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阿嬌是男人的幻想,也是女人的幻想。

她的大眼睛,受傷小獸一樣的氣質,很能喚起同類的憐愛。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很多時候,你會不知不覺在她身上投射一個受傷的自己,覺得她的無助,她的被損害,都是另一個自己在受苦。

所以她很適合做明星。

在男權世界裡暢行,在女性世界裡同樣是香餑餑,尤其是近些年,大家不僅憐愛她,甚至想保護她。

走過大劫以後,她仍然看似柔弱,但走的路越來越好。

而她的表演,好像也在精進。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最近她參加《演員請就位》,作為知名女星,戲齡10多年,依然與新人一起PK,這非常需要勇氣。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畢竟,新演員有輸的權利。老演員沒有。

新演員也輸得起——反正有的是時間,一切都來得及。

老演員不行——被大家用放大鏡盯著看。演得好倒罷了,演得爛,多年努力全被否定,一切歸零,失敗成本過大。

所以他們站上臺時,就有一種“落魄子弟江湖老”、“背水一戰”的孤注一擲感。

明道就是這樣——

他從一線男主的位置上掉下來,如今與新人同臺對擂,話放得狠,姿態也悲壯。可惜演得不算好,整個人在後臺崩潰大哭。

他說自己這幾年很糟糕。

他說還有人告訴他,“你再也演不了男主角了”。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但又有誰聽呢!

節目一結束,他的困境仍然會繼續。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人們只聽得到成功者的笑聲,聽不到失意者的啜泣。

倘若他還年輕,倒有機會重頭再來。

可惜年齡對於演員來說,幾乎是致命的。

老了就是老了,乖乖去演別人的媽或爸,或者退居二線,退居幕後,退出娛樂圈......沒得商量,哭都沒地方哭。

之前鄭爽也是這樣。

——在《我就是演員》的舞臺上,她手足無措地,在臺上毫無秩序、毫無邏輯地竄上竄下,瞪眼,咬嘴,落得全網嘲弄。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那場表演之後,不僅沒成事兒,反而成了小丑。

之後的兩年,鄭爽的資源很不好。

戲約,越來越少。

廣告,幾乎沒有。

後來竟想到去做網紅來維生。

人至中年,命運越來越不留情面。

尤其是靠臉吃飯的演員,年齡一過,嬌都沒得撒,退路也沒得選,只有硬著頭皮上。是騾子是馬,都得明明白白遛一遛,號召所有人都來評一評。

之於宣傳,很有噱頭。

之於演員,很殘酷。

所以這樣的比拼,之於老演員,不是一次機會,是一次公開審判,不成功,則成仁。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阿嬌竟扛過了這樣一關。

她飾演阮玲玉,一個被輿論壓垮的女明星,與她有著不謀而合的悲愴。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阮玲玉死時,留下遺書,說:人言可畏。

而阿嬌,11年裡都在抑鬱狀態中掙扎:我不快樂。

兩個被侮辱與被損害的人,經由表演,成為同一個人。

所以,阿嬌在表演時,是有真感情的。

而這種感情,又極為剋制。

當她穿上旗袍,梳上愛司頭,走在30年代的上海光影裡,阮玲玉的眼淚,經由阿嬌的眼淚,緩緩流了下來。

一切都對了味兒。

她是那麼曼妙,又是那麼可憐,還有著欲語還休的無助。

這個角色,活過來了。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記得李安說過,演員本身的靈氣,與電影裡的靈氣,常常是兩回事。

“演員自己有靈氣不如電影裡有靈氣,得拍出來才算數。她要吃得下那個妝、那個光,吃得下大夥加在她身上的那個戲,那個‘藝術份兒’。”

阿嬌吃下了那個“藝術份兒”。

她臺詞不多。

但就在那個長鏡頭裡,她的身體,都在表演狀態之中。

她的眼瞳每一次流轉,都是一種情緒。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其中有一個20-30秒左右的大特寫,阿嬌非常動人、非常隱忍地,只用眼神,就表達透了阮玲玉的求生而不能,求愛而不得,求全而無望。

