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提起国际女明星,我们会不由想到巩俐,章子怡,以及新近的迪斯尼公主刘亦菲,但如果你在外网查询这些中国国际女星的资料和新闻,会发现大多语焉不详,寥寥带过,唯独一位女明星,外媒从不吝啬笔墨和赞誉。

她就是华人女星黄柳霜。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英媒说她是凡夫俗子难以望其项背;

美国媒体则说她气质出众,不同凡响;

外媒对她的大幅度报道,一方面因为,她是第一位闯进好莱坞的华人影星,第一个在星光大道留名的华裔女演员,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她自小出生在国外,比起其他中国女星,自然多了许多谈资。

但就是这双重元素,让本来拥有姣好容貌,可以平安喜乐过一生的她,命途多舛,生而弥艰。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因为她的电影梦,发芽的太早。

14岁进入影视圈,正是好莱坞排斥和歧视华人最严重的时候;而出生国外,又让本是中国人的她,并不被本土待见。

直到2009年的《镜花水月·中国》,将她列为[不可不知的华人女演员]榜首,人们才知道这位华人影星的波折人生。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但其实我个人认为,外媒后来给予她的评价更高,他们说:她是第一位华裔电影明星,也是第一位获得国际声誉的亚裔女演员。她利用自己的名气和影响力,抗议好莱坞的种族主义,抗议外媒对华人的歧视,并为自己和许多有色人种的演员,开辟了更多更有意义的主演角色。

可惜这些后世认可来得太晚,她这一生,一路走的很艰难,因为她在世时,仿若一个夹心饼干,无论怎么做,两头都不讨好。

好莱坞嫌弃她的华人身份,虽然对她倾城之色,天赋演绎赞不绝口,却不肯交付于她更好的角色,她屡屡遭受职业打击;而她想要回国发展,也不被国内媒体接受,就连家人也对她嫌弃不已,而倾心相恋之人,却因为白黄肤色差异不能通婚。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56岁英年早逝,人们能够从过往的影视资料里窥见的是,一副盛世美颜,一生坎坷漂泊,一世孤苦无依。

生不逢时,是后人给她的全部评价。

但其实自始至终,她都只是一个痴恋电影,迷恋演绎,渴望绽放自己,希冀得到认同的寻常女孩而已。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黄柳霜,1905出生于美国洛杉矶,祖籍广东台山。她的祖父是最早一批到加州淘金的华人,父亲是第二代移民,在美国经营一家洗衣店。

黄柳霜很小的时候就在父亲的店里帮忙,为顾客送去洗好的衣服。虽然她在美国长大,接受的是却是纯粹的中国传统教育,而她又在风云变幻的美国新时代的思想洗涤下长大,这让她的人生,无论是外在环境还是内在精神,都充满了不定因素,正如许多移民所言:明明血脉相连,却好似无根浮萍,风雨飘零。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黄柳霜自己后来也说自己的一生,充满了矛盾性:我的灵魂的两部分如同猫狗般争斗着。

电影,是她人生中,第一次找到归属感。

那时她才9岁,为顾客送衣服时,得到了一笔小费,她拿着这笔钱,看了人生中的第一场电影。

结果,银幕里的世界,从此吸引住了她,她的电影梦开始发芽生根,渴望成为一个电影明星的愿望,越来越迫切。

而当时的洛杉矶,刚好成为电影的制作中心,时代的发展,似乎在决定她的人生。很多时候,那些看似个人的决定,放之大背景中,皆是命中注定。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9岁的她,就每天利用业余时间,蹲守剧组,看街头拍摄,和剧组成员交涉,渴求得到一个角色。

但她的电影梦遭到了家人的反对,父亲告诉她,拍照片会勾走人的灵魂,年幼的她不知道灵魂是什么,但她知道,只有电影能让人安心,电影就是她的灵魂,从她第一次看电影开始,她的灵魂就已经被勾走了。

14岁时,她的机会来了,一部叫做《红灯笼》的电影,需要东方面孔。黄柳霜毛遂自荐,长相出众的她,被选上了,开启了自己的电影之路。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在她电影生涯的前几年,她接受的都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角色,因为在白人电影里,其他肤色本就是闲来之笔,可有可无。

但黄柳霜珍惜每一次机会,即便是连台词都没有的角色,她也全身心投入,那份执着,只有星爷《喜剧之王》里的伊天仇可以比拟。

1922年,她17时,迎来了人生的一个重量级角色,在美国电影《海逝》中,扮演一个叫做莲花的中国女孩。这是好莱坞制作的第一部彩色电影,也是第一部不需要特殊放映机的彩色电影。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根据歌剧《蝴蝶夫人》改编的故事中,中国女孩莲花爱上了一个美国人,她为这个人生了一个孩子,但这个男人却在朋友的建议下,离开了她。后来,她发现这个男人再婚了,并且被被说服要放弃孩子的抚养权,因为孩子离开她会过得更好。

