘太大的船

是位太美的美女

是条太长的航程

是瓶太浓的香水

是篇无从弹奏的乐章

我没法舍弃这艘船

我宁可…

舍弃自己的生命

反正…

世间没有人记得我

除了你,麦士

只有你知道我在这里

你属于少数

你最好习惯一下

朋友,原谅我

我不下船了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再品《海上钢琴师》

1900准备下船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再品《海上钢琴师》

1900开始犹豫是否下船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再品《海上钢琴师》

让1900产生下船念头的美丽女孩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再品《海上钢琴师》

1900殉船

当初看这部电影,觉得1900是个思想纯粹、性格单纯内敛的艺术家,他的牺牲像是一种为艺术的殉道,其人物形象也因这不寻常的殉道得到了升华。

可如今再回味,只是替他感到深深的惋惜!并且认为他的殉道可能跟艺术真没多大关系,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思想的狭隘,性格的懦弱。

他生于船,长于船,对船以外的未知世界感到恐惧,自觉应付不了。他是个重度完美主义者,下船意味着去挑战。挑战必定存在输赢,不可控因素实在太多。1900接受不了失败,他宁可将人生止步于高潮。

有人说1900这样的人在现实社会中是不存在的,大错特错了,抱有这种思想的人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比皆是。尤其像在农村,很多老年人无论自己的儿女在城市里发展的多好,且儿女多么的希望他们能搬过去同住,他们依旧选择固守家园。有的住在破旧不堪的危房里,也不愿意搬出来。对他们来说,故土、家就是全部世界,超过这个领域就是可怕的未知,不愿意踏出去,唯恐迷失自我。由此看,1900和他们有何区别呢?

若1900下船,凭他的精湛的琴艺怎么可能在纸醉金迷的城市里活不下去?但他考虑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相对于一望无垠的大海,1900更惧怕有边界的城市,他认为充满未知的城市才是一个没有尽头的世界。假设大海对他来说是二维世界的话,那么城市可能就是三维、四维世界。他怕驾驭不了,迷失其中。

他甚至难以接受自我的改变,觉得自我的改变是对最初信念的不忠,对音乐的不忠,怕自己会逐渐变成一个连自己都不认识的陌生人,或者说变成自己曾经讨厌的那种世俗之态。

他为了保持思想上的干净纯粹,选择了守旧,可能还觉得是洁身自好。到最后连视为生命的钢琴都被搬走了,他还是耐得住寂寞,留在船上。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再品《海上钢琴师》

1900向朋友诉说不下船的原因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再品《海上钢琴师》

1900的琴技是值得称赞的,他那内敛害羞的性格也十分令人怜惜。但他的思维太一根筋、太固执,自设规则,不敢打破。也许在自设规则中,他的思想是自由的,可却将人身自由死死的禁锢住,最终走入极端,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肉身消亡了,思想怎可延续?

这部影片可以跟《肖申克的救赎》做个对比。一个是为了逃离尘世宁可献出生命,在自由的艺术领域内自设枷锁(个人规则)并固守;一个是为了获得尘世的自由,为了活下去而隐忍苟且想方设法的逃离枷锁(社会规则)。一个是对熟悉的环境产生了严重依赖,无法离开;一个是目光长远的盯着未来,抱着希望,时刻做着离开的准备。

1900又何曾想到自己有一天会不得不离开轮船,去陆地生活?说句现实而残酷的话,他那看似忠于自我和艺术的牺牲,实则是艺术根本不需要的。

你可以说他的人生虽然短暂,但他能够坚持主见,很知足,很完满。而我们大多数人都贪得无厌,永不满足于自己所拥有的,总是想要更多。

但是请记住,任何时候都不需要以主动选择死亡的方式来证明自己,况且1900没有受到任何胁迫。自杀是逃避,不是主见。如果有一位强有力的引导者来陪伴1900,他绝不用以死明志。

所以,很明显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是得学习《肖申克的救赎》男主角安迪,不要自设高墙,囚禁自我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肖申克的救赎》

It takes a strong man to save himself, and a great man to save another.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再品《海上钢琴师》

《肖申克的救赎》主人公安迪

强者自救,圣者渡人---再品《海上钢琴师》

《肖申克的救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