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峽縣雙龍鎮:創新“法治扶貧”新舉措

決策探索雜誌 全媒體記者 劉振偉 通訊員 曹全晶

在脫貧攻堅最關鍵的時期,如何保證讓所有的扶貧政策落到實處?西峽縣雙龍鎮給出答案——“法治扶貧”。

隨著各級在精準扶貧中投入越來越大,扶貧政策含金量越來越高,農村極少數群眾眼紅扶貧政策紅利,利用各種手段“爭當貧困戶”,變著各種法子“要扶貧政策”,“哭窮”“曬窮”要票子,“分房”“分戶”要房子……針對以上社會亂象,雙龍鎮堅持立足“黨政主導、司法聯動、社會參與、多元並舉、法治保障”的原則,整合司法資源和鎮村扶貧幹部力量,下足“繡花”功夫,率先探索出了一條以法治思維遏制社會不良風氣的脫貧攻堅之路。

西峡县双龙镇:创新“法治扶贫”新举措

“地毯式”排查 確保精準識貧

精準扶貧首先要精準識貧,扶貧對象的確定直接關係到扶貧工作的公平正義。在脫貧攻堅工作中,雙龍鎮成立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組織鎮村幹部深入163個村民小組,對5900戶24516人進行遍訪排查,全面精準摸排逐家逐戶情況。先後多次對建檔立卡貧困對象進行反覆核查,對非貧困戶進行動態識別,做到“該進的一戶不漏,不該進的一戶不進” ,雙龍鎮符合條件的建檔立卡對象529戶1000人。同時,嚴格對照要求,全面收集群眾房屋、就業、收入等信息,對“真貧困”還是“爭政策”進行認真甄別,對是否存在一戶多宅、幹部家屬、隱瞞收入等情況進行識別取證。

“促膝式”調解 維護公平正義

雙龍鎮針對部分群眾熱衷用信訪的方式來表達訴求和意見的現象,整合人民調解和司法資源,充分發揮人民調解組織貼近群眾、深入農家、人熟地熟的優勢,加強對矛盾糾紛調解;同時注重提升法律權威,對調解達成的事項,及時進行司法確認 ,防止重訪、纏訪發生。針對要扶貧政策的各種亂象,雙龍鎮還加大法治宣傳教育力度,重點對農村鬧訪纏訪群體、惡意“碰瓷”和“騙取政策的投機者”等擾亂社會秩序的行為,進行普法教育。

“院壩式”普法 提升法治意識

“自從‘車載法庭’走進村裡,村裡的歪風邪氣少得多了,不少人在做事的時候,大家心裡都有了法律底線。”雙龍鎮村民都感受到了“院壩式”普法給農村帶來的法治變化。雙龍法庭庭長姬海朝創造性地推出了“車載法庭”審判模式,先後巡迴審判500餘件,巡迴審判率達85%以上,無一起超審限、改判或發回重審案件。不僅如此,雙龍鎮還通過展板、網站、微信、公益廣告宣傳欄、文藝匯演等平臺,大力宣傳道德模範、貧困戶的脫貧故事、幫扶幹部的故事,用正面典型激揚正氣;曝光一批脫貧攻堅中“爭當貧困戶”“不贍養老人”“要扶貧政策”的反面典型,注重用群眾的身邊事教育身邊人,營造了“爭當貧困戶可恥”“自力更生脫貧光榮”“不贍養老人違法”的良好扶貧氛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