欲語還休。滿屏蒼涼。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你會想到一個詞:宿命。

宿命般的綻放。宿命般的死。

然後不由自主地,撲簌簌落淚。

趙薇說:“表演......有一個詞不大容易做到,就是哀莫大過於心死,欲哭無淚......她讓我內心不斷地流淚,但她是剋制的。”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是的,表演“放”容易,表演“收”很難。

能“收”的人,才是高級的。

能“收”的演員,才是真正懂戲的。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阿嬌今日的掌聲,全是苦難換來的。

要知道——

一無所知的人,不會懂得“收”。因為她的生命還沒有“放”過。

歷盡滄桑的人,才會懂得世事無常,千難萬苦,九死一生,回過頭來,很多時候什麼也說不出,只會化作一聲幽幽的長嘆。

然後作為演員,她才懂得“收”。

懂得“剋制”。

當年張曼玉飾演《花樣年華》時,整部電影裡,沒有一個大表情、大動作。卻於不動聲色間,演透了兩個人半生的掙扎。

因為含蓄,電影成為一代經典。

《霸王別姬》裡,張國榮用少一分則缺,多一分則溢的表演,將程蝶衣詮釋成了一個無法超越的符號。

高級的,都不是灑狗血的。

它一定準確、低溫、隱忍。這樣才有餘韻。

這一場《阮玲玉》的表演裡,阿嬌也做到了。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我曾和朋友說,“阿嬌那個眼神,看了就很想哭......看完以後,整場依然只剩了那一個眼神,依然想哭......”

這就有了美。

——美不是大開大合。大來大去。大哭大鬧。大紅大綠。大生大死。大悲大痛。

朱光潛說:美是一種冷靜後的回味。

熱度過後,感情裡摻的水晾乾了,表演中糅進的味兒散掉了,還有得嚼,有情,有勁兒,更多風光在後頭,就很好。

能做到這份上,表演就是上乘。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近些年,阿嬌遠離熱鬧,成為人妻,紮紮實實過自己的日子。

她的話題不多。

和從前相比,冷清得像“被遺忘”。但她一直在表演的路上走。重新站上臺時,眼神是不慌的,身形是有章法的。

很令人安心。

其實很多老演員的表演,因為經驗太足,很容易兩極分化。

要麼成戲油子,不著調。

要麼著色相,有匠氣。

都不是妙事兒。前者令人出戏,後者令人生倦。

所以演技要有,魅力也要有,兩者缺一不可。要準確,要深刻,也要動人。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阿嬌的可貴,就在於她懂得怎麼“演得好”,也懂得如何“演得美”,兩者兼具,就成大明星。

大明星不是流量加身。

不是經常上熱搜。

不是經常搞各種各樣的緋聞,發各種各樣的通稿。

而是不論你從焦點消失多久,一旦回來,仍然光芒萬丈,風情萬種,令人挪不開眼睛。這才是有魅力。這就是女神。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真的,演員不容易。

明道說自己再也做不了男主角了。

張雲龍說,太多好演員沒戲演了。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段博文說,找他拍戲的越來越少了。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之前姚晨也在演講時哭訴,中年女演員沒有戲找。

都在說明,演藝圈也是江湖。

在這個江湖裡,一代新人換舊人,速度比誰都快。而且因為那是名利中央,為了得到資源,大家甚至瘋了似的搶資源。

倘若不努力,枉你之前光芒萬丈,依然會逐漸邊緣化。

所以你用了多少心,內心有多執著,一站上臺,一出手,就知道有沒有。

有,路越來越廣。

沒有,市場和觀眾都會對你關上門。

這也給所有演員提了個醒:若想一直不被淘汰,別玩假把戲,去做真功夫。敬畏舞臺,敬畏觀眾,敬畏“演員”這個詞。

就像阿嬌說的:“入行18年,戲齡18年......我會盡力。”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希望所有藝人都如此。

而我們,也該全力以赴。

這一次,阿嬌沒哭:我不是笑話,我是演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