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被省移動和華為錄取了,去哪裡好?

妞妞聽風起


我建議是去華為,如果不是家裡有礦有錢的話,還是建議去華為比較好。年輕人應該鍛鍊一下,應該又面對挑戰和大風大浪的經歷。當然如果是女孩子,或者追求穩定,那麼畢竟移動還是國企中的佼佼者,也是不錯的選擇。

校招的移動公司員工一般都是非技術崗位,一般都是技術管理崗,負責營銷管理、營業廳管理、渠道等等。如果是省移動,一般也不是技術崗位,一般是文職類崗位,這些崗位的特點就是事情多,工作繁雜。當然凡事有特例,如果是技術崗位,那麼一般是移動網絡的運維和管理工作。


而如果是研究生去華為,研發崗位的可能性非常大。過去的確有研究生去市場類崗位的,我覺得這個不是太適合應屆研究生,華為的市場崗位,尤其是直接面對客戶的客戶經理,是需要時間的沉澱的,毛頭小子幹不好,而且容易被坑。

如果是華為的市場崗位,如果你不是性格非常的外向,人際交往能力非常強的話,我建議應屆研究生不要考慮,容易背鍋以。不過我也見過華為的市場崗位是迎接畢業生做的非常好的,成長的非常快,這種情況也是有,華為的市場崗位一定要看自己的性格是否合適,還要準備時刻迎接挑戰,市場崗位的緩衝比研發崗位小的多,挑戰也更多。


當然從待遇上考慮,華為當然比移動好很多。移動的應屆研究生應該也就是8000多吧,而華為的應屆研究生的待遇已經到了2萬多了,這個顯然是不能比的。如果你是立志拼搏,想奮鬥讓自己以後有更好的生活,建議華為。


移動的優勢是相對輕鬆。注意,這裡是相對,因為運營商現在加班也挺多的,只是和華為不能比。資本家都不是傻子,一分錢買你一分力氣。而且移動工作相對穩定一點,乾的只要不是過分差基本不會被淘汰。華為每年淘汰5%,應屆生如果自己不努力或者不適應,是很容易被打C淘汰的。


當然,移動可以幹到退休,在華為基本不可能,華為名義上45歲退休,實際上40歲以後很多碼農就退休了,不過那時你的錢已經賺夠了,基本以後也是衣食無憂。在移動基本不用擔心程序員35歲以後做甚的問題,而在華為還是要考慮考慮的。

考慮未來的發展,去華為合適。在華為成為技術專家後,跳槽還是很容易的,跳去互聯網企業,甚至跳回移動也不是不可能。而在移動工作一段時間,如果不是前幾年就跳出去,長期穩定後就面臨“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境地,大部分人跳槽就比較難了。當然,這個還是主要看個人,移動的牛人跳華為、跳阿里也是有的。


總而言之,在華為工作會有非常多的挑戰,報酬當然也是更豐厚,在移動相對穩定一些,待遇也相對差很多。不過我覺得年輕人還是要拼搏一下,這個經歷對你以後的發展,也是大有好處的。


IT老菜鳥


我正好是郵電大學畢業的,我同學幾本都去了運營商。

我的建議是:

如果家裡沒有人脈關係的話,建議去華為自己闖一下。

如果有人脈關係的話,留在移動也不錯,30歲左右能混到箇中層,一年也有個20萬的樣子(一線城市應該比這多)

移動不一定輕鬆,從我同學的描述來看,晚上加班到12點的時候還挺多的,混到了領導層應該就不會這麼忙了。


幹掉大白兔拯救胡蘿蔔


作為一個假裝隔壁樓老師哥身份,和過來人身份。答案:省移動。10年前研究生畢業,我們同學有人進了華為 也有人進了省移動,10年後基本沒有人在華為,10年後進移動的都是中層管理。 幾個小點做參考:1. 華為可能會死,但是運營商很難死;2. 中移動是央企裡面管理做方規範的企業;3.

移動現在也很多海外業務。4. 華為的管理和裡面人事並不一定比移動好很多。


DreamyBoyLarry


我在某省移動坐班,身邊經常接觸這兩類人。

省移動:甲方爸爸,錢少。一半人較忙,一半人躺著養老,工程部油水多。

華為廠家:姿態低,事多,錢多,像個精準的螺絲釘,但太侷限。

通信行業,雖然很多人吐槽套餐貴,但是隻有供貨商是最賺錢的。通信普通民工芸芸,工資都很低,包括省移動的底層工作人群。


每天要開開心心的呦


肯定省移動啦,30歲做個室經理,35歲成二級副,40歲二級正,一級副以上或者去集團任副總裁很難。就算你50了,不想在移動呆了,華為、阿里、騰訊等等,隨便你選。我知道不少40多歲的省公司二級正副的,隨便去了個普通上市公司,幾年下來,股票期權幾個億了。

去華為,畢竟已經不是當年,如今不可能再出現李一男式的跳級了。


雲水野人


移動唄,年輕時候在華為風光,三十歲後基本被拋棄,移動三十歲後才是真正的開始!


DuDou丶


剛畢業進華為,35歲前再進運營商。1.年輕有精力,進華為有助於拓展視野,及提升自己的能力,讓你保持活力,最重要的是錢多,年輕一定要多賺錢。相反,一畢業進運營商思維容易被體制僵化掉,從體制內出來很難適應其他企業,且運營商3年的工資都比不上華為一年。2.35前進運營商,華為的經歷會給你增加不少資本,能讓你在運營商更好的立足。


木頭人123001


建議去華為。校招的朋友還剛剛走出校門,沒有家庭和生活負擔,應該選擇更為艱苦的地方歷練,等學得一技之長,對世界(在華為可能外派),對信息通信及電子製造行業有一些理解以後,再考慮選擇自己的道路。如果想回老家進移動,可以考慮通過移動社招進去,這樣比直接校招要好得多;如果不想選擇這條路,也可以考慮其他企業,但是不建議直接創業;如果希望自己創業,建議先找一家小企業工作一段時間,因為大企業出來的往往把事情想得太複雜,缺乏創業的靈活和動力。


一張一弛2017


去移動吧,華為五人工作三人幹,天天加班,只有一天休息,一個沒有活力的公司去了就後悔,朋友的兒子在美國讀研被華為招進去,上了十個月又辭職去美國讀博了,上星期才見到了了一下


心態50248


你想想,去移動雖然錢少,但是是甲方爸爸。去華為再有錢也是苦哈哈乙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