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閱愛讀,孩子閱讀的關鍵幾年,你在做什麼?

很多父母都聽過這麼一句話:每一個孩子剛開始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父母什麼樣,孩子就是什麼樣,除了父母的品行、三觀、習慣等方面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到孩子,遷移到閱讀這件事上來,也一樣。

有科學家通過大數據的分析,得出了這樣的結論:“一個孩子在充滿書香的家庭中長大與日後在教育方面獲得成功是有聯繫的,而且,這種聯繫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將會顯得愈發緊密。”


很多父母很注重孩子讀書這件事兒,許多人早在孩子還是嬰兒時,就已經開始囤積各種繪本和認知類的圖書了。隨著孩子長大,父母們開始關心孩子讀的書是不是“有用”。


但是,只看“有用”的書真的只是閱讀的正確打開方式嗎?同時,孩子的成長有關鍵期,閱讀這件事兒也不例外。粑粑麻麻們該如何根據孩子的心智年齡來把握孩子的“黃金閱讀關鍵期”,讓閱讀不再成為一件難事兒?一起來看看今天的文章吧!

閱讀閱愛讀,孩子閱讀的關鍵幾年,你在做什麼?

抓住孩子的黃金閱讀關鍵期


腦科學家研究發現:自然界的所有動物,包括人,在大腦發育的過程中,都有一個發育計劃時間表。在哪一個階段哪些技能先發育,哪些技能後發育,都是有規律的。

如果錯過了大腦發育的關鍵期,再對孩子實施教育,效果就要差許多。

在人類的大腦中,有一塊區域叫“布羅卡”,負責語言的學習。很多研究表明,幼兒是學習語言的關鍵時期,原因就在於,4-12 歲 是“布羅卡”區域的靈敏期。在這個時期存儲的語言,會被大腦認為是“母語”,也就是說很有可能很快掌握並靈活運用。而到了 12 歲之後,絕大部分人的“布羅卡”區會關閉,此時再學語言,運用的時候就不會在靈敏期學習到的語言那麼自如靈活了。

另外一位美國著名生理學家瑪莉安·伍爾夫通過研究兒童閱讀時的大腦變化也發現:

兒童閱讀是左右大腦兩個區域都一起運行的,而過了這個時期,學習語言的能力開始退化,我們成年人在閱讀時,往往是隻有一個大腦半球在工作。

如果用黃金十年來看的話,閱讀的黃金十年可以說是從0歲開始到10歲,最需要做的就是閱讀習慣的養成。

法國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盧梭也曾經這樣說:“人生當中最危險的一段時間是從出生到10歲。在這段時間中,如果不採取摧毀種種錯誤和惡習的手段的話,它們就會發芽滋長,以至後來採取手段去改的時候,它們已經是紮下了深根,永遠無法拔掉和剔除了。”

閱讀閱愛讀,孩子閱讀的關鍵幾年,你在做什麼?

家庭環境對兒童閱讀力影響有多大


對於家庭環境與孩子的發展之間的關係,主流的解釋是:家庭環境會直接影響孩子。

閱讀閱愛讀,孩子閱讀的關鍵幾年,你在做什麼?

上圖解釋了家庭環境,尤其是家庭藏書數量與兒童閱讀力之間的關係、以及家庭基因遺傳對於父母閱讀力的影響。


美國科學人員曾經做過實驗發現:閱讀能力的傳遞在本質上是遺傳的,在考慮父母的閱讀技能後,可以預測出孩子大致的閱讀能力,這反映了真正的環境效應。

同時,家庭閱讀環境的效應和書籍數量的有一定關係,一個家庭擁有多少本書可以體現出其在閱讀方面的投資以及父母對孩子閱讀的支持與否。

閱讀閱愛讀,孩子閱讀的關鍵幾年,你在做什麼?

閱讀閱愛讀,孩子閱讀的關鍵幾年,你在做什麼?

孩子的閱讀關鍵期

給父母的三個建議


1、根據孩子的興趣選書

現在市面上的書籍很多,如果家長們隨便買一本回家,基本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

內容太難,孩子看不懂,沒興趣;內容太簡單啦,沒有成就感,沒興趣。 要讓孩子愛上閱讀,提高閱讀能力,首先就是讓他感興趣,也就是說“悅讀”。

從質量上來看,可以從繪本的權威性、挑選獲獎書籍等方面考慮。

要想少走彎路,選繪本大獎作品準沒錯。比較有名的獎項有:繪本界“奧斯卡”——凱迪克大獎、凱特格林威獎、美國圖書館協會好書獎、國際安徒生大獎及《紐約時報》最佳圖畫書獎。


此外,咱們國內的書單也可以借鑑,比如廖彩杏書單、汪培珽書單等。

閱讀閱愛讀,孩子閱讀的關鍵幾年,你在做什麼?

