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海戰術”的增員方式,會毀了你的團隊和保險業的未來

11月8日,“慧保天下”發表了一篇題為《被“收割”的保險代理人

》,相信很多曾經或仍留在保險行業的代理人看後都會有感觸。

文中講述的是“人海戰術”中的一個保險代理人的故事。給大家大概簡述一下:

34歲的閔智,孩子剛出生3個月,他原本在出版社工作,每月到手工資7.5k,交房貸、養孩子入不敷出,靠父親補貼。

他去了保險公司的一場事業說明會,臺上的演講者在屏幕上展示著他的稅後年收入兩百多萬,閔智一下子就被“高收入”吸引住了,決定加入保險代理人的隊伍,夢想著自己也能夠“年薪百萬”。

後來,在主管的建議下,開不到單、不願意向熟人賣保險的閔智為了維持業績,囊中羞澀的他愣是用透支的方式給自己配齊了“人生中必備的7張保單”。

最終,熬不下去的閔智結束了做保險代理人的這場試驗。離開了保險公司一段時間後,閔智突然有點恍惚:保險公司招聘我們究竟是來賣保險的,還是買保險的?他滿懷希望而來,最終卻失望離開。


底下的評論裡也有一些保險代理人表示感同身受。

“人海戰術”的增員方式,會毀了你的團隊和保險業的未來


文中的閔智是被“高收入”“年薪百萬不是夢”這一點吸引,從而加入保險代理人的團隊。保險行業真的是高收入行業嗎?在我們此前的《人物故事|保險行業裡,沒有容易二字》文章中,就引用過這樣的數據:

“人海戰術”的增員方式,會毀了你的團隊和保險業的未來

2018年,34.7%的保險營銷員月收入在3000到6000之間月收入兩萬元以上的只佔了9.6%。從上面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保險營銷員的月收入分佈極不均勻。

不要說“年入百萬”了,“年入六十萬”也才只有1.4%的人能夠做到。

用成功的例子激勵潛在人員進入這個行業並沒有問題,但營造出只要你做就能年薪百萬的假象就有欺騙意味了。

“人海戰術”的增員方式,會毀了你的團隊和保險業的未來

用“人海戰術”的策略無差別式增員,有殺錯沒放過,不管適不適合,先拉進來再說,這已成為了保險行業增員的不二法則。結果就是使得很多並不適合做保險的人成為了保險代理人,這其實對三方都沒有好處。

對保險代理人本身,不適合這份職業會做的很痛苦,也會做不好;客戶也因為代理人的快速流失而得不到長期的優質服務,對行業的觀感也不好;團隊長和公司看似是最大的獲益者,有增員的業績收入,但其實頻繁地增員、極高的流失率其實也是耗時耗力的,收益抵不過成本。

“人海戰術”的增員方式,會毀了你的團隊和保險業的未來

最重要的是,這樣的增員方式間接使得保險行業無法成為一個像“醫生”、“律師”一樣靠專業度獲得尊重的行業。

那麼,我們應該如何正確地增員呢?

增員,要增合適的人,要觀察這個人究竟適不適合賣保險。

TA必須是個自律的人。保險代理人是個時間自由的職業,越自由便越需要自律。如果TA不善於時間管理,沒有對自己的目標與行為進行規劃,沒有科學的活動量管理,那TA一定不適合這個行業。

TA需要有很好的學習能力與學習意願。保險的條例很複雜、產品也非常的多,並且和法律、經濟等學科有關聯。如果TA沒有學習的意願和能力,只想靠人情、話術去銷售保險,那TA無法成為一名專業的代理人。

TA需要有很強的心理素質。保險行業是不斷開口、不斷被拒絕的行業,TA一定不能羞於開口,敢於向身邊的人銷售保險,也必須要有坦然接受被拒絕的心態,才能夠讓自己不陷入懊惱、擔憂、焦慮的情緒之中。

“人海戰術”的增員方式,會毀了你的團隊和保險業的未來

可能,道理大家都明白,但是大家都抱著別人都是這樣做,我不這樣做根本就不可能增員;或者本來願意做保險的人就沒幾個,我不誇大其詞,還挑挑揀揀,怎麼可能發展到新組員?對於前者,如一開始的故事一樣,如此增來的人員,也是留不住的,那還是你想要的真正增員對象嗎?對於後者,造成大家都不願意進入保險行業的原因,部分不就出在這種不負責任的增員方式上嗎?惡性循環便是如此產生。

在未來,隨著我國人口紅利的消失,“人海戰術”一定不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策略。只有增合適的人,才能夠讓對方在保險行業持續的發展下去,成為一個專業的保險代理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