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留学山东的非洲小伙说,在600年前,中国人就来到了我的家乡

曾留学山东的非洲小伙说,在600年前,中国人就来到了我的家乡

肯尼亚东南部的拉穆岛。

中国的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来自非洲肯尼亚,我名字叫Kagima,中文名叫卡基玛。我在中国山东师范大学留学时候取的中文名,那也是我亲身体验中国丰富的文化和深厚的历史。

今天,我写的这篇文章,也是与中国有关,更与我的家乡有关。拉穆岛(Lamu)位于肯尼亚的东南部海边,那是我的家乡,我从小就在那里长大。让我意想不到的是,拉穆岛与中国有着深远的联系。

曾留学山东的非洲小伙说,在600年前,中国人就来到了我的家乡

福建泉州海事博物馆里的郑和像。图片来自WIKIPEDIA

01 郑和船队比起欧洲探险家,更早来到了东非地区。

肯尼亚海岸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沿海文化而闻名,直到最近,更令人震撼的关于郑和的史实,惊呆了当地和国际的考古学家。

郑和,被称为“中国的哥伦布”,他是中国著名的外交家、贸易商、探险家,在1405年至1433年间曾作为明朝皇帝的使者,指挥200艘巨大的商船船队、27000名士兵,航行超过50000海里,沿途拜访了30多个国家,包括东南亚、南亚、中东,最后抵达东非。这些中国海队曾在肯尼亚海岸遇过难,当地居民口耳相传的历史也表明了,自15世纪初以来,郑和船队的后裔在拉穆的足迹。

如果您认为中肯之间的纽带只是始于这些考古证据,那就大错特错了。

曾留学山东的非洲小伙说,在600年前,中国人就来到了我的家乡

2017年7月29日,美国考古学家切普·库辛巴正向研究人员们介绍位于肯尼亚拉穆曼达岛上的遗迹。供图/新华社

02 测试一个岛上女孩的DNA,发现她具有中国血统。

一项为期三年耗资300万美元的联合研究项目由中国、肯尼亚和美国的考古学家组成,第一阶段是努力寻找郑和航行的切实证据,而研究的第二阶段则进一步考察了沉船地区,潜水调查并分析考古文物。

目前,由于15世纪郑和船队失事而遗落在肯尼亚乡村的明代(1368-1644)瓷器,是对于之前出土的唐代(518—907)瓷器的考古补充。据历史记载,有20名遇难郑和船队的水手被风浪冲上岸,他们在杀死了一条可怕扰民的巨蟒后,取得了土著的信任,并被允许娶当地妇女为妻。据信,这些船员的后代至今还有6个留在拉穆。

曾留学山东的非洲小伙说,在600年前,中国人就来到了我的家乡

工人在清理郑和驾驶的中国船模型。供图/网络

在拉穆的思裕村(Siyu),考古学家们测试了一户斯瓦希里人(本地土著人)的DNA,他们口口相传的家史以及中国化的面孔,使他们相信自己是郑和船队的后代。据报道,测试显示19岁的姆玛卡·谢里夫(Mwamaka Sharifu)具有中国血统。她之后不久得到了中国政府奖学金并赴中国攻读中药(TCM),现已获得南京大学博士学位。

曾留学山东的非洲小伙说,在600年前,中国人就来到了我的家乡

拉穆出土的陶器。供图/新华社

2017年7月29日,来自中山大学研究团队的成员展示了在肯尼亚拉穆曼达岛的一处考古现场展示了出土的陶器。该考古现场还挖掘出了有中国基因的人体骨骼。

进一步的证据表明,佩特岛(Pate Island)上一些当地人的眼睛与中国人的眼睛相似,他们中一些人的名字里有像“魏”这种。此外,大量实物佐证了佩特岛的“老尚加”(Old Shanga)和“新尚加”(New Shanga)的地名,来源于中国船员的名字。

03 岛上的墓地,与中国明朝的坟墓类似。

岛上还有一个由珊瑚形成的墓地,那里的坟墓看起来与中国明代的坟墓“几乎相同”,带有完整的“半月形圆顶”和“入口”,因此把郑和留在拉穆的船员与中国联系在了一起。弗兰克·维维亚诺(Frank Viviano)在他给美国《国家地理》(2005年7月)的文章中,描述了如何在拉穆附近收集陶瓷碎片以及这些碎片与郑和留在东非的水手之间的关系。

