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鄉手拉手 結對送文化——臨清打造“悅動城鄉、多彩臨清”文化品牌

  黨的十九大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作為擁有豐富文化資源的臨清,如何讓文化為鄉村振興賦能?又如何讓文化給鄉村帶去新氣息、新風尚?近期,臨清通過做大做好城鄉文化互補文章,發起“悅動城鄉、多彩臨清”為主題的文化匯演,創新探索“7+100”模式,在繼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的同時,促進多元文化在城鄉之間靈動流淌,激發出鄉村文化振興的新活力。

  “7+100”,送出文化盛宴

  前不久的一天晚上,臨清市魏灣鎮李圈村文化廣場上比肩繼踵、流光溢彩,淅淅瀝瀝的小雨也未能阻止1000餘名觀眾享受文化盛宴的熱情。舞蹈《中國鼓》用鏗鏘有力的步伐點燃現場觀眾的熱情,拉開了整場文藝匯演的序幕;村民自編自導自演的小品《誰划算》講述了關於結婚彩禮的故事,倡導喜事新辦的文明新風;京劇《狀元媒》唱腔優美圓潤,令人陶醉;曲劇《小倉娃》扮相逼真,75歲的村民孫法增唱得形神兼備、惟妙惟肖;舞蹈《中國最強音》朝氣蓬勃,青春活力四射……多種藝術形式輪番上陣,臺上的演員個個精神煥發、情緒飽滿,現場高潮迭起,掌聲、歡聲笑語此起彼伏。

城鄉手拉手 結對送文化——臨清打造“悅動城鄉、多彩臨清”文化品牌

  匯演的成功舉辦在村民中引發了強烈的反響,“在村裡第一次見到LED大屏幕,現場音響視頻效果很震撼,節目形式多水平高,不少節目都是身邊人身邊事,十分親切精彩,希望這樣的晚會多辦幾場……”村民張金強嘖嘖稱讚。

  不僅在魏灣鎮,此次文藝匯演覆蓋了臨清全市7個鎮(街),演出場場爆滿,惠及城鄉上萬名群眾。自2019年8月份以來,臨清發起以“悅動城鄉、多彩臨清”為主題的文化匯演,創新探索“7+100”模式,即7場文藝匯演、100個精彩節目。這100個節目一部分是從臨清京劇團等專業團體以及全市機關幹部展演、新春音樂會、春節晚會等選取的高水準文藝節目,一部分是面向全市城鄉徵集的本土和原創的文藝節目。遴選出的精品節目,採取“城鄉手拉手,結對送文化”的方式,每場由不同的城區藝術團和農村演出隊結對演出,為群眾送上一道道文化大餐。

  群眾當主角

  演出結束時,來自尚店鎮倉上村的張佰山仍然難掩興奮與喜悅:“如何充分地表達情緒,把軍民魚水情自然充沛地表現出來?市京劇團的老師手把手地糾正我們,一個眼神、一個腳步地教,很仔細。”張佰山是一位京劇愛好者,業餘時間他喜歡聽戲唱戲,還加入了村裡的京劇協會,這次他和村民劉鳳然一起表演了京劇《軍民魚水情》,“平時經常在村裡的小廣場唱,沒想到今天我們能站在這麼大的舞臺上,內心很激動。演出之前,我們彩排了很多遍,確保演出萬無一失。”

城鄉手拉手 結對送文化——臨清打造“悅動城鄉、多彩臨清”文化品牌

  據瞭解,本次文藝匯演中,多個高質量的鄉土文藝節目在匯演中得到精彩展現,多位優秀草根人才被髮掘。村民帶來的魔術《大變活人》毫無破綻,觀眾拍案叫絕;旗袍走秀姿態優雅、造型大氣;社火舞龍表演活靈活現、大氣恢弘;民間麵塑、剪紙藝人帶來的工藝品製作展示以及村民自導自演的秧歌、廣場舞、小品、地方戲……不僅讓臺下觀眾大飽眼福,也讓村裡的文藝愛好者過足了“表演癮”,文化匯演成為群眾實現夢想的夢工廠。

  “我們村的健身集體舞參加了匯演。因為主角是自己,舞臺在鄉間,他們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文化激情。”大辛莊街道前戶營居駐村第一書記宋海洋深有感觸,“群眾對於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更高,以往文化下鄉群眾的參與感較低。這次活動使用了高端的影音設備,現場效果高大上,節目內容接地氣,為熱愛文藝的村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很受群眾歡迎。”

  激活文化春水

  “十九大精神落實得好,種地還有補貼找,貧困戶有低保,合作醫療能報銷……”魏灣鎮東辛村的李桂華帶來的節目《四老太說唱》,將黨的好政策和村裡的文明新風尚一一道來,唱詞歡快押韻,表演幽默風趣,將演出推向高潮。“是黨的惠民政策讓我們過上現在的幸福生活,我就把村裡的新變化和發生在身邊感人的故事寫成歌詞。”談起創作緣由,李桂華說。

  此次匯演,為充滿鄉土氣息和民俗風情的文藝作品搭建廣闊的舞臺,臨清亂彈、時調、肘錘、田莊吹腔、竹馬等多個非物質文化遺產節目也在文藝匯演中一一亮相,讓群眾零距離感受非遺的魅力。

  臨清市委宣傳部部長王磊說,群眾對文化生活的需求很強烈,只要多給支持,多搭舞臺,就能點燃他們的參與熱情。臨清在組織匯演過程中,注重節目選題,引領主流需求,在寓教於樂中促進鄉村文化繁榮,在基層增強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凝聚力和引領力。不少群眾表示,大夥都樂意聽聽看看,還能唱唱跳跳,這樣一來,村裡的陋習肯定會減少。

  據介紹,臨清將進一步構建長效機制,持續打造“悅動城鄉、多彩臨清”文化品牌,在覆蓋面上更加廣泛,組織形式上更加靈活,做到精品文藝節目“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真正實現“政府搭臺,百姓唱戲”,最終為實現城鄉文化共融共進、聯動繁榮貢獻更多激情與智慧。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劉繼林 通訊員 程源 馬朝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