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民智漫谈

俄式反恐背后的俄式危机

寡头和腐败,

就像是伴随俄罗斯联邦产生的一对双胞胎。

寡头和特权不除,

腐败滋生的土壤必将一直存在。

“人质是任务的关键,当敌人不再拥有人质时,任务也就完成了。”

这句话虽然只是不少网友拿来调侃俄式反恐的玩笑话,然而发起狠来的俄罗斯反恐部队也未必干不出这样的事。

去年的俄罗斯世界杯前夕,俄罗斯反恐部队的精锐力量——俄联邦安全局就曾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反恐演练。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别国反恐部队的车辆截停,或许就是把车辆截停,而俄罗斯人作为堂堂九尺斯拉夫男儿能和别国一样吗?那自然不能。

参考开头的理论,在毛熊的眼中,驾驶者是车辆的关键,当车不再拥有驾驶者,车也就截停了。

在安全部队公布的视频中,一梭子扫射加一颗手雷,俄罗斯干员们以最快速度完成了任务。

车辆看来保护不了恐怖分子了,那就来栋楼吧。钢筋混凝土之内,反恐精英们总没办法了吧?现实告诉他们,这也是不存在的,暴脾气的俄罗斯人没工夫谈判。

在俄罗斯,建筑物反恐分三种:

第一,机枪扫射,然后恐怖分子死亡;

第二种,爆破式破窗器加车载火箭筒,然后恐怖分子死亡;

第三种,炸了整栋楼,然后在废墟下找到恐怖分子。

这样的暴力反恐,放在俄罗斯人身上,也并不难理解。毕竟这是一群连战斗机防冻液都能当伏特加喝,偶尔还把熊打一顿发泄的斯拉夫人。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言归正传,这些也只是外界对于俄反恐部队的调侃,作为世界反恐最积极的力量之一,俄罗斯人对待恐怖主义完全是零容忍。

从恐怖主义兴起开始,俄罗斯一直在斗争的最前沿。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恐怖主义一直都在死灰复燃,甚至成为了全球性问题。至于喝防冻液的事儿,要是经济景气,别说防冻液了,酒也不用拿来解愁了。

恰如俄总统普京上周日在庆祝俄罗斯警察日的音乐会上向内务部工作人员说,“你们的职责是严厉打击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打击散布仇恨以及分裂我们多民族和多宗教社会的企图”。此外,针对日益猖獗的国内寡头和腐败问题也要求内务部严厉打击。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二十年前,普京拿到手的是两个烂摊子,一处叫恐怖主义,一处叫寡头经济。

二十年里,普京两头都没少跑,可惜现在摆在他面前的,也不过是两处稍微修补过的烂摊子。

被资本撕裂的俄罗斯

据俄媒消息,普京于本月4日签发总统令,解除11名在强力机构任职的将军的职务,包括10名少将和1名中将。

这并非普京首次强力反腐,去年8月,在俄“东部-2018”的军演前夕,有多达15名来自俄内务部、俄紧急情况部等的将军遭解职。

单单今年,普京已3次下令,解除20余名将军的职务。

另据“今日俄罗斯”本月11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东方航天发射场建设项目有巨额资金被贪污。在建设发射场期间,有110亿卢布被贪污,其中追回35亿。而截至目前建设项目一共才用款660亿!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腐败如此严重,也难怪全球清廉指数排行榜上俄罗斯的排名为131位(一共176个国家和地区),紧随其后的是曾经的斯拉夫兄弟乌克兰。

据莫斯科独立机构列瓦达中心的民调显示,多数俄罗斯人认为,官僚机构已经腐败得无药可救。然而乌克兰是已经放弃反腐,俄罗斯的反腐却仍在持续发力:

2008年出台了《俄罗斯联邦反腐败法》,规定公务员递交财产信息;

2009年,开始实施高管财产公开申报制度;

2012年至今,俄检查机关向法院提起5万起腐败案件公诉,3500名官员落马,其中市长一级政府负责人超过千人;

去年5月,刚进入新任期的普京,更是下令发布俄罗斯国家三年反腐败计划……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遗憾的是,尽管普京不断向腐败宣战,但收效甚微。

根据俄总检察院执法监督与反腐败局局长鲁谢茨基公开的数据,近两年,腐败给俄造成的损失高达1300亿卢布。世界银行的报告更是惊人地指出,腐败消耗了俄罗斯国内生产总值的48%。

