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600多年正在慢慢失傳的傳統手藝,製作起來卻只能靠嘴完成

要說一些傳統手藝中又能受到小朋友喜歡,也能讓成人感興趣的,絕對是又好玩又有趣的,這不前些天在小吃街上便正好看到一種傳統手藝—吹糖人。

吹糖人是老北京的一個行業老北京的話來說叫“吹糖人兒”,在舊時的北京這是一個民間深受歡迎的手藝,糖人也是手工藝品,做糖人的小販們也都是挑著擔子走街串巷的進行沿街售賣。

存在600多年正在慢慢失傳的傳統手藝,製作起來卻只能靠嘴完成

在小吃街那天,我看到的製作過程看起來是步驟比較簡單,但是也是有其中技巧的,師傅先是從鐵鍋中用木棍攪動著鍋中的糖,已經很粘稠的深褐色的糖漿。

很快邊可以粘在木棍之上,然而做糖人的師傅也只是取木棍上其中一部分,在手中進行揉搓,不斷的團來團去,我想這是熬製好的糖漿充分的發揮它的作用吧

然後再取其中一小部分,極小的一長條,然後我看到師傅用手在一個小瓶子裡蘸了一點東西,雖然我不知道那個名字是什麼,但是肯定是可以吹起糖人的關鍵。

存在600多年正在慢慢失傳的傳統手藝,製作起來卻只能靠嘴完成

因為那個吹糖人的攤位是自己買自己來製作,當時就是攤位師傅來幫助購買的姑娘來製作,添加了特殊材料的糖漿,在手中搓成長條,然後一頭放在嘴中,一頭拿著。

在那個姑娘在吹糖人的時候,師傅就拿著另一頭開始慢慢的捏出動物的特徵雛形。不一會一個小動物糖人就已經完全被吹好了,下邊再插好小籤子,自己製作一個糖人兒的價格是25元。體驗和觀看一個全過程也算是值得啦。

存在600多年正在慢慢失傳的傳統手藝,製作起來卻只能靠嘴完成

後來自己在製作的過程中我也已經喝師傅瞭解過吹製糖人兒的情況,原來加入的是滑石粉,順便也曉得了一些吹糖人兒的歷史,距今已經有600多年曆史的吹糖人兒傳統手藝,據說來源於明朝的劉伯溫,雖然名字叫做“吹糖人兒”,但是吹出來的全部都是動物形狀,就連我在小吃街上看到的製作的糖人和現場進行製作的也都是動物形狀。

存在600多年正在慢慢失傳的傳統手藝,製作起來卻只能靠嘴完成

製作糖人兒的材料是糖稀,糖稀是由麥芽糖和蔗糖一起放入鍋中加熱調和而成的,熬製好的顏色是棕黃色,有點像是水粉中的土黃再加深點的那種感覺,這才是最純正的,師傅製作糖人的師傅說看起來簡單,在手中捏幾下很簡單,其實這都是需要練習很久的,而且吹糖人也是一個力氣活,現在的吹糖人都是已經在小吃街或者一些不起眼的地方才能設立個小攤位了,和其他的那些老的傳統手工藝或者傳統食物比起來,那些還都是可以開設或者沿襲飯館,而這種手藝是不能夠的。

存在600多年正在慢慢失傳的傳統手藝,製作起來卻只能靠嘴完成

存在600多年正在慢慢失傳的傳統手藝,製作起來卻只能靠嘴完成

之前的手藝人是挑著製作糖人的擔子走街串巷的進行製作和擺個攤位,所以現在能夠吃到吹糖人兒,自己去製作就已經不容易了,價格上以往這都是小玩意很便宜,如今也是物依稀為貴了。且看且珍惜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