电影里,她离开儿子后,就跳海自杀了。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在现在看来老套的剧情,在当时却掀起了腥风血雨,因为那时种族间的婚姻和爱恋,是被美国各州法律所明令禁止的。电影虽然一直踩着红线走,却也不敢真正越界,所以,由于种族歧视的原因,电影制作人一方面展现超越种族的爱情,一方面又让跨种族的爱恋,皆不得善终。

黄柳霜因为是华人的缘故,不能和任何白人男性在电影里有接吻等亲密镜头,这也意味着,她的戏路受到了很多限制。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在《巴格达窃贼》中,她饰演一位蒙古女奴,她的妖娆艳丽,让埃及艳后也显得暗淡无光,但是作品中的女奴身份,让她招致了来自家庭和华人社会的批判。

在她的所有角色中,要么是负面形象出现,要么是以死亡告结。

1928年,心灰意冷的她,离开好莱坞到欧洲发展。

1929年,她主演了英国电影《唐人街繁华梦》,凭借在这部戏中的精湛演技,她被邀请出席英国王室宴会。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1932年,她在玛琳·黛德丽主演的电影,《上海快车》里担任女二,她出神入化的演技和令人惊艳的美貌,让电影学家们至今认为,她完全盖住了主角的光芒,她再次用个人魅力和实力,征服了世界。

很多评论家认为,她完全没有相机意识,具有非常好的镜头感,能够充分掌握哑剧的准确性,是天生适合屏幕的演员。

但尽管如此,她也无法凭借一己之力,改变当时的电影格局。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对于黄柳霜而言,职业生涯的最大打击是1936年,当时由赛珍珠所写的作品《大地》,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并要被筹拍成电影。众所周知,这部小说里的女主角,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黄柳霜为此精心准备,希望可以出演这个角色。

一位导演却告诉她:你太中国化了,不能演中国人。这个角色由德国女演员,路易丝·赖纳代替。

黄柳霜后来表示说:在好莱坞,比起真正的中国人,制片人更喜欢匈牙利人、墨西哥人、美国印第安人,来演中国角色。

今天,这部电影,被电影史认为是30年代,最臭名昭著的演员歧视案例之一。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黄柳霜再次对好莱坞失望至极,她离开了美国,开启了中国的寻根之旅,但是这趟寻根之旅,并没有让她找到接纳和归属感,反而由于过去的角色,她被很多中国人误解。

虽然,她曾经利用自己的名气,发表了很多政治声明,公然谴责过日本入侵满洲的恶劣行径,并拍卖自己的服装,为慈善事业筹集资金,向中国援助机构捐款。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她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真希望自己出生在中国,我对自己的同胞有深深的敬意。

但这也没有换回多少好感。

1942年,宋美龄的访美之旅,成为了压倒黄柳霜的最后一根稻草。

当时宋美龄到美国访问,发表演说时,在当地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很多当红明星都去拜访宋美龄,宋美龄也邀请了很多有影响力的当地华人。

却唯独没有邀请黄柳霜。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因为在宋美龄看来,黄柳霜出生贫微,代表了很多当时洗衣店,餐馆等中国苦力的形象。而她希望西方对中国人的印象可以改观,因为当时留学西方的很多学子,大多受过高等教育,在国内也是家世显赫,他们更能代表新中国的形象。

也许作为政治家的宋美龄,在做选择时自有她自己的考量,但是她这么做,对当时渴望得到认同的黄柳霜来说,无疑是致命一击。

因为肤色,她在事业上受限,因为出生国外,她不被同胞接纳,因为阶层,她不被上流社会的国人认可。

她这一生,无论在哪,都要饱受歧视。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从贫苦洗衣工,到首位享誉世界的华人女星,她风华绝代,无人能及

宋美龄的访美之旅,无疑是给黄柳霜下达了封杀令,从此以后,她慢慢退出了演艺圈,不再出演任何角色。

可以想见,要有多么失望,才能放弃自己的梦想,要有多么心灰意冷,才能放弃自己的灵魂所在。

我很喜欢一个外国作家对她的评价,她说:好莱坞至今仍在为自己的种族歧视洗白,但因为黄柳霜,亚洲演员和其他有色人种,可以获得更多的机会。她是好莱坞第一批公开反对种族主义的演员之一,她的一生,都在兢兢业业为电影付出一切。

1961年,她在家中因心脏病去世。

以后,也许会有无数的中国女星,在好莱坞大放异彩,但唯独黄柳霜,注定风华绝代!

文 | 巴黎夜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