究其原因,正如普京向内务部所提的要求那样,必须同时打击寡头和腐败,这两项就像是伴随俄罗斯联邦产生的一对双胞胎,

寡头和特权不除,腐败滋生的土壤必将一直存在。

早在前苏联,自赫鲁晓夫上台开始,特权腐败就屡禁不止,连赫鲁晓夫本人也被特权阶层赶下了台。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工业、经济飞速发展,有了钱的高官们更是变本加厉,想尽办法加强彼此之间的的联系,形成了庞大的特权网络。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戈尔巴乔夫执政后,也意识到特权问题,为了避免重蹈赫鲁晓夫覆辙,他选择了从经济改革入手。可惜被西方忽悠出来的经济自由化,不仅没有消除腐败,反而使特权与经济

结合在一起,形成了更难以拔出的腐败。

戈氏经济政策催生了“共青团经济”为代表的大批畸形经济,大量苏联官员、苏共高层成为企业家,还有的一夜暴富成为寡头。

自此,腐败就和寡头与特权紧紧绑定,也难怪普京抓了这么多高官了。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普京用了二十年时间除掉了七大寡头,可谓是雷霆手段,而这也是他难以比拟的声望的来源。

同时,普京还制定了一系列限制寡头垄断的政策,如清点国家资产、保障平等的竞争条件、打破寡头垄断经营、立法保障等。

此外,普京还将俄罗斯超过一半的能源机构收归国有,通过拆解、整合寡头名下的能源企业,成立了一系列国有能源企业,成功扭转了俄罗斯战略资源昔日被寡头垄断的被动情况。

只是另普京始料未及的是,苏联解体后的金融-工业集团的寡头模式已经被政治-经济寡头的新版本所取代。

整个国家几十年的问题,普京一己之力也难以扭转。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普京对新寡头所能做到的只有尽可能控制,而非铲除,敲山震虎比杀虎的风险可要低多了。运气好的话,虎还可以为己所用。强人普京比前辈要强不少,自然有能力做到避免养虎为患。毕竟强如七大寡头,没有一个在普京手里落得了好下场。

而目前摆在普京面前的形势依旧严峻,经济界的寡头加上政界、军界的高官,其现实威胁远大于寡头本身。

钱到了高官的口袋,国家战略项目迟迟无法推进,留给普京的时间不多了。他等不起,俄罗斯更等不起。而更大一部分的钱则是到了寡头的口袋,一旦人民不满加剧,反普京的声音在美国支持下范围不断扩大,普京能做的就更少了。

高加索地区:不断流血的伤口

从车臣爆发叛乱开始,单单俄罗斯境内就击毙、逮捕恐怖分子超过两万人,这已经足以组成一支规模不小的军队了。

而俄罗斯军警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据俄卫星通讯社报道,仅去年一年,牺牲的军警人数就达到了400多人,这在和平年代是个巨大的数字。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为了应对恐怖主义威胁,内务部自然也不是光靠人数取胜。由苏联内务部发展而来的俄罗斯内务部的武装力量可不比俄军差,俨然一支准军事部队,毕竟没有几个国家的警察部队随时配备车载火箭筒拆楼的。

此外,由于俄反恐行动由总统直接指挥,因此在必要情况下,内卫部队可动用重武器,甚至包括固定翼飞机和坦克。

自从车臣战争爆发以后,俄罗斯还相继颁布了多部反恐宪法。如2006年普京签署的新《抵制恐怖主义》法,其中一条正是规定:俄境内反恐部门和部队直接受总统指挥,这也是其反恐效率高于欧美的原因,这一点从清缴ISIS的过程中就可见一斑。

对于俄罗斯来说,反恐是关系到国家稳定的重中之重,民众也对此颇为重视,俄罗斯也顺势打起了一场反恐的“人民战争”。

目前,俄境内遍布“反恐举报热线”,其处理级别属于最高等级,一旦接到举报,内务部将立即派出快速反应部队接手。在整个俄罗斯,恐怕都找不出第二件办事效率更高的事了。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那在如此高频率、高效的打击面前,缘何俄罗斯的极端主义、恐怖主义问题始终都没有解决呢?

从一度把俄军打到怀疑人生的车臣叛军,到不堪一击的格鲁吉亚军队,俄罗斯内部稳定的热点地区都指向一个位置——高加索地区

整个高加索地区人口总数不足3000万,却有50多个独立的民族,语言更是不计其数。同时,这一地区又有伊斯兰教、东正教、格列高利教和犹太教等多种宗教势力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这也造成了宗教极端势力的复杂化、严重化、对立化。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由于高加索地区的这种特殊情况,此处一直是其周边国家和民族争夺的焦点,且常是一些大国势力范围控制的交叉及末端地带,从亚述帝国到罗马帝国再到奥斯曼、俄罗斯,无数的统治者也带去了无数的历史争议问题。

