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構項目“撈一嘴” 村幹部作繭自縛

虛構項目“撈一嘴” 村幹部作繭自縛

虛構項目“撈一嘴” 村幹部作繭自縛

這是今年8月30日,涼山州寧南縣紀委監委在新村鄉碧窩村舉行惠民惠農資金清退會的現場。紀檢幹部們將查處的11.96萬元違紀款現場退還給群眾。在村幹部的組織下,村民們依次排隊、簽字、按手印、領退款。

虛構項目“撈一嘴” 村幹部作繭自縛

“沒想到被侵佔的退耕還林補貼還能拿回來!”碧窩村村民繆正權激動地接過清退的現金,在違紀款領取表上籤上了自己的名字。

去年8月,寧南縣紀委監委信訪室連續收到數封關於新村鄉鹽巴坪村主任高發順、碧窩村文書張連發等人騙取、私分退耕還林補貼的舉報信。縣紀委監委隨即成立核查組,與40多名當事人核實補貼金額,對賬審核每條賬目明細,真相很快浮出水面。

原來,2011年下半年,因項目變更,寧南縣林業局計劃將原本位於其它鄉的100畝退耕還林項目進行調整。新村鄉鹽巴坪村主任高發順得知消息後與時任碧窩村一組組長的張連發商量,由張連發做通老百姓的工作,高發順負責爭取項目,合謀從中“撈一嘴”,將原本每畝260元的退耕還林補貼只給村民100元,其餘的二人私分。

“每年給你們100元補助,地我也不佔你們的,該種桑樹還是繼續種。”張連發召開社員大會,向涉及農戶提出承包他們土地搞“退耕還林”。高發順則憑藉家在林業站的優勢四處遊說。項目很快落地到碧窩村一組。隨後,二人虛構承包管理合同,申請了114.9畝的退耕還林補貼。為方便套取資金,二人將原本38戶農戶的項目只找了關係比較近、容易控制的6戶,並以其名義申報並辦理了6張“一卡通”,由張連發“統一”保管。每次補貼發下來,兩人將錢取出來挨家挨戶兌現每畝100元的承諾後,剩下的就私分,共計套取11.96萬元。2018年12月,張連發、高發順被給予開除黨籍處分。其涉嫌詐騙罪的問題線索移交司法機關依法處理。

“張連發、高發順作為中共黨員,虛構事實、隱瞞真相騙取國家惠農補助,且未在限期內主動說明問題,情節嚴重,造成惡劣社會影響……”清退會現場,縣紀委通報了案情和對兩人的處分決定,村民們頻頻點頭稱好。

“群眾反映強烈的、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就是我們要嚴查重管的問題。”寧南縣紀委監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加大對扶貧領域腐敗和作風問題的查處力度,加大公開通報曝光力度,讓黨員幹部現場接受警示教育,守好底線,廉潔自律,讓腐敗在“陽光下”無所遁形,切實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讓人民群眾實實在在地享受到反腐“紅利”。

虛構項目“撈一嘴” 村幹部作繭自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