除了書本的質量之外。選書的一個最重要的原則應該是孩子愛讀,先考慮“有趣”,再考慮有用。

而孩子愛讀,最好是孩子熟悉的事情,情節要符合孩子年齡特點的獨特的心理狀況、思維方法和語言特色,同時又有一些異於常態、常理、常情的變化,讓孩子覺得新穎。

例如,《好餓的毛毛蟲》你肯定不陌生,內容很簡單,就是一隻毛毛蟲每天都在吃,最後做了個繭變成蝴蝶。但是,大師的經典之處就在於,如此一個平淡無奇的流水賬,竟然巧妙的融入了大量的基礎認知以及小寶寶也能理解的無盡趣味。就是這樣一條看上去普普通通的毛毛蟲,已經俘獲全球2000萬孩子的心。

閱讀閱愛讀,孩子閱讀的關鍵幾年,你在做什麼?

最後關於選書還有一個重要的點就是均衡,就好像要保證孩子的營養膳食一樣,我們要講究營養的合理搭配。選擇圖書也是如此,不能孩子愛讀漫畫,家裡就只買漫畫書;孩子喜歡地理歷史,那就不管其他自然科學;孩子喜歡童話故事,那就不讀社科文學,肯定不行,給孩子讀書,就要葷素搭配,內容多元化,讓孩子的視野變得開闊。

2、為孩子營造一個讀書的氛圍

一位家長曾經和小步聊到自己孩子平時閱讀方式時,說道:

“我家孩子喜歡一個人抱一堆書和拿iPad看雲學習裡的Reading,坐在地上一本一本地翻著看和跟讀,叫他出去玩也不去,叫他玩兒玩具也不玩,每天從學校放學回來就去自己的圖書角,雷打不動。”


這就是典型孩子能夠去自主閱讀的場景。那麼,粑粑麻麻們在家裡來給孩子創設一個好的閱讀氛圍呢?簡單來說是一些簡單的情境佈置,增加視覺上的刺激。


  • 只需要1平米的用心,給孩子搭建一個讀書角


一個厚墊子,幾個抱枕,一個角落,就能給孩子創造讀書的環境,打造一個專屬的閱讀角。至於怎麼佈置這個讀書角,以前的推送的文章也給大家推薦了很多,點這裡瞭解。

閱讀閱愛讀,孩子閱讀的關鍵幾年,你在做什麼?

  • 將書放在孩子容易拿到的地方,孩子隨處就可以拿來翻閱。
  • 書一定要放在孩子輕易可以夠著的地方,如地面、孩子的房間或者孩子玩耍的區域。讓書出現在孩子常活動的所有區域,讓他被書吸引,把書當成其中一個玩具。

    閱讀閱愛讀,孩子閱讀的關鍵幾年,你在做什麼?

    實際上,從兩三歲開始,接觸過書、有書放在手邊的孩子,都會有一個人拿起書來隨便翻的情況。如果家裡連一些書都沒有,又怎麼期待孩子會自己主動去拿起來書來翻閱呢?

    3、為孩子做一個合理的讀書計劃

    閱讀計劃的第一步就是要列一個閱讀書單——Reading Booklist,比如之前給大家提到過的Reading Log 就是非常好用的工具(其實已經是無數安利了O(∩_∩)O),國外的孩子也在用,幾乎每個國外幼兒園、小學都會用。

    閱讀閱愛讀,孩子閱讀的關鍵幾年,你在做什麼?

    P.S:大家在微信裡回覆“閱讀記錄表”還可以去下載各式各樣的Reading Log哦~(記得是在微信了回覆,不是文章留言裡哦^_^)


    也可以自己簡單製作一份這樣的list:

    閱讀閱愛讀,孩子閱讀的關鍵幾年,你在做什麼?

    另外,讀完之後,每本書可以針對一個主題還可以做成lapbook(關於翻lapbook的介紹點這裡),彙總後以立體書的方式展現出來。

    不僅可以培養孩子自行收集數據,動手、動腦的能力,同時還能把整本書閱讀完之後做個全方位、多層次、多結構化的拆解和重構,將閱讀的內容掌握得更加牢固。

    閱讀閱愛讀,孩子閱讀的關鍵幾年,你在做什麼?

    第二步,在閱讀的過程中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

    孩子們在完成目標以後,當然少不了獎勵啦。所以制定一張獎勵表也是很有必要的,能讓孩子更加有動力完成任務。


    可以把一些比較大的目標寫在紙上,然後跟孩子一起商量完成後會獲得什麼獎勵,然後把具體的內容寫在對應的空格處。當孩子完成目標後,爸爸媽媽就可以按照事先約定的兌現獎勵了。

    閱讀閱愛讀,孩子閱讀的關鍵幾年,你在做什麼?

    例如這張表格,爸爸媽媽就可以在前面的方格里寫上不同的任務,孩子每完成一項,就在後面的圓圈裡畫上一顆小星星哦!

    記得在微博上看到童話大王鄭淵潔老師曾經表達過這樣的觀點:孩子的模仿能力是非常強的,如果你希望孩子愛上閱讀,那就要讓孩子每天回到家的時候看到你坐在書房裡,專心閱讀的樣子,最好手裡還拿一支筆,寫寫劃劃......孩子是家長的鏡子,閱讀,就從此刻無聲的轉變開始!

    從現在開始,抓住孩子閱讀的關鍵期,讓他通過閱讀,飛到太空,潛入蟻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