苏联时期,由于承袭了大俄罗斯主义,苏联在民族政策上,依旧采取较为严苛的态度,在高加索地区,对车臣人的政策尤为激进,斯大林的强制迁徙甚至导致数万车臣人死亡。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而苏联解体后,失去了昔日超级大国荣光的俄罗斯人开始寻找新的精神寄托,于是乎,俄罗斯民族主义在苏联的躯体灭亡以后,又在民众的心中复活了。

各种极端形式的俄罗斯族裔民族主义团体纷纷亮相,其中就包括甚至亲法西斯的光头党们,它们迎合了失落了大国自豪感的俄罗斯人的不平衡心态,以及把非俄罗斯民族地区牢牢把控在本民族手中的传统大俄罗斯主心态

那同样刀枪上长大的高加索人也不干了,这才有了两次惨烈的车臣战争。

而为了报复,近年来车臣残匪在俄罗斯各地的恐怖活动就几乎没有中断过。但是车臣独立的起因又是以北奥塞梯与印古什的冲突为导火索的。

在此意义上,车臣问题的部分原因和阿塞拜疆—亚美尼亚问题、南奥塞梯—格鲁吉亚问题是重合的。

正如许多国际问题专家所分析的那样,俄罗斯的目的是利用这些国家、民族之间的问题作为控制高加索地区的有效杠杆之一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图为车臣战争老照片

然而,这对俄罗斯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因为俄罗斯国家外的外高加索地区不能最终稳定,那么与之相连的北高加索民族地区也不可能真正的安稳下来。邻居都在打仗,怎么指望院子里太平呢?

苏联解体后,欧洲的波罗的海三国顺势倒向北约。颜色革命后,美国军事力量又不断进入中亚,除了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在中亚的势力范围也在锐减。一旦外高加索再成为北约的势力范围,俄罗斯的陆地领土边界可不再安全

为了实现控制外高加索的目的,有些国家在反恐问题也是一如既往的双标:口头上支持俄在车臣的反恐行动,暗地里却为恐怖分子大开方便之门甚至提供政治庇护。这与叙利亚的战场形势不无相似。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俄罗斯为了确保南大门传统势力范围的安全,在不断调整与外高加索三国关系的同时,更多的是在不断加强高加索地区的军事存在。相比于欧俄边境的防御难度,防守北高加索的性价比高得多,因此北高加索军区已成为俄军兵力最多的军区。

基地组织在拖垮苏联的过程中功不可没,北高加索恐怖主义者们也有意在效仿前辈们的做法。搞搞破坏,杀害无辜民众并不是其最终目的,只有把北高加索引向局部战争,使高加索国际化,才能在某些西方势力的支持下,拿到所谓的“独立国家”的入场券

因此,北高加索也好,俄罗斯也好,必然还会为这场难以终结的恐怖主义战争流血。对俄罗斯来说,俄式反恐也成了目前最有效的解决办法。

结论

内有寡头和权力结合的腐败利益共同体,外有反目成仇的“兄弟”,加上西方国家无处不在的挤压,以及国内性烈如火的民众,俄罗斯总统,绝对不是一个轻松的差事。

二十年前,普京曾引用俄罗斯政治家斯托雷平的一句话“给俄罗斯20年内外安定的时间,它将变得让你认不出来。”

后来这句话逐渐流传为:“给我二十年时间,还你一个强大的俄罗斯。”不管是引用还是普京自己说的,相信这是当时这位领导人想表达的意思。

二十年过去了,在普京的强势领导下,俄罗斯度过了几乎再次崩溃和瓦解的最艰难时期,俄罗斯的国际声誉也有了一定的恢复。但俄罗斯似乎也变得更加孤独,尤其是在乌克兰危机后。

正如俄罗斯前副总理、现总统助理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在《混血者的孤独》一文中所言,“俄曾经有四个世纪向东行,四个世纪朝西走,无论是在东方还是西方,都没有生根。两条道路都已走过。如今需要探索第三条道路……俄罗斯将迎来百年(200年?300年?)的地缘政治孤独。”

而对于俄罗斯民众来说,西伯利亚的寒风已经吹来。今年,又是一个寒冷的冬天。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数字经济智库

「俄罗斯研究」民智国际研究院:俄式铁腕的背后,有多少心酸与无奈

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

为了更好的服务数字中国建设,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加强数字经济建设过程中的理论交流、实践交流。来自中国数字经济以及“一带一路”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们成立了数字经济智库,为数字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担任名誉院长,知名青年学者黄日涵、储殷等领衔。政治学与国际关系论坛是数字经济智库旗下的专门平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