曾留学山东的非洲小伙说,在600年前,中国人就来到了我的家乡

参观者在内罗毕纪念中国古代航海家郑和(1371—1433)图片展上。供图/新华社

04 中国麒麟的原型,是来自于从肯尼亚运回来的长颈鹿。

几年前,拉穆岛附近建起了沉船考察点。据肯尼亚国家博物馆馆长艾德·法拉称,这是由中国政府支持、由北京大学主持的考古项目。通过对郑和船队沉船的考察,显示了中国与东非之间首次接触的线索。

这个考古项目标志着中国政府为纪念郑的成就而进行的努力。郑和船队的航行访问沿途,送给当地人来自中国皇帝的珍贵礼物,包括金、丝绸和瓷器;与此同时,他也收到了象牙、斑马、药品和骆驼等礼物。

曾留学山东的非洲小伙说,在600年前,中国人就来到了我的家乡

非洲大草原的长颈鹿。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只长颈鹿,甚至在国内引起了轰动。据说长颈鹿当时是来自马林迪苏丹的礼物,而马林迪位于现如今肯尼亚的北部海岸,但关于长颈鹿到达中国的准确时间却存在矛盾。一种说法是,长颈鹿是孟加拉统治者从苏丹那里得到的礼物,转赠给郑和的。无论如何,长颈鹿一定激发了郑和要在几年后重返肯尼亚海岸的欲望。

曾留学山东的非洲小伙说,在600年前,中国人就来到了我的家乡

中国研究团队在拉穆岛上考古。供图/新华社

05 考古发掘出来的头骨,具有中国的遗传基因。

2017年7月29日,来自中山大学的研究团队正在肯尼亚拉穆曼达岛上的一处遗址考古。此处曾挖掘出了带有中国遗传基因的头骨。

肯尼亚沿海考古负责人赫尔曼·基里亚马在报告中称,联合考古小组试图找到马林迪苏丹当时的原始村庄,推测该村庄应位于马林迪外围的曼布瑞(Mambrui)附近,那一带也曾发现过明朝瓷器。

来自中国的海洋考古专家抵达后,该项目也被带到了印度洋。当时正值郑和船队首航600周年之际,早在六个世纪之前建立的双边关系,大大增强了这支联合小组找到郑和沉船的信心。在2005年的纪念活动中,北京政府将郑和命名为“海事亲善大使”(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郑和船队航行时使用了武力,对这一称号存疑),并从中国派出了这批学者到达拉穆。

“由于这是我们第一次来肯尼亚,所以有很多困难尚待解决。”拉穆团队负责人,中国福建省博物馆考古研究所所长李建南说。

曾留学山东的非洲小伙说,在600年前,中国人就来到了我的家乡

2017年7月29日,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专家们在参观肯尼亚拉穆曼达岛上的遗址。供图/新华社

来自中国、肯尼亚和美国的考古学家组成的联合小组挖掘到了三个携带有中国基因的头骨。在拉穆举行的首届“中国与东非间的古今关系”大会上,美国大学团队负责人库辛巴(Kusimba)教授将这一发现视为历史性成就,因为这是首次在非洲东部发掘到此类考古文物。

曾留学山东的非洲小伙说,在600年前,中国人就来到了我的家乡

肯尼亚拉穆曼达岛的考古遗址,在那里挖掘出了带有中国基因的人体骨骼。供图/新华社

所有这些头骨的前齿都被认为是东亚人独有的,研究还发现其中一个是15世纪的头骨,与郑和船队到访东非是同一时期。另外两个头骨的年代被确定是在郑和远征之后的一段时期内。

总之,一系列的研究表明,我的家乡拉穆岛与中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或许,我是不是也去测试一下DNA,看看我有没有中国的基因呢?

曾留学山东的非洲小伙说,在600年前,中国人就来到了我的家乡

  • 作者:卡基玛(N. S. Kagima) 肯尼亚人,毕业于肯雅塔大学英语和文学专业,2016年以国际交换生身份参与了山东师范大学的研究生课程。他是肯尼亚青年外交官成员、文学家、专栏作家。他在世界环境和文化保护方面存在深刻洞察。现为「非洲真实故事」签约作者,欢迎在下方留言和评论,提出你想知道的非洲文学、诗歌等问题。
  • 编译